作者:王辉

提到大运河无锡段,人们总会想到无锡是“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或者“千里运河独此一环”。但是,熟悉运河的人也会提出,还有一些大运河途经的城市也具有运河穿城或环城而过的形态,这两句话并不符合客观情况。那么,究竟该如何认识大运河无锡段特征的唯一性呢?

首先,“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可能言过其实,由于当代城市范围的扩张,现在大运河主航道穿过了许多途经城市的市区,穿城而过十分常见。而从过去的城市形态看,临清、常州、宝应等城市都和无锡一样,在古代一些时期,大运河干流曾穿越城区。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无锡在这方面都并不具有唯一性。

而“千里运河独此一环”则有一定道理。尽管嘉兴等城市在古代也曾具有运河干流环城而过的形态,但京杭大运河在这些地方环城而过时,既作为运河使用,也作为护城河使用,或者一侧运河主要起运输作用,另一侧则是通航能力不强的狭窄支流。而环绕无锡的双股运河均主要用来运输,在运河和城墙之间还另有一道护城河,形成独特的双环形态,这在千里运河中是独一份,运河功能更为纯粹,环状形态也更为完整(嘉兴自古被称为“运河夹城而过”,偏橄榄型),并保存至今。相比较而言,是当得起这个“独”字,“运河绝版地”之称所言非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运河在无锡“穿城而环”(马超绘)

当然,从更严格意义上来讲,无锡从明中叶起长期存在的运河干流既“穿城而过”又“环城而行”的形态,才是真正的千里运河独此一处,没有其他城市同时具备这两种形态(江南城市普遍存在引运河之水入城形成散乱水网的情况,但通航干流主要在城外,运河支流千千万万,这种规模的小型支流不具备讨论意义)。所以,如果我们说无锡“千里运河独穿此环”,无可争议。而且,尽管建国后城内干流被填埋,但无锡又开挖了穿新城而过的新运河,与环城古运河交相辉映,“穿城而过”又“环城而行”既得以继续传承,也获得了因地制宜的新利用,这仍是千里运河中的独一份,足以令无锡人自豪。

那么,这一独特形态又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呢?

从“傍城而过”到“穿城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河傍子城而过,穿罗城而过(马超绘)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无锡城位于古江南运河西侧,和大多数运河城市一样,运河在这里“傍城而过”。随着隋代南北大运河的贯通,城市逐渐繁荣,无锡城开始跨过运河向东侧发展,逐步形成了运河穿城而过的格局。

汉代开始,无锡制砖业兴起,考古发现,汉末至南朝的无锡墓葬内普遍使用带铭文的纪年砖。这样的产业条件,为无锡城的修筑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成书于东汉的《越绝书》载:“无锡城周二里十九步,高二丈七尺,门一楼四。其郭十一里百二十八步,墙高一丈七尺,门皆有屋。”说明东汉时无锡已有了子城(城)和罗城(郭)。

南朝刘宋《南徐记》记载,当时无锡城还是汉代旧城,不过规模有所缩小,“罗城周围四里三十七步,子城一百七十步”。罗城位置按照南宋咸淳《毗陵志》记载,“在运河西,梁溪东”。当时无锡城的具体位置,据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等旧志分析,西到梁溪河,东到弦河(即大运河),南至西溪(今前西溪、后西溪一带),北达斥渎(今道长巷、德兴巷一带)。可见,汉代至南北朝,古江南运河在无锡城东面傍城而过。

西晋末年,戎狄内侮,北方战火频仍,百姓流寓江左者数以百万计,朝廷将北方的杼秋县侨置于无锡境内。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城厢也逐步扩张,无锡城周围、古江南运河两侧建造了大量的民居、寺庙、庄园,如距无锡城不远的惠山寺、南禅寺等都是南朝始建,无锡子城南隅也有南梁大贵族萧源之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无锡史学家浦起龙以南杼秋人自居

隋代大业年间,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大运河无锡段也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业八年(612年),见诸史册的跨越无锡运河第一桥——利津桥(又名通济桥、大市桥)落成,说明隋代无锡沿运河两岸发展、分东西两邑的城市格局进一步形成。唐代,无锡城继续跨大运河向东、向南发展,城墙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熙春”“阳春”“梁溪”“莲蓉”四个城门,并开凿护城河,为便于运河水运,还专门开辟南、西、北三个水关。原本“傍城而过”的运河从北水关入南水关出,呈现“穿城而过”的形态。

唐末至五代十国,军阀林立、混战不休,无锡正好位于军阀杨行密与钱镠势力的交界处,双方交战频繁,为加强防御,杨行密在无锡东南部扩充城郭,抵抗钱氏,开设了顾桥门、新塘门、董家门3个偏门。据宋聂厚载《常州无锡县记》记载,为防备吴越国进攻,杨吴还把县衙从县城西北部移到了西南隅重建,直到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时才迁回原处。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无锡县令李晋卿围绕回归后的县衙,重筑了周围一百七十七步的子城,但未修筑外城。这导致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讨伐叛军陈通失利的御营统制辛道宗部溃兵,乘巨舟数百从苏州进逼无锡时,竟无外城可守。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对此描述道,自是以后,皆即外城而修筑之,不再修建子城。到了南宋咸淳年间,无锡外城已经建好,四座城门分别为:“东熙春、径胶山,南朝京、径平江,西梁溪、径惠山,北莲蓉、径郡城。”由此,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形态被进一步固定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无锡城位置示意图

大运河穿越无锡城这段水域被称为“城中直河”,也叫弦河、邗沟。虽然人称“直河”,其实并不笔直,在城中三凤桥附近往东南方向偏折。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称其为“无锡县城内运河”,表明运河已在无锡城中,既是城市的运输主干道,又可以保证居民生活之用。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云:“城中直河,自北水关入,直行出南水关,亦名弦河,以有弓河、箭河而名之,故运河道也。”其中所说的弓河、箭河,与城中直河共同构成了无锡的城市运河水系。

古人历来重视城市防涝,早在战国时代,《管子》就论述了构建城市排水设施的主要原则:“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内为落渠之泻,因大川而注焉”。无锡雨水丰沛,唐宋时城墙合拢后,城内外的水系被隔断,聪慧的无锡人在城中直河两侧开挖河道,形成了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水系。元《无锡志》记载:“城中河凡十有八,皆运河之支流别脉。”

城中直河将无锡城一分为二,形成了三个各自独立又互为勾连的水系。直河以西,分南北两个水系:北段北起北水关,南至州桥河,由留郎河、斥渎、胡桥河、营河等组成,其中一条玉带河环绕无锡县署,犹如知县官袍上的腰带,解决了县署的排水、用水问题;南段北起后西溪,南至西水关,包括后西溪、前西溪、束带河等支流,其中束带河在孔庙和县学之前流过,再环绕其一周,仿佛读书人的腰带一般,故有此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存最早介绍无锡的方志——咸淳《毗陵志》中的无锡城与大运河

直河以东的水系围绕弓河展开,元《无锡志》载:“弓河,本旧县之罗城濠也,岁久无可验,但称东河,故老相传云。弓河自闸口湾由东门而南出渡僧桥,通运河,河如弓之背,故号弓河,以运河比之弓弦也。”弓河是无锡旧罗城的护城河,沿东城内侧而行,两头通城中直河,从闸口湾即莲蓉闸口一直到南水关附近“小南海”寺外的渡僧桥,呈弓形,又称东里城河。与弓河相对比,城中直河则像弓弦一样,故而又名“弦河”,其与弓河之间共有九条东西向如弓箭一般的支流“箭河”,构成“一弦一弓九箭”的城市水系。

直到19世纪30年代,这一水系依然存在。民国薛明剑编《无锡指南》曰:“别有箭河九道。其次第自南而北。”这种城内沿运河两侧每隔百米建一支流的布局,大大促进了运河与弓河、留郎河、束带河等城内主要河流之间的水系畅通。如果说城中直河是无锡城的大动脉,弓河就是静脉,其余支流则如毛细血管般让这座城市充满生机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弦一弓九箭

无锡城的街巷、道路,也是沿大运河两岸及其支流岸边逐步修筑、发展、延伸起来的。这些纵横交错的河道,与枕河而立的建筑、沿河而建的街道,共同构成了“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富有无锡地方特色,体现出古代无锡人善于利用运河的智慧。民国周贻白《无锡景物竹枝词》形象地描绘了这一风貌:“九支羽箭一张弓,十道河流八路通。是处楼台皆近水,无边风月橹声中。”

既“穿城而过”又“环城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无锡地图中的“穿城而环”形态非常明显

城中直河作为大运河无锡城区段的唯一主航道,一直沿用至明嘉靖年间。明代无锡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垣“周围一千七百八十三步”“门皆有重屋”。弘治年间,无锡县令荣华还修缮了水门,继续维护大运河穿城而过且保持通航的状态。嘉靖时期,为了保障城市安全、保持运河水运通畅便捷,对运河开展了大规模改造,形成了大运河穿无锡城而过,又环抱无锡城的独特格局。

明中叶以后,倭寇频频侵犯东南沿海。明唐鹤徵《河渠说》云:“锡城久圯,漕艘贯县而行。后因倭警长冉,运道乃绕城而东出,是改从东路在嘉靖甲寅后也。”嘉靖三十二年穿城而过”(1553年),王其勤任无锡知县,到任第三天便召集地方耆老士绅商议,号召出钱出力,共筑城墙,训练士卒,抵御倭寇。翌年二月,在无锡士民的共同努力下,仅用70天时间,就将原来破败的土城修建为周长18里、高2丈1尺的砖石城墙,有靖海门、望湖门、试泉门、控江门四门,城上建对育楼、抚薰楼、序城楼、企辰楼四座城楼,并设置了南、西、北三个水关。这年四月,倭寇侵犯无锡,只能望城兴叹。这次建城对大运河无锡段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由于担心倭寇从水上入侵,王其勤在筑城时将水关收拢缩小,虽然起到防御作用,但影响了大型船只出入城中直河。嘉靖、万历年间频繁的倭乱警讯一到,还必须随时关闭水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锡水关旧影

为继续保护大运河,确保南北漕运畅通,无锡人开启了大规模的运河改道工程。宋代以来,地方上在修筑无锡城时,开凿了内外两层护城河,并始终保持疏浚。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载,无锡城被两重护城河所环抱,第一重是“环城河”,第二重是“外城河”。元末张士诚割据无锡时期修了高二丈周九里的城,疏浚了深二丈、宽七丈的护城河。这两条河环绕无锡城,与贯通无锡南北的城中直河相连。在城中直河受限后,无锡人开始创造性地利用运河,把护城河与大运河进一步联系起来,将其改造为大运河无锡段的一部分,形成了“环城而过”的运河水道。《明史》载:“(运河自南由)射渎经浒墅关,过白鹤铺,长洲、无锡两邑之界也。锡山驿水仅浮瓦砾。过黄埠,至洛社桥,江阴九里河之水通之。西北为常州,漕河旧贯城,入东水门,由西水门出。嘉靖时防倭,改从南城壕。”

当时,一方面加宽、加深城东的外护城河,使之成为运河主航道,供大船、漕船、重船通行,将内护城河东段变成无锡东护城河;另一方面疏拓城西的内护城河,一头由过去从北水关外连接运河变成由江尖外连接运河,中间则借道梁溪,在西水墩处形成三叉河道,通过梁溪河连接太湖,使得原内护城河西段变成了大运河西段,这一段河道较东段窄、水流较为湍急,主要行官船、驿船、轻船,而将外护城河西段变成无锡西护城河。城中直河主要供民船使用。后来,为了适应愈加繁忙的运河水运,大运河无锡段一度实行单向行驶,上行走城东运河,下行走城西运河。清乾隆《无锡县志》即云:“凡上下商舟,不走羊腰湾者多由之。粮艘自上而下者亦或由之。载粮而上必走羊腰湾道,避西吊桥水急逆流上难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前的无锡运河桥梁

从今天的地理标识看,改道后的大运河无锡段在江尖渚西北角分道,东段经莲蓉桥、通汇桥,南拐过工运桥、亭子桥,由羊腰湾到跨塘桥后汇入主流;西段从黄埠墩西侧向南转弯,在锡山东麓转向东南,与梁溪合为一条,在西水墩分流至南门外连接古运河。

明代无锡的运河改道工程充满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巧思,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水利工程。无锡人并不是简单地将某条护城河直接改造为运河,而是根据水文地理、运输航行需求、经济能力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对外城两圈护城河与大运河之间作了巧妙的改道和拼接。以城中直河为界河,西段使用了内护城河,将其与梁溪、大运河勾连互通,东段在使用外护城河时,灵活地开疏了转水河将其与大运河相连,形成了层次分明又合理有序的锡城运河水系。当时的运河河道规划,体现出无锡百姓对大运河的精心保护和巧妙利用。

自泰伯时代开始,精明的无锡人在尊重自然、发展水利的过程中,一直善于利用地理条件,根据长期积累的开挖运河的丰富经验,积极用好自然禀赋,因势利导地开展运河改造。在嘉靖年间这次改道过程中,不仅借助运河流域河流的自然走势,而且遇到山体残丘断块所形成的渚、墩、尖等地形地貌,没有简单地对其围垦或除去,而是加以改造利用,发挥渚、墩、尖三面或四面环水的地理优势和特点,先后形成了江尖渚、癞团渚、南尖、北尖、双河尖、黄埠墩、西水墩等具有无锡个性的地形地貌,起到分水坝、阻水坝的作用,缓冲河水分流速度,避免水流直泄难蓄,确保运河水流平稳可控,改善了航运交通的安全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70年代江尖航拍图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有“天关、地轴”之称的黄埠墩和西水墩。

天关、地轴说源于《易经》,这种理论属于古代风水学观念,也是堪舆家对地理形态的一种解读和阐述。运河改道后,环城运河分流处的黄埠墩水域宽阔,运河奔流而来“水势直下而益广”,西水墩水域则属于梁溪、护城河、运河三水交汇之地,水流湍急,船只经过时往往需要纤夫协助以防失控。有了这两个墩,就能够阻挡水势,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故而县志中称二者“须此以砥之”。这是对无锡人善于利用运河智慧的一种古典解读。

上述一系列改造和利用,既让大运河无锡段环城而行,解决了城中直河入口变窄带来的运输困难,又继续保持了无锡城外两条环城河流拱卫城区的传统格局,形成了今天无锡龟背状的城市布局。鉴于城中直河并没有被废弃,从嘉靖到新中国成立,大运河无锡段可以说是既“穿城而过”又“环城而过”,这种运河“穿城而环”格局绝无仅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末金匮舆地全图中的运河水系(大英博物馆藏)

“穿城而环”的城市形态,也使无锡运河东西两侧分别出现了一些功能相似的配套区域,呈现出各自独立发展的趋势,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后无锡的行政区划。清雍正年间,两江总督查弼纳奏请朝廷对苏、松、常三府进行分县。雍正四年(1726年),无锡被析置为无锡、金匮二县。二县以城中运河为界,西为无锡,东为金匮。这一区划一直保持到民国,延续了185年之久。

从“穿城而环”到“绕城而过”

无锡运河“穿城而环”的格局,大大开拓了运河流域,环城运河沿岸地区迅速繁荣起来,并慢慢向两侧延伸,形成了城墙以外新的城市区域,扩充了无锡的城市格局。新中国成立以后,无锡又创造性地开挖了绕老城而过的新运河,在解决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交通、排水等问题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护传承古运河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光绪七年(1881年)无锡县城河川关梁图

民国以后,许多实业家在大运河边创办工厂,随着民族工商业的迅猛发展,无锡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大运河无锡段的运输量也大大增加,逐渐无法满足沿河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比如,城中直河跨河桥梁低矮、航道狭窄,环城运河则湾多、水急、旱季水浅,导致时有拥堵、事故等问题发生,必须进一步改造拓宽水道、改善水上交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末民初运河边申新三厂全景

首当其冲需要改造的就是城中运河水系。清代以来,城中直河的航运功能已逐步被环城运河所取代,尽管仍在继续使用,但随着两边建筑的不断拓建,原来十余丈宽的河道逐渐变窄,到新中国成立前只剩八、九米宽,主要供市民生活所用。九箭河等市区其他支流,不少也被堵塞、废弃。同时,无锡老城面积较小,过去沿河而建的城中道路也无法满足机动车在市区的通行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拥挤不堪的城中直河

1950年,无锡启动了拆城墙筑道路的重大工程。一年后,全长5000多米的无锡城墙被全部拆除,拓建为环城道路——解放路。在这一过程中,西北城墙的内沿河留郎河首先被填塞。1954年起,为畅通市中心陆上交通,又填平了三凤桥到南门段的城中直河,建成了中山一路。1956到1957年,玉带河、大小河上、前后西溪等过去城中直河的支流纷纷被填没建路。1958年,惠山挖人工湖映山湖,挖出大量泥土,取出后用于填埋剩余的城中直河,拓建为中山二路,与中山一路共同组成了无锡城区的中心道路——中山路。到填塞八箭河后,过去城墙内的50多条支浜、70余座桥梁以及延续400年之久的城中直河水系消失了。同时,旧城外的内护城河、外护城河也随着拆城墙筑路被填没。自此,大运河无锡段只剩下了环城运河,“穿城而环”的格局不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 50年代修建中山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无锡尽管有铁路和公路,但水运依然是大宗商品运输的主要路径。然而,当时的无锡环城运河属于仅能通行50吨级船舶的七级航道,过去遗留的老问题仍亟待破解。同时,上世纪50年代的填河工程虽然迅速改善了城区交通短板,但由于对城市规划、管理缺乏科学深入的理解,忽视了旧城水网在蓄水、排涝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在填堵的同时做好疏导文章,导致“城市血脉”流通不畅,市区内涝等问题逐渐加剧。

为加快推动大运河无锡段航道升级,有效改善市区排水条件,无锡在保留古运河的同时,重新开挖一条新运河。这条运河从50年代末开始修筑,80年代初完成,后又不断提升航道等级,一直延续到21世纪,航道自黄埠墩起,经锡山一侧、老鸦浜至下甸桥,绕旧城西侧而行。

两千多年来,大运河无锡段经历了由“傍城而过”“穿城而过”“环城而过”到“绕城而过”的变迁。不过,“千里运河独此一环”并没有就此消失,被填塞的城中直河及其支流给城市留下的印记也没有被完全抹去,老城区“街无一道直”的奇特景象,就是“先有古运河,后有无锡城”带给今日无锡的独特孑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