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苏轼身边有个有名的“妻管严”朋友,名叫陈季常。当年苏轼曾用一句“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嘲笑过他,但这陈季常的妻子柳氏也只是凶了点,而苏轼的另一位好友张挥就比较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挥,字师利,是北宋一位小有名气的文人,年少时和陈季常一样狂放不羁,没少做对不起妻子的事,后来对方忍无可忍了竟下毒害他。张挥被逼得走投无路,心灰意冷,一气之下便将家产都留给妻儿,自己出了家,僧名仲殊。最开始他在苏杭的寺庙里生活,因为年少时散漫惯了,习惯不了庙里的种种规矩,后来便云游四方成了一位行脚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脚僧的日子是极苦的,天涯漂泊,有上顿没下顿,想起出家前的日子,仲殊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名为《南柯子·忆旧》的惊艳之作,这首词问世后连苏轼都赞叹不已,可惜没多久后仲殊便自缢而亡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写了什么:

《南柯子·忆旧》
北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柯子这个词牌名,北宋写的人不多,仲殊这首词是其中的上乘之作。词的上片写自己在重重青山中独行时的凄凉之景。青山连绵至十里之外,潮水将泥沙推到了路边,青山潮水都在眼前,却唯独没有人,词人的内心是寂寞的。此时耳边响起的鸟儿哀鸣声,无疑令他更加伤感,让他想起自己逝去的年华。最后“在天涯”前面还加上了“又是”二字,可谓字字泣血,令人动容。

词的下片写清晨之景。残月已尽,路上的白露闪着光,清风徐徐吹开了朝霞,词人还在路上行走着,可是终点又在哪里呢?与上片中的凄景相比,到这里词人的心境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许是朝霞给了他希望和前行的力量,所以他开始在自然景物中找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的落笔是全词最妙的一句,词人走在满是绿杨的堤畔上,问池塘里的荷花是否还记得当年在这里买酒的自己。原来这是一场故地重游,只是眼前早已是物是人非,当年那个买酒的倜傥少年如今已成一位落魄的行脚僧,不但身无长物,而且也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与荷花的打趣之语中,很多人觉得仲殊肯定早就看淡了凡尘俗世, 这首词中体现的也是一股洒脱和率直。据《东坡后集》记载,苏轼对这首词也是赞叹不已,并称其“胸中无一毫发事”。但这样的评论其实是大错特错了,从这首词来看仲殊根本就没有放下曾经的过往。而且在写完此词没多久,他就自缢而亡,若不是心中万般苦楚又怎会做这样的选择,所以仲殊不但没放下,而且还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一代才子,最后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当真是令人唏嘘。不过仲殊还有不少经典词作存世,也算是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