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020年,蒙古国政府正式宣布,通过《蒙古文字国家大纲》的第三号文件。

其中明确规定,蒙古国将在2025年之前,恢复使用传统的回鹘蒙文,实现与我国内蒙古的文字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自上世纪20年代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以来,完全和我国进行了分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外蒙古放弃了蒙古族历史上的传统蒙古文,对原有的文字也进行改革,与我国内蒙古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文字大相径庭。

内蒙古与外蒙古在语言文字使用上存在巨大鸿沟。

那么现在,外蒙古政府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实现与内蒙古实现语言文字无障碍沟通,到底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1、内蒙古与外蒙古的渊源

在今天的地图板块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对“内”、“外”进行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蒙古是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总面积约有118.3万平方千米,省会为呼和浩特。

而蒙古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北与俄罗斯西伯利亚接壤,南侧紧邻是我国内蒙古,面积156.66万平方千米,首都为乌兰巴托。

但其实内蒙古和外蒙古本属同宗同亲,不仅土地相连,还有漫长的历史渊源。

早在1924年以前,蒙古国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历史上,这片土地曾被多个游牧民族统治。

一直到唐朝初期,这片土地被纳入当时的统治版图,的各个民族部落第一次有了统一的名字——即为“蒙古”。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部落不仅没有自己的文化,也没有自己的专属统一文字,文化的传播仅限于口口相传。

到了宋末元初,成吉思汗一路开疆拓土,带领百万蒙古铁骑远征中亚和欧洲地区,统一了蒙古各部族,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名为“大蒙古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附属部落们真正认可蒙古这个概念,成吉思汗命人以回鹘语为基础,结合蒙古语发音,创立了回鹘蒙文,在整个蒙古民族中进行推广。

自此,蒙古族形成了统一文字,直到蒙古国独立前夕,蒙古人历朝历代沿用传统蒙古文。

回鹘蒙文成为草原各民族的通用文字后的七百多年,对于民族的团结具有很大的能量。

回鹘蒙文成为草原各民族的通用文字后,蒙古区域虽然部落间有所区隔,但由此成为了一个民族文化整体,这种语言和文化的亲密关系成为了蒙古民族精神的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统一的蒙古文,从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兴起,以至于到之后被清朝征服的700多年里,蒙古区域的整体性始终牢固,保持着民族认同的连结。

在蒙古国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文成为了文化和社会的主要语言,深深扎根于广大蒙古人民的生活当中。

如今翻阅蒙古国的历史古籍,还可以看到这一古老语言的应用记录。

2、历史的冲刷沉淀出主流文字

成吉思汗去世后,大蒙古国四分五裂,1271年忽必烈率蒙古入主中原,建立元朝。

这一时期,蒙古和中原大地的交流越来越多。

为了便于统治汉人忽必烈派人依照古藏文字的拼音,创造出“八思巴文”,下令推行使用。

但汉人并不买外族统治者的账,“八思巴文”在民间几乎没有被使用过,一直到元朝覆灭,蒙古人和文字一起退回了蒙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阶段,外蒙古地区建立起自上而下完善的政府机构,文化和生活习惯也受到中原影响。

元朝灭亡后,蒙古与朝廷的关系一直分合不定。

加上地区偏远,昼夜温差大,气候偏寒冷,蒙古并没有得到很好开发。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7世纪末,清兵进关后,蒙古全境被并入清朝统治版图,清廷在此处推行满文。

在历史浪潮的冲刷下,蒙古文字经历了多次变革。

但无论是内部部落的文字改良,还是元朝忽必烈时期推行的八思巴文,或者是清军进驻中原后推行的满文,但都无法撼动蒙古地区民众使用最多、认可度最高的传统回鹘式蒙古文的主流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为方便管辖不同部落,将蒙古一分为二——现在的内外蒙古之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经常看历史类影视的人,对“满蒙一家亲”的词汇应该并不陌生,

那为什么清王朝如此重视和蒙古地区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