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刚刚上任的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岳歧峰,开始了“微服私访”之行。

他的本意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以便更好地为民服务,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终身难忘:

这是一位本该公正执法的警察,竟带头违法,并对他这位一省之长拳脚相向,甚至连眼镜都被打飞了。

那么,人民警察为何会知法犯法?打人者后来的下场又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12月,岳歧峰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个贫困的农家。

当时祖国大地正值军阀割据,动荡不安的时局,让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饱经磨难的岳歧峰立志要改变一切,有所作为,他先后在抗日高小和邯郸市中学读书,深深地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不久,日寇加快了侵华的步伐,一段时间后,河北便全面沦陷了。

面对民族危亡,年幼的岳歧峰和当地许多热血少年一起勇担使命,坚决和当地日寇、伪军作斗争,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抗日战争胜利后,岳歧峰又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参加反奸复仇工作队和土改工作队,筛查八年抗日战争期间的卖国汉奸,以及组织当地的土地改革工作,为河北地区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到了新中国成立,岳歧峰从邯郸市市委组织部工作开始,历任组织干事、市委办公室主任、市委副秘书长等职位。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取得了不俗的功绩。

岳歧峰的工作能力和态度受到中央的肯定,1990年6月,他离开了工作45年的河北省,将来到到辽宁接任省长一职。

来到辽宁后,他并没有着急开展工作,而是按惯例,准备深入一线、体察民情,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任何脱离群众需求的工作都是“瞎指挥”。

于是,上任后不久,他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带着秘书和司机一行就出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接下里发生的一幕是他始料未及的。

经过一上午的考察调研,岳歧峰对情况有了大概掌握。

临近中午,一行人早已饥肠辘辘,他们想品尝下当地的特色美食,于是随便在路边找了个家饭店。

点完菜后,几人便一边交流调研成果,一边等待着上菜。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群身穿警察制服的人也走进了这家饭店,他们刚一进来,原本热闹的饭馆竟立马安静了下来。

岳歧峰抬头看去,只是这一眼,他的眉头立马便皱了起来。

只见这群人在饭店大声喧哗,满嘴的污言秽语,丝毫不顾及现场的其他食客们。

看到他们进来,立刻就有人给他们了让座,饭馆老板也在第一时间丢下其他客人,迎上去为他们服务。

周围被“插队”的食客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不仅没有丝毫怨言,反而远远地躲开。

于是,这群警察与周围食客之间形成了一个“无人”的地带。

目睹这个情况时,岳歧峰一度以为这群人是一群地皮无赖,可他们身上的警服,似乎又在告诫他不是那么回事。

反观这群人,似乎很享受周围人对他们投来的敬畏眼神,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说话的声音也高了几分。

面对这种情况,岳歧峰并没有说什么,可他的秘书却看不下去了,想要上前制止。

岳歧峰立马拦住了秘书,他知道,只要亮明身份,这群人立马变得俯首帖耳,可这又能怎么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他们前脚离开,立马就会恢复原样。

他意识到,想要扭转局面就必须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就在这思考的功夫,警察们的餐桌上已摆满了饭菜,他们还无视“午间不能饮酒”的规定开始开怀畅饮,而岳歧峰和其他客人的桌子上却一个菜也没有上。

这让岳歧峰的秘书有些生气了,只听他询问道:“老板,等了这么久,怎么我们的菜一个都没上?”

饭店老板也是一愣,还没来得及回应,“插队”的警察们便坐不住了。

他们回头查看,发现是3人衣着朴素、操着外地口音的人,感觉不像有什么来头。

于是,他们变得“群情激奋”,开始指着3人破口大骂。

他们不断挥舞着酒瓶,色厉内荏地警告岳歧峰一行人,若果再不老实,就用酒瓶“招呼”几人。

岳岐峰看到这一幕,不怒反笑,他更加认定眼前这群身穿警服、张牙舞爪的人就是“活土匪”。

只听他冷静地说到:“为什么不能催,你们不知道先来后到吗,难道警察就可以不讲道理?”

岳岐峰的话有理有据,也说到在场众人的心坎里了。

警察们则更加气急败坏,眼看在嘴上讨不到便宜,就有了动武的打算,丝毫不顾及对面的是一位老者。

秘书赶紧起身,拦在了岳岐峰面前:“你们要干什么,难道想打人,还有国法吗?”

最前面的人指着身上的警服说道:“这身衣服就是国法。”

说着,他推开秘书,一巴掌打在了岳歧峰的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受重击的岳歧峰被打得眼冒金星,眼镜连带着被打飞了出去,人也差点栽倒在地上。

看到这一幕,秘书和司机都慌了,他们赶紧冲上前扶稳岳歧峰,被打的岳歧峰也是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眼看自己的武力成功威慑住3人,警察再次嚣张起来,为了进一步显示他们的权威,他们竟然拿出手铐,把岳歧峰和秘书两人当成罪犯拷了起来。

岳歧峰心里一顿自嘲:自己也是一辈子的老革命了,今天会吃这种亏。

但他似乎也找到东北地区发展缓慢地原因之一了,如此治安环境,想要发展谈何容易呢。

可即便如此,岳歧峰也没有亮明身份。

酒足饭饱之后,警察当着众人的面,把两人带回了派出所。

他们为胜利而喜悦,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回到派出所后,警察照例对两人问话,可不管怎么询问,岳歧峰和秘书两人都不开口。

警察见他们还如此嘴硬,自然免不了一顿教训,直到把两人打得伤痕累累为止。

而另一边,在看到岳歧峰两人被抓走后,司机立马行动起来。

由于当时通讯设备并不普及,他找了好久才打通电话,他的第一通电话打给了辽宁省公安厅。

公安厅的领导在得知情况之后,也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一省的省长在省内视察工作时居然被警察打了,还被带回派出所关押,诺大的心理压力让公安厅迅速行动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层层传递,省、市、区三级领导都得到了消息,他们齐刷刷的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派出所。

民警们看到这些大领导纷纷赶来,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等弄清楚他们的来意后,当即被吓得面无人色,直接瘫软在了地上。

后来,领导亲自护送岳岐峰和秘书两人前往医院治伤,好在两人都只是皮外伤,并无大碍,经过医生包扎后就离开了。

按照众人的猜测,剩下的就是对事件的处置了,岳岐峰必将以雷霆之怒来“报复”。

可出乎意料的是,岳岐峰并没有借题发挥,他指示相关部门对参与打人、抓人的地痞警察严肃处理,同时要求相关人员保守秘密,决不能泄露。

这群胡作非为的警察当天就受到处理,不仅被清理出警察队伍,还被移交司法机关接受法律制裁,包庇害群之马的领导也被免职。

通过这次“微服私访”,岳岐峰对根植辽宁地区治安体系里的问题有了切身体会。

在他看来,警察依靠特权胡作非为、以权压人绝不是偶然事件,这些隐藏在警察队伍“地痞流氓”绝不在少数。

这些人的存在,只会败坏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当地的发展。

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他决心对辽宁省警察队伍展开一场整治行动,而想要整治行动顺利开展,就必须营造一种内紧外松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岳岐峰的精心安排下,辽宁省整个公安系统和全体警察队伍,迎来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体检”,重点打击队伍里的歪风邪气,以及助长歪风邪气的害群之马。

随着整治行动的开展,辽宁省公安系统和警察队伍的纯洁性得到全面提升,人民警察再次回归到服务人民的行列,对维护社会繁荣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整治行动结束后,岳岐峰在一次公开大会上主动“自揭伤疤”,把被打一事说了出来,他要通过这件事,让辽宁省公安系统吸取教训,自觉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岳岐峰在整顿公安队伍的同时,也没忘党和国家交给他的使命,那就是推动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经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他制定了“二次创业,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的发展战略。

并将此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倡导振奋精神、转变观念和真抓实干,努力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辽宁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向前发展。

1994年,岳岐峰调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在他离开时,无数群众自发前来为他送行,可见他在辽宁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肯定和认可。

这对岳岐峰来说,也是最大的欣慰。

1997年,担任3年省委书记的岳岐峰光荣退休,回到北京安享晚年。

可他并没有让自己彻底放松,而是一直关心东北地区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并积极献言献策,直到2008年3月,岳岐峰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岳岐峰的一生,既经历坎坷和困难,也充满荣耀和奉献,无论身在什么样的岗位,他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奋发勇为,在各个岗位上都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总的来说,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官员,是值得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