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带着6岁的阿斯女儿参与了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手工活动——做风筝。

在活动开始前,她满场转悠着跟老师、家长打招呼,滔滔不绝地分享着最近正在学习的人体知识。

家长们笑着、夸赞着,甚至私下跟我说,看不出孩子有啥问题。

然而,活动正式开始,当老师拿出材料,女儿看到不是自己喜欢的图案,便开始捣乱:完全不理会提醒,把所有颜色乱涂,还挑衅地发出咯咯的笑声……

对比之下,其他孩子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在家长辅助之下,按照示范一步一步操作。

那刻,我不觉开始担忧,日常似乎看不出问题的阿斯伯格女儿,在被要求执行不喜欢的任务时如此抗拒,问题出在哪?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她的未来会如何?

注: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期崩解征等广泛性发育障碍,全部归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但在谱系圈,阿斯伯格的叫法依旧非常普遍。简单来说,阿斯伯格通常指智力正常,语言正常的轻度自闭症人士。

多年的科研工作,让我在分析问题时习惯思考上限和下限。

养育特殊需要孩子,我更在乎的是她未来生活的下限。当我和妻子离开人世,她能够生活自理,情感独立?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人生的无限可能。然而,尝试底限分析后,我怕了。

如果没有持续的支持,阿斯孩子的下限可能要远低于典型的自闭症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和典型自闭症孩子相比,

阿斯孩子所面临的挑战不同,

但仍然严峻!

在自闭症圈,不少家长心中都有个鄙视链,阿斯伯格孩子通常站在鄙视链的顶端,俯视着其他谱系类型。

然而,同为谱系,大家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是各不相同罢了。

很多家长以为,阿斯伯格孩子拥有相对较高的智商和相对更强的社交,因此不必像其他典型的谱系孩子一样,为生存担心。

其实不然。

《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一书中写道:

美国的一些初步调查发现,孤独症成人的失业率大概是80%左右,而那些大学毕业的孤独症成人的失业率则达到90%;英国类似的调查报告也发现了差不多的比例。 在那些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孤独症谱系毕业生中,绝大多数都被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征。在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技能后,自然也会寻找相应的工作岗位。

成年后,走进职场是社会融入重要的一环。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阿斯伯格人士反而更难走入职场?

一大原因是,虽然很多阿斯伯格人士可以掌握技能,却难以控制自己,难以理解人际关系,又不愿意从事简单的劳动,从而影响才能的正常发挥,无奈中只能步步后退。

在教养阿斯女儿的过程中,我常常被气得跳脚。

她心情平复,状态集中时,可以独立完成上课、书写、交友、集体活动等和同龄普通发育孩子几乎一样的内容,甚至更胜一筹;

她情绪波动,状态欠佳,或遇到不喜欢或不想完成的任务时,又像完全换了个人,大喊大叫、乱跑乱跳、自言自语或完全不理会他人,难以控制。

最无奈的是,她的状态切换并没有明显的情景或事件。所以,很难做到避免、预防或筛选时机、场景。

就像参与手工活动一样,其他的自闭症孩子经过训练,即使任务不喜欢或有难度,在老师或家长的辅助下也可以很好得完成。

但阿斯女儿不愿意接受辅助,自己又不能独自完成,结果就是有时她能自己调整好,表现还算乖巧,有时就完全失控,鸡飞狗跳。

过去,我们特别关注这点,总觉得孩子大多数时候情况还不错,少数时候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而然改善。

但底线思维分析后,我意识到影响她未来发展的,可能正是这些“少数时候”。所以我们必须帮助她学会控制自己、调节自己,尽量压缩或是预判这些不稳定因素出现的时机,并做出应对或预防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困难和现状,

用底线思维分析,

理智看待阿斯孩子处境!

想要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面临的困难和艰辛不亚于其他谱系群体。

从成长过程来说,典型的自闭症孩子,因为症状明显,备受关注,因此得到了很多相关的训练与支持,学会了简单的工作技能,社交技巧。

阿斯伯格孩子总被大家误以为“淘气”,“年龄小,控制不住自己”,“他挺聪明的,一学就会,就是脾气大了点”等原因,错过了很多引导与支持,等到步入社会,才发现这些障碍难以克服。

从社会环境来说,典型自闭症人士更易被识别,也更容易获得包容、同情、帮助。

阿斯伯格人士的很多行为会被误以为“另类”,因此不仅不容易被特殊照顾,甚至还会被嘲笑、捉弄和欺侮,进而让他们变得更加恐惧、愤怒,甚至产生攻击行为。

考虑到这些问题,在养育女儿时,我会不断地从底限思考,要保证她将来生活过得去,哪些行为必须重视,也必须及早指引。

第一,自我规则,刻板思想。

不同于典型自闭症孩子,阿斯伯格孩子的刻板主要表现在思想上。他们会沉迷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认准的规则无法变通。常常无视场景,追根到底。

举个例子。

阿斯女儿认准了做错事情要道歉。有次课堂上老师笔误写错了字,她看到后先举手,被老师忽略后又站起来大声提醒。

老师表扬了她并做了改正,便继续讲课。女儿并不买账,打断课堂,继续说到:“老师,你做错了,要给大家道歉。”

类似的情况不止一次,如果对方没有回应她,她便会一直紧追不舍,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第二,极度畏难,完美主义。

不少阿斯伯格孩子很怕输,他们对当第一近乎痴迷。

吃饭、洗手、写作业、按电梯按钮……都要当第一。如果做不到,就会焦虑、愤怒、崩溃。

如果第一次接触某事物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会持续很久,对后续学习产生影响。

举个例子。

由于我们的失误,没有给女儿做幼小衔接。结果一年级开始学习加减法计算时,看到同学们都可以做得又快又准,女儿便认定了自己不行,从而抗拒加减法,甚至看到计算题就要捣乱。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一年多,直到学习乘法后,她能快速掌握,才重新开始练习10以内加减法。

第三,注意力短暂,无法持续。

毛手毛脚、好动、注意力集中困难,这是最令家长头痛的行为之一。

注意力障碍引发的问题,给阿斯伯格孩子带来了很多困扰,比如课堂纪律差、学习成绩不理想、跟别人对话无法持续等。

第四,社交怪异,交友困难。

大多阿斯们有交友愿望,但因为他们的交友方式比较怪异,聊天内容也比较奇葩,因此很难获得友谊,交到朋友。

这也会令他们产生沮丧、焦虑和社交退缩。

第五,心智不成熟,行为幼稚

阿斯伯格人士的心智与年龄不相配,在很多方面显得幼稚、可笑,让人觉得不谙世事。因此,很容易成为被欺骗、欺凌的对象。

乱行事不如不行事,乱说话不如不说话,乱发脾气不如没有脾气,胡思乱想不如没有思想。

从底限角度来看,大家的忍受都有一个度,当孩子长成大人不再可爱,他人对其的包容程度会大大降低。

一个人走进社会、步入职场后,依旧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注定会被嫌弃、孤立。

典型自闭症人士可能不会注意到他人的态度,或者不在意他人的看法。普通发育人群受挫后,可以自己,或者寻求外界帮助,疗愈、调节。而阿斯伯格人士很容易陷进泥沼挣脱不出,从而更加退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机遇和未来,

用全局眼光面对,

给阿斯孩子支持和帮助!

近年来,“神经多样性”运动越演愈烈。

很多自称在光谱上的人呼吁把“自闭症谱系障碍”看作一种人类“神经多样性”,认为自闭症人士是因为大脑结构不同,从而思维方式不同,并没有障碍,因此不需要干预,只需要尊重。

发起运动和支持运动的,大多是高功能或者说阿斯伯格人士。从他们的成长经历来看,有些的的确确不需要额外治疗与干预。

但是,作为家长,我认为能像普通发育孩子一样教养的阿斯伯格孩子是非常少的。

不过,有不少阿斯伯格孩子不需要像典型自闭症孩子那样,在机构中接受长期固定的康复训练,但他们依旧需要额外的,不同于普通发育儿童的支持与帮助。

最好的方式便是拉长生命周期,以将来生活为大方向,拆解为现在需要努力的小目标,在真实的环境中,给予阿斯伯格孩子个性化、灵活、精准的支持与帮助。

我认为,阿斯伯格孩子想要独立生活,需要保证三点:生活自理思想独立行为可控、情绪平稳

生活自理即能够独立完成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日常基本需求;思想独立即遇事能够独自思考、寻找解决办法,包括请求他人帮助,重要的是,孩子要有这个意识;行为可控、情绪平稳这个不用过多解释。

结合困难和现状,回到现在的养育中,我认为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阿斯伯格,理解自己的孩子。

家长首先要了解阿斯伯格综合征,推荐书籍《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这有助于你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想法,知道他的可为和不可为。

比如不少阿斯孩子运动笨拙,在他们学不会跳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家长不要过度指责。

同时,这点对他将来生活不会造成特别的影响,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

第二,不断寻找切入点,把孩子拉回生活。

交友原则之一是聊八卦、分享日常,不断输出知识、技巧,那是讲座。对于很多阿斯伯格人士来说,办讲座没问题,聊天却容易一句话噎死别人。比如我只有7岁的女儿。

为了把她拉回现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不时找一些切入点。

比如,外出旅游时,她会沉浸在回忆相关的课文,并不断背诵。我会一边夸她一边指着路边的建筑,夸张地问:“你猜猜看,那边哪间屋子住着人?”

此时,她便会从知识的海洋中冒出头,观察环境并回答:“挂衣服的。”

逮住机会,我再继续提问:“你再猜,住了几个人,男的还是女的?”

总之,争取让她留在生活中,多聊几个回合的日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多多戏精附体,演示弦外之音。

改善孩子的思想刻板和促进他的社交技巧,家长需要学会“演戏”。

在家庭生活中,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说同样的话,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意思。比如我会和妻子故意打闹,让孩子判断爸爸和妈妈是在吵架还是开玩笑。

第四,借助同龄人的力量,控制情绪。

对于孩子的畏难情绪,我选择借助同伴的力量。

亲戚家有个比女儿大1岁的小姐姐,乖巧懂事,我们事先征得了对方家长的同意,了解了她的长短处,把她请来给女儿做参照物。

有段时间,连续几个周末,我们两家都约着一起玩耍。每次都是先骑自行车,再画画。

这样安排是因为女儿已经可以独立骑车,而小姐姐还需要辅助轮,她先胜一筹,虚荣心会极大被满足。然后到了画画环节,她发现不如小姐姐,但双方家长依旧给予女儿鼓励。

加上一些绘本的辅助和我们的耳旁风,女儿慢慢开始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不需要事事争第一,努力才最重要。

第五,培养生活自理技能。

自理,一定要较真。

从让孩子从生活中搭把手到把具体的任务完完整整地交给他,家长需要有个系统的规划。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掌握的技能,其实脱离了辅助,他就会乱套。

第六,情感独立,学会解决问题。

购物、参加公益活动、外出旅行……这些都是锻炼的好机会。

为了让女儿独立,有段时间我每天让她去楼下的小卖部买东西。当她足够熟练后,我便开始设置障碍,比如将她电话手表支付额度降低。

令我惊喜的是,发现付款时额度不够时,她主动给我打了电话。

第七,在“应试”教育中找突破,不看分数看技能。

学习是为了什么?

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在我看来,即使阿斯孩子智商超常,成绩也不必作为最重要的追求目标。

家长需要做的,是在学习和作业过程中,培养他们欠缺的技能。

比如,训练专注。

相比花3个小时拖拖拉拉完成作业,我更愿意鼓励女儿只聚精会神做30分钟,即使完不成也没关系。

第八,运动,运动,运动,

有研究表明,运动是改善神经系统最好的方式。

但偏偏很多阿斯伯格孩子的动作都比较笨拙,运动更是菜。如果家长和身旁人不断打压,他们便会沮丧,进而更加排斥运动,于是越来越懒。

所以,不管游泳、踢球、跳绳,家长一定要注意,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持续运动改善神经系统,而不是比赛拿奖。

所以,把标准放低一点,有些动作或技能,阿斯孩子确实做不到,多给孩子鼓励,让他坚持下去才重要。

第九,识别霸凌

因为不懂得画外音,也因为经常单独行动,阿斯伯格孩子是很多“霸凌者”眼中的目标对象。

所以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欺辱,受到欺辱要怎么办。

同时,性教育也要从小开始,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不怀好意的。

第十,挖掘兴趣,培养技能,投资未来。

中考、高考……对普通发育孩子来说,传统的教育模式可能是最省时省力且出路最宽的方式。

但对阿斯伯格孩子来说,这条路不一定好走。

如果找到合适的方向,阿斯伯格孩子的刻板特点,有助于他们将事情做到极致又完美。如果能挖掘孩子的兴趣特点,从职业技能入手,为孩子搭建一条窄而转的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战略调整,女儿的情绪和行为都稳定了很多。但我知道,要想让她真正做到自我调节、控制,辅助之路任重道远。

不管典型自闭症还是阿斯伯格综合征,都是因为神经系统异常导致,而要想改善症状,必须增强他们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这不仅需要强度、也需要时间。

作为家长,除了行动,还要调整心态。对孩子的将来做出合理的预期与规划,接受下限、托举高度,冲刺上限。

采写 | 夏天

编辑 | 韩大漠

图片 | 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