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夏之交,雨水丰盈,江河渐满

雨滋养万物的同时

也让地面更添湿滑

王大伯(化名)就因此摔了一跤

这一跤差点把他摔到了“鬼门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幸中的万幸

近日,家住绍兴、年近七旬的王大伯走楼梯时不慎摔倒,头部着地,当时就出现头颈部剧烈疼痛,不能活动。

家人着急忙慌地把王大伯送去最近的医院,急诊CT显示枢椎齿状突II型骨折伴严重移位这种骨折极易导致当场去世或完全瘫痪。万幸的是,王大伯的脊髓未明显受压,损伤节段也刚好避开危险区域。

接诊医院对王大伯进行了临时颈托固定及颅骨牵引治疗,但由于骨折存在小关节绞索,在大重量牵引一周后下骨折无法复位,下一步治疗让医生犯了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多方打听,王大伯家属紧急将他转诊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接诊的骨科陈琪副主任医师细致检查后,与骨科-脊柱外科副主任朱丹杰主任医师对王大伯的情况进行了评估。

骨折移位绞索需要进行松解复位并行内固定,王大伯上方骨折块已经极度不稳定,轻微移动都可能伤害后方的颈脊髓神经和呼吸中枢,随时可能出现全身瘫痪甚至呼吸心跳骤停死亡。这是脊柱外科的高难度手术,整个手术方案要慎之又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丹杰(左)、陈琪(右)手术中

术后三天行走

为了充分确保手术安全,朱丹杰联系麻醉科副主任方俊标副主任医师、护理部副主任过湘钗副主任护师、神经电生理科主任张玲菊副主任医师等协同作战。

张玲菊首先为王大伯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护,密切监测体位变化对神经的伤害。方俊标进行精准插管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为王大伯进行翻身体位调整。朱丹杰精细调节他的头颈角度牵引复位并固定头架,安全摆好手术体位,整个过程不容一丝差错。

随后,朱丹杰、陈琪、夏晨医师为王大伯实施了复位内固定手术,因为术前对他的伤情、解剖学特点和影像资料进行了反复的研究,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医生将四枚螺钉精准穿越危险区,每发必中,实现了颈椎创伤骨折的精准固定和序列重建,手术耗时仅1.5小时。术后,王大伯骨折复位很好,第三天就能下地行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了年纪的朋友,跌倒后不要着急爬起来,要先自我查看有没有肢体变形、剧烈疼痛或出血等表现。如果有,要及时呼救或拨打120寻求帮助。

大家生活中如果遇到脊柱骨折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搬动或扶起,否则可能压迫脊髓神经,造成二次伤害。救助人员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务人员的救治。摔到头颈部不是小事,一定要谨慎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丹杰

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脊柱外科疾病的微创手术和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在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创伤和运动创伤、复杂骨折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谐。

门诊时间

朝晖院区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越城院区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名医门诊:周三下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琪

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脊柱外科疾病的微创手术和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在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创伤和运动创伤、复杂骨折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谐。

门诊时间

越城院区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玲菊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盆底神经功能、神经肌肉病的电生理检测、诊断,尤其擅长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在手外科、骨科病人周围神经损伤的术前定位、术后评估,外伤病人伤残鉴定的电生理检测与诊断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俊标

浙江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心脏大血管、肝脏、神经外科等重大疑难手术麻醉,急救、危急重症治疗。重视围手术期安全、无痛、舒适化、术后快速康复治疗理念。

文 |夏晨 审 |朱丹杰编 | 马梦迪

部分图片来自摄图网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