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C Award 2021获奖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DC Award 2021获奖作品

深度报道 · 社会设计篇

前言:应运而生社会设计

在近几年的信息世界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年轻人关注的社会性话题,比如:996、内卷、躺平、独居青年、数字劳工、养老问题等;疫情以来,我们也开始向内反思人类与世界的相处问题,诸如基因科学、环境问题、自然问题、生物多样性等也重新回到讨论视野中。社会性问题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人们也一直在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社会设计应运而生。

开设国内第一个社会设计专业的央美是这么描述的:“在不同的规模尺度下,洞察具体问题在‘社会过程’中的系统运作,找到并时刻关注影响其变化的杠杆点,将各种资源创造性地重新配置,形成新的推动力和生产力,并用美学加叙事的设计语言进行传播,从而务实地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这是现阶段我们在中国语境下的实践中所理解的‘社会设计’。”

本文我们关注疫情以来,设计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关注、回应并解决社会问题

设计帮助我们先“看到”问题

疫情爆发至今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冲击,人类开始对自我与病毒、生物、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反思,开始关注除了自我以外的他人、老人、每个人的生存状态。设计能够运用平面、动态、插画、装置等不同媒介方式,从不同层面的感受与维度出发,引导我们关注身边的问题。

作品:《我们》,苏鹏松、李唯辰

获GDC设计奖2021 学生组「海报类-社会公益海报」铜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球温度升高、基因变异、病毒传播和自然灾害不断,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遭到破坏,当我们不再是我们、当它们不再是它们,该怎么办?

作品:共存·和平共处,洪卫
获GDC设计奖2021 专业组「海报类-社会公益海报」铜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以高等智慧生物自称,一度将自己视为万物的尺度,与动物之间,无非是裁决者与被审判者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和平共处可能永远都是假象,就像海报中所呈现的,笑脸相迎、相互拥抱其实只是一种自我欺骗与自我陶醉。

作品:地球超载日,陈玲梓、丁宁、林敬如
获GDC设计奖2021 学生组「综合类-设计的社会性实践」银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在“UNITED IN SCIENCE”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疫情下的全球减排依旧未达到维持气候平衡的标准,我们仍在不断逼近地球气候崩塌的边界线。于是我们以地球超载日为题,设计了一场“碳排危机”发布会。

我们展开大量的视觉联想,寻找最能与碳排放产生直接联想的视觉介质,最终决定以“废气”作为视觉核心,来完成主视觉的设计

在整个展览的落地规划上,我们希望能够采用更为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带动观者进一步感受碳排放所带来的压力与危机,因此选用了一组“全球碳排放占比”数据,制作了信息雕塑。

项目通过主视觉、信息展示、动态字体、立体装置、宣传视频等设计,以强烈的视觉对比,将信息视觉化和数据形象化,向观者传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情感基调的把握上,保持了危机与生机之间的平衡,告知观者:“将来触目惊心,却也可见一丝光明。”

作品:每个人,廖运升
获GDC设计奖2021专业组「海报类-社会公益海报」银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报设计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参加一个主题性的国际赛事,但随着作品创意思路的不断扩展,加上当时大连疫情严重,个人基本处于完全隔离状态的切身感受,这件作品所凝聚和反射的概念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海报中“对话框”形象寓意发声,无数个对话框汇集在一起代表民众的声音,“指纹”是一个人生命的印记,也是社会的映照,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组成这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涓涓之滴,汇流成河。“每个人”是个体,汇集在一起又是“一个人”,在这个特殊时期里,我们都应该为祖国凝聚最强大的力量,向世界发出最有力的声音。

作品:Wake Up 银潮,江琰彦、林震、张雨馨
获GDC设计奖2021 学生组「海报类-文化海报」铜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社会老龄化加剧数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被迫卷入信息迭代浪潮中,成为这个时代的“难民”。“Wake up 银潮”聚焦老年人的智能手机使用,对其数字生存现状进行呈现以及数字反哺。以老年人的独白和原生态的形象,结合年轻化的风格,以此“突兀”与“不搭”的视觉引发年轻人对老年数字困境的关注。我们试图唤醒银发族走进数字世界的热情,呼吁年轻人参与到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的潮流中。

设计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Tips 将环保理念落地为产品设计

作品:山竹计划-环保理念,SenseTeam 感观体
获GDC设计奖2021 专业组「综合类-设计的社会性实践」铜奖

 社会设计 | 社会问题的创意设计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社会设计 | 社会问题的创意设计解决方案

7日,超强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最大风力17级以上,直径覆盖1000公里,云系几乎遍布整个西北太平洋。在狂风肆虐之后,留下一片狼藉。大街小巷倒塌的树木,是山竹留在城市里最醒目的足迹。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是距离人类最近的自然。我们用堆积如山的断枝残木,作为创作语言,来回应自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发起了山竹计划公共艺术项目,回收倒下的树木,用产品设计的力量,让断木以椅子的方式得以重生。断木成为一个创作符号,记录着台风前后人与树的关系的演变:从与树为邻,台风中人抱着树挣扎,人们搬运断木,人在断木椅子上休息。断木符号衍生出一整套视觉,明快萌动的形象,与台风带来的伤害形成反差,让人们看见城市重生的乐观态度。

山竹计划让断木以椅子的方式,回到城市公共空间,进入公众视野,激起人们的共鸣,受到广泛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设计不仅面对品牌、更面对大众,通过设计能够改变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很多商业设计也会带有社会设计的影子,任何产品都离不开社会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商业社会。

Tips 将垃圾分类科普落地为IP盲盒行动

作品:垃圾盲盒,熊超

获GDC设计奖2021 专业组「综合类-设计的社会性实践」铜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和实施以来,许多人不知道垃圾该如何分类,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申通德高环保部发起了一个特别的项目。于是,我们结合当下最流行的盲盒形式,将垃圾分类概念设计成可爱有趣的手办,让垃圾分类盲盒成为人们渴望拥有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挑选几种有代表性的垃圾元素,比如玻璃瓶、香蕉皮、烟蒂、过期药丸、破裂的灯泡、脏口罩等,设计出30款可爱的IP玩偶。这些手办由回收垃圾加工制造而成,并将它们装入迷你垃圾桶包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垃圾IP玩偶延展到地铁海报,人们通过手机可参与“猜猜我是哪种垃圾?”游戏,猜中者有机会赢得垃圾分类盲盒。在人流密集的地铁站,放置独特造型的垃圾桶贩卖机,人们通过手机付款购买垃圾分类盲盒,随机抽中不同款式的IP玩偶,盒内附送垃圾分类图形说明书。极具吸引力的垃圾分类盲盒,潜移默化地把垃圾分类知识传播到民众之中。

最终,项目有120万人参与“猜猜我是哪种垃圾?”互动答题,800万人次有效的触及垃圾分类知识;超过20万个垃圾分类玩偶售罄,款项用于垃圾分类基础建设。

Tips 将方言保存为创意视频

作品: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another design
获GDC设计奖2021 专业组「综合类-设计的社会性实践」金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是我们以观察员和设计师的双重身份对粤语进行了梳理、转换为视觉探索的一个展览。我们把对语言的观察集中在广州人日常的对话交流中,我们脱离教科书式的语言研究方式,更多的是呈现市井生活中的“俗”,成为记录一种社会现实“掠影”,通过展览让观众感受到粤语的鲜活与生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内容包括:1. 粤语中英数字谐音(10问9不应),2.粤语绕口令(鸡龟骨滚羹 ),3.粤语语气助词(随噏),4.关于“鸡”的粤语(无鸡不成宴),5.粤语中的“菜名”(粗茶淡饭),6.粤语童谣(童谣信报箱),7.粤语叠词(口花花),8.汗衫(讲咩)。

粤语在各个角度中被激活,从字词句中被不断地挖掘,从字型到字音、字意,再到跨语种的谐音转译。粤语的多元也从日常的背景中凸现出来,演化成为⼀种可感的存在。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引起与观众的共鸣,从而避免丰富的语言文化慢慢流失。

Tips 用游戏产品报道社会新闻

作品:法外之医,贺铭琳
获GDC设计奖2021 学生组「综合类-设计的社会性实践」银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作品是对莆田系医院,以及由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思考。

在假装病人暗访几家莆田系医院后,发现莆田系医院并不在意就医者的病情,甚至有时为了盈利捏造就医者的病症,或者利用患者的弱势心理,对其加以夸张恐吓并引导消费。在亲身暗访和资料搜集后,我们认为莆田系医院受利益驱使、被资本控制,并且其背后有着强大的组织和关系网,每当患者被骗后需要维权时,通常很难达成真正的维权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我的发现,总结出了莆田系医院对待患者的基本行为模式,将莆田系医院的操作模式转化为另类的“大富翁”卡牌桌游。在《法外之医》卡牌桌游的规则内容策划方面,它的一切设定和游戏逻辑都是基于莆田系医院具体的实际操作。每个游戏环节的设置、地图内容的设定、地点以及道具卡的内容设定都在游戏规则卡以及具体卡牌中进行了说明。

社会设计背后是更大的价值

通常大家认为商业设计的价值是可以用点击、转化、传播、销量等数字来计算,而社会设计的价值似乎无法算出,比如,如何衡量一个能够安抚疫情下老年人情绪的产品价值?方言的保存有价值吗?隔离状态下做一本心理咨询与安抚手册有用吗?

但实际上,这些暂时还无法用金钱或数字衡量的价值,背后蕴藏的可能是更大的商业价值。因为社会设计,天然洞察与解决的是一个社会中有较大基数的人群需求。比如,设计师在乡村中结合当地文化与特色所做的在地改造,用视觉语言和有趣的交互传达出来,知道的人多了,当地人的生计就渐渐有了着落。

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非互斥的组合,如果能获得较大人群的口碑与信任,一个好的社会设计项目也能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与潜在用户。

文章转自GDC Award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