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中国最重要的四大节气。民间常把“立冬”这一天当作冬季之始,对其心存敬畏。《礼记》:“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隆冬时节,气温骤降,大地银装素裹,屋外天寒地冻,皑皑白雪往往预示着明年的丰收。

今天我们拥有羽绒服、棉被、暖气、空调等多种御寒手段,可以轻松舒适地度过严冬,但是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人可没有这些玩意儿。古人到了冬天,靠什么来御寒取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衣:兽皮、丝绸、麻布、棉袄

在原始社会,人们普遍使用兽皮御寒。至旧石器时代中后期,学会了使用丝麻葛纤维,丝绸和麻布成为人们穿得最多的衣服。直到南宋时期,棉花才开始全国性地普及,制成保暖性极佳的棉袄、棉鞋、棉被,一直沿用到今天。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懂得把狩猎获得的野兽皮扒下来穿在身上,以抵御冬天的严寒。他们甚至发明出了骨针,将兽皮和树叶缝制在一起,使衣物更加实用美观。这种兽皮与今天的皮裘没有什么区别,保暖效果自然是无可挑剔,但问题也很明显,因为兽皮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且夏天穿在身上也容易中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漫长的野外生存过程中,人们开始尝试将野麻、葛藤的皮收集起来,撕细后搓捻成线,编织成网衣。这种方法编织成的衣服很耐穿,成为中国古代最原始的纺织技术,在宋朝以前一直是普通老百姓最常穿的衣物材料,这就是为什么穷苦大众往往被称作“布衣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缫丝的国家,西汉时已经能制作出非常精美的丝织品,张骞出西域后,往来贸易逐渐频繁,最受西域人青睐的中原物产,除了茶叶、瓷器之外,还有一项就是丝绸。不过,受限于丝织品制造成本太高,光滑亮丽的丝织品只是少数皇亲贵族、富商大贾的专利,普通百姓是无福消受的。在隆冬腊月时节,有钱人会把蚕丝或皮草塞进被子和冬衣保暖,而老百姓则只能塞一些芦絮、茅草甚至是纸,防寒效果肯定是极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棉花是公元前二世纪前后传入我国的,但在宋朝以前,棉花的主要种植地区局限在南部岭南和西北边疆,广袤的中原地区并没有大面积普及。这并不是因为中原种不了棉花,也非运输条件的限制,而是由于当时中原的老百姓,早已习惯于丝麻葛纤维的生产和使用了,所以对于棉花这种新兴的纺织材料,从一开始就不大看好。

与丝麻葛纤维相比,棉花这种短纤维材料处理起来太复杂了,不但要一颗颗去籽,还要用专门的工具反复地弹,在生产效率上要比丝绸和麻布低很多。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棉花这种高级纺织材料,很自然地成为官宦之家的专属,一般的民间作坊根本不会量产棉织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元明两代,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有了技术性的突破,棉织品市场才渐渐开始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尤其是我国新疆地区,盛产的棉花品质也是世界一流。从此,棉衣终于取代布衣,成为老百姓中间最常见的衣物原料,结束了普罗大众一到冬天就受冷受冻的辛酸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食:保温杯、热水瓶、火锅

保温杯是冬天御寒的一大利器,但如果你认为这是当代人专利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据《中国通史》记载,大约在商朝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食物保温技术。商周是古代青铜技术发展的顶峰,所制成的青铜器不仅外观精美、耐受高温,还具有卓越的保温效果。当时的人们将加热过后的酒菜盛在“温鼎”、“染卣”和“甗”当中保温,凉了之后还可以直接从下面通火加热。如此一来,即使在冬天,人们也能够吃上热乎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究三种保温器具的原理其实大同小异,都是在“爵”或“盏”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温鼎用陶土或青铜制成,外观上类似今天的火锅,底部置有炉灶,可以随时添加燃料加热;染卣就是一个体型更大的爵,一般做温酒之用;而甗则十分接近于今天的蒸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置需要加热的食物,下层用来烧煮沸水,用水蒸气加热食物。得益于甗的出现,使中华传统烹调手法“煎炒烹炸”之后,又多了一项“蒸”,丰富了食物的烹饪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元明两代,我国的青花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相关制品的保温效果于青铜器相比,则更胜一筹。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时,曾经带去众多中华大地的先进发明,意在向四方蛮夷宣扬大明国威,其中就包括青花瓷制成的热水瓶、双层杯和温盘。天寒地冻之时喝上一口热米酒,暖流立刻涌遍全身,寒意就去了一大半了。所以说商代的“保温杯”、明代的“热水瓶”,都是造福百姓的驱寒取暖神器。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名篇,记述了寒冬时节,诗人约上三五好友,在家里烤火取暖、品酒吃火锅的温馨场景。考古学家认为,至迟到汉魏时期,冬天吃火锅的习俗在老百姓当中就已经十分普遍了,不过还是以一人食的小火锅为主。火锅的材质也不仅仅局限于青铜,还有陶火锅和铁火锅。元明两代,火锅的吃法已经与当代人无二,《竹屿山房杂部养生部》中就记载了宋诩对涮牛肉的心得,十分讲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论古代最会吃火锅的朝代,还是要数清朝。火锅是清朝故宫内著名的宫廷大菜,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锅中带炉,炉子里烧炭火,把水烧开后将食材放进去涮煮,与我们今天的吃法几乎相同;第二种则为组合式,由锅、炉支架、炉圈、炉盘、酒精碗构成,水和食材同时烧煮,锅也可单独用来对食物进行保温加热。

清宫御膳房的食谱上,有一道“野味火锅”常年位居国宴之列。相传嘉庆元年正月,乾隆特设“千叟宴”款待文武百官,全席共计一千五百多个火锅,有五千多人同时品尝,堪称空前绝后。严冬腊月寒冷干燥,没有什么比大家聚在一起大快朵颐更舒坦的事了,“千叟宴”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强盛繁荣,也折射出古人对于大冬天吃火锅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住:壁炉、火墙、温室、椒房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为了抵御冬日严寒,除了衣食饱暖之外,古人在房屋建筑上也颇费了一番心思。从秦宫的“壁炉”“火墙”,到汉朝的“温室”“椒房”,无不体现出古人的聪明智慧。

早在新石器时代,半坡聚落的人们就懂得在房屋门口处设置火盆、火塘,将炊事与取暖合二为一,既能够吸收门外吹入的氧气助于燃烧,又可以烤火取暖、阻挡冬季的寒风。但是这种靠厨房取暖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冬天睡觉、洗澡的时候,还是难以摆脱严寒之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秦朝咸阳宫遗址的浴池边,曾经发现三处壁炉,推测为天子、嫔妃洗澡时取暖之用。整座浴室的构造非常考究,房屋四周的墙内、底部凿有筒瓦相扣的管道,作为壁炉、烟道,内部可存放木炭,引燃后可持续燃烧,整座浴室如同被四面“火墙”包裹,保证室内温度稳定。与古老的火塘取暖相比,秦宫“壁炉”“火墙”的发现,无疑反映了我国在建筑取暖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汉朝,宫廷贵族在解决取暖问题时又想出了新的法子。《西凉杂记》记载,长乐宫中设有温室殿,是专门供皇帝在冬天居住的暖殿,内部有多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墙壁以花椒和泥涂抹,再披上一层密不透风的锦绣。屋内设云母屏风、鸿羽帐,地上还铺着西域毛毯。整座宫殿从里到外层层包裹,住在里面的皇帝老儿想冷都难。所以每到冬季,皇帝往往将藏书搬到此地久居,有时甚至会取消上朝,将公卿朝臣召到这里议政。

隋唐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上至宫廷下至市井,人们驱寒取暖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从汉朝皇帝的“椒房温室”中取得灵感,唐朝盛行温室栽培技术,将葱韭菜茹等下季蔬菜种在大棚里,不分昼夜燃火培育,供给富裕人家在冬天一饱口福。此外,火盆、手炉、暖椅、汤婆子等取暖利器也相继出现,古人一到冬季就严寒难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一度忍受冬日严寒之苦。随着各种取暖法宝的诞生,衣食住行各方面不必再受季节时令的制约,体现了古人与天地自然斗智斗勇的无穷智慧。

参考:

1、《礼记》

2、《中国通史》

3、《西凉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