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6月16日,毛主席从杭州乘坐9002专列来到长沙,神秘隐匿了11天,他究竟去了哪里?

这一趟行程高度保密,只有周总理知道毛主席行踪,连刘少奇都只知道是在湖南,其间,由张耀祠率领中央警卫师8341部队负责随行保卫工作。

原来,毛主席是回了故乡韶山,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只在1959年和1966年回过韶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毛主席回到韶山显得颇为神秘,社会上曾一度众说纷纭,其中的故事还得从1959年说起。

这个地方很安静,在这修几间茅棚

1927年,毛主席回到韶山,站在祠堂的高台上大声演讲:

“农民运动好得很!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

6月25日,毛主席得知滴水洞刚修建了韶山水库,决定第二天到水库去游上一圈。

翌日,毛主席步行到韶山水库,途中偶遇毛福轩烈士的遗孀贺菊英,毛主席急忙上前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安慰道:

“五阿婆,不要难过,毛福轩同志为了革命事业牺牲,死得光荣,他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走时毛主席叮嘱韶山公社干部,要多关心和解决烈士遗属的生活困难。

离开五阿婆家后,毛主席又来到了竹山坝田垄上,察看了稻田里的禾苗,叮嘱公社干部要注意“三结合”,合理密植,科学种田。

不一会儿,一行人已走到了水库边上,两边山坡上早已站满了数百名群众,见到毛主席到来,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毛主席微笑着向人们频频点头并挥手致意,又举目望向滴水洞方向的虎歇坪……那是毛主席祖上的居住地。

突然,一位老太太蹒跚上前,笑着跟毛主席打招呼,见她面熟,毛主席问她:

“你叫什么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一说出名字,毛主席突然就记起了:

“哦!你那时是韶山特区的农协委员!第一乡女界联合会委员呀!”

老太太原名郭泉秀,是韶山最早的女党员。

1927年毛主席回韶山考察滴水洞一带的农运开展,说女的名字为什么总叫秀、英、莲了的,于是就给她改名叫“郭伯田”。

说话间,毛主席来到水库坝基上,准备游泳了,这天,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毛主席尽情地畅游了一个多小时。

回到岸上时,毛主席用手指着翠绿的滴水洞山冲,对身边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

“咯个地方倒很安静,风景很好,我退休后,在这里修几间茅棚给我住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泳过后,毛主席便乘车来到毛震公祠,走进祠堂,毛主席巡视四周,面对放祖宗牌位的地方,表情很严肃地三鞠躬。

毛主席还去了父母的合葬墓地祭拜,并献上松枝,1959年毛主席只在韶山只待了3天,于6月27日离开。

1960年,毛主席又到湖南调研考察,再次提起滴水洞那个地方很好,他说可以在那里修上几间房子。

韶山滴水洞,距离毛主席故居约有6华里,其地形隐蔽,环境幽静,连飞机也能侦察得到,正如毛主席所说是个好地方。

经湖南省委向中央汇报审批,滴水洞在1960年下半年开始破土动工,这个代号叫“二〇三”的绝对保密工程,于1962年竣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神秘的山洞,出现了几幢青灰色的别墅,从此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毛主席唯一一次回到修建好的滴水洞,是在1966年夏天……

隐秘行踪,走进“西方山洞”

1966年6月16日,毛主席的专列抵达长沙,那几天天气异常炎热,毛主席决定到韶山滴水洞去住一住。

神奇的“滴水洞”坐落在韶山的山峦之间,人们隐晦地称它为“西方山洞”。

6月17日下午3时,毛主席坐上一辆灰色吉姆车,从长沙出发前往韶山滴水洞,陪同的有张耀祠及8341部队、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高文礼和省委接待处等同志。

下午5时许,车队进入韶山冲,毛主席叫司机慢点开,当穿过毛主席旧居陈列馆、毛氏宗祠……毛主席侧着身子往外看,车子驶过弯道,毛主席又回过头看了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刻,路边有几个毛家小女孩在拾柴,她们好奇地朝汽车里张望,其中一个女孩连蹦带跳地大声嚷道

“毛主席回来哒!”

小女孩回到家,把这个喜讯告诉了父亲毛继生。由于毛主席此次回乡是“绝对保密”,很快公安人员找了来,告知小女孩看到的并不是毛主席。

就这样,毛主席回韶山的消息没有被传开。

车队行驶到万绿丛中的滴水洞,面朝龙头山,三幢青灰色的四屋脊平房依山而建,后山是毛家的祖坟地。

汽车在1号楼的大门口停下,毛主席信步走下车,他抬首环视滴水洞四周,高兴地说:

“咯是个好地方!这个洞子天生一半,人工一半,怕是花了不少钱哪!既然修了,就要管理好,不要破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仰视着两边葱绿的群山,手指着对面的山头,用一口地道的韶山话给大家当起了讲解员:

“那是牛形山,山的形状像只许(水)牛,细(小)时候,我到外婆家去,就是走的这条山沟。东北边那个高山上有个大晒(石)鼓,我的祖父就葬在那块地方。”

毛主席兴致极高,默默地回忆说:

“细(小)时候,我经常来吊 (滴)许(水)洞,跟小伙伴摘野果子,打耍架子,可真有意思哩。”

毛主席还说:

“我后来到湘乡读书,都要从这里经过,山那边有我的‘石头干娘’。”

原来,毛主席还有两个哥哥,都夭折于襁褓中。

母亲信佛,就在他两三岁时让他拜了山里的“石观音”做干娘,还取了个小名“石伢子”,毛主席排行老三,乡亲们亲切称他为“石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滴水洞的十一天,最远出行不过300米

毛主席参观完后,踏进充满乡间气息的1号楼,甚是满意。

工作人员用滴水洞的泉水泡了韶峰名茶,毛主席喝了,觉得又甜又香。喝完茶,毛主席走进卧室。

室内有一张1.5米宽的木板床,因为毛主席不习惯睡软床,一直爱睡木板床,而且床必须很宽,他习惯在床上放满文件和书箱,这一次随身就带了8大箱书。

房间里,毛主席习惯用自己的旧床单,旧被褥、旧拖鞋……所以原先准备好的床上用品等都要撤掉。

毛主席在滴水洞隐居的11天,几乎与世隔绝,没有谁可以猜到毛主席此行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耀祠后来回忆说,大家都看得出来毛主席是有心事的,他有时拿着书躺在床上看,有时又像是烦躁不安。

毛主席在延安时就有个习惯,一有重大事情,他一般不出来散步,或是散步时间很短,所以没有特别的事情,工作人员是不会去打扰他的。

毛主席此次回到滴水洞,是“绝对保密”的。刘少奇只知道毛主席到了湖南,却不知道他住在何处。

其他人更是摸不清底细,只有毛主席最信得过的周总理知晓真实情况。

在这段时间,周总理每天从北京派专机为毛主席传送文件,然后用汽车从长沙把文件送到韶山请毛主席审阅,又从毛主席住处带回一些批阅好的文件传回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毛主席此次行踪,新闻界没有做任何报道,后来报纸上刊登的消息,也隐去了具体位置,外国情报机构更是无从得知此时毛主席究竟去了哪里。

有一天,工作人员准备下山去参观韶山毛主席旧居陈列馆,毛主席事先不知道他们要去哪里,还饶有兴致地问:

“你们到什么好地方去?”

工作人员如实回答,并问他去不去?毛主席瞬间没了兴致:

“你们去吧,我不去,我晓得我在那里站岗!”

记得来的途中,经过陈列馆时,司机放慢了车速,毛主席拉开车窗帘看到陈列馆进门的序厅里立着自己的高大塑像,皱了皱眉,毛主席迅即拉上了窗帘。

毛主席一贯反对个人崇拜,反对把领袖人物神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譬如当时有人吹捧毛主席的话是“一句顶一万句话”,毛主席听后非常不自在,反问道:

“我的话真是那么管用吗?”

住在滴水洞的第一天晚上,下了一场暴雨,毛主席几乎通宵没睡,他担心农民田里即将丰收的稻子。

当时,为了保证毛主席的绝对安全,有关部门制定了保安措施,这似乎隔绝了毛主席与故乡的一切联系。

所以毛主席在滴水洞的11天,他想去田间察看农田受灾的情况,甚至想去韶山水库游泳,最终都未成行。

每次走出滴水洞几十米,都被工作人员劝回来,他只能感叹:

“哎!又是此路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日上午,主席看见大门口旁摆着一个轮椅,好奇地坐上去,说想出去转一转。

从1号楼出来,张耀祠高文礼等4人陪同。毛主席坐在轮椅上,由2人推着出去,左顾右盼都是青山绿水,可毛主席好像突然没了兴致,说

“哎,我们还是往回走吧。”

距离滴水洞不过300米的地方,随行人员又推着轮椅原路返回,这是毛主席在滴水洞11天里出行最远的一次。

毛主席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餐是下午1点或2点,第二餐是晚上11点左右。

由长沙来的特级厨师石荫祥为他做饭菜,每餐四菜一汤,都是一些简单的荤素搭配,没有一样高档名菜,毛主席吃得很香。

菜的分量不多,一般是他一个人单独吃,有吃不完的时候,毛主席会说:

“倒掉浪费了,热一热还可以吃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室内喜欢穿拖鞋,而且只穿他带来的那双旧拖鞋,有一天,他的旧拖鞋坏了,就叫服务员拿到外边去修一修。

服务员劝他穿新拖鞋,毛主席却说:

“咯双拖鞋跟我有感情,不能丢掉。”

这双旧拖鞋已经修过十多次了,毛主席依然舍不得丢掉,工作人员只好跑到韶山去修,结果跑了几家修鞋店,都没人愿意接。

最终遇到一个老鞋匠,说不尽的好话总算补好了,毛主席见了修好的拖鞋,很是满意,离开时又带回了北京。

毛主席在滴水洞期间,在26日下午,与在韶山开会的湖南省委的同志们一块合了个影。

湖南省委为了配合此次毛主席秘密回韶山滴水洞的保密工作,特意安排在离滴水洞较近的韶山招待所召开干部工作会议,这样可以分散人们对滴水洞的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委书记王延春得知毛主席28号离开,便请毛主席跟他们开会的同志照个相。

拍照结束后,毛主席会见了湖南省委和湘潭地委、县委负责人,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

“以前我带你们长征,现在,我又要带你们‘长征’了。”

有时,他自己到室外散散步,总是对着楼前的龙头山和楼后的虎歇坪方向久久地凝望着……因为他还很想到那里去看看他的先人,而因山路陡峭又无路可走,却不能如愿!

依依不舍:我还会回来的

28日清晨,毛主席突然通知张耀祠上午8点离开滴水洞,原定计划是下午离开韶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到指示,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四处挂电话通知沿线清道员:一号任务到,绝对保密!绝对安全!

7点多钟,毛主席从1号楼走出来,警卫员打开了车门,毛主席与大家握手道别,仍然不想离去。

工作人员提醒应该上车了,毛主席又从门楼的水泥斜坡回头走去,边走边说:“你们走,我还要坐一下哒!”

张耀祠、高文礼等急得满头大汗,这时保密电话线已拆掉,所有的行李也收拾好了,毛主席突然说又不走了,叫他们不知如何是好。

毛主席又回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东看看,西瞧瞧,一句话也没说,服务员递上一杯茶,毛主席细细地品味着家乡的韶峰云雾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务员又洗了几个水蜜桃递给毛主席,他说不想吃,服务员又说:

“主席,您老人家不吃?这是从您家房子东头桃树上摘的,下次就难得吃到啊!”

毛主席听后欣然吃了好几个,还吩咐服务员摘了两脸盆带走。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工作人员着急得不行,故意把手表伸出来让毛主席看到,提醒道:“主席,您该走了。”

毛主席假装没看见,工作人员又不断催促,毛主席有些不耐烦了:“还是要走,真是身不由己!”

又过了一会儿,毛主席饮了几口茶,把烟灭掉,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慢悠悠地起身,一步一步走出1号楼,步伐显得很沉重。

临别时,毛主席紧握着滴水洞管理人员的手,叮嘱道:

“你要把房子管理好啊!我还要回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时许,汽车的马达响了,毛主席离开滴水洞,车子驶出洞口,拐过一道弯,毛主席朝他的旧居东茅塘深情地望了一眼。

汽车开到陈列馆门前,毛主席叫司机停了一会儿,他掀起窗帘,满怀深情地看着旧居的门厅,看着小时候十分熟悉的毛氏宗祠,过了这段路,毛主席再也没有左顾右盼。

毛主席一行在长沙大托铺铁路支线上了专列,登上火车,毛主席显得有些沉闷,自言自语地说:“又要到白云黄鹤的地方了。”

28日当天,毛主席的专列抵达武汉,直到7月16日,毛主席才正式公开露面。

蛟龙归潭,一腔桑梓情

1996年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主席的诗集,其中一首《七律·有所思》正是毛主席在滴水洞所作,时至90年代才得以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是毛主席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将当时复杂的心境融入其中,真实记录了毛主席在1966年回到韶山滴水洞的一段神秘经历。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当时毛主席在深思什么,世人无从得知,他在武汉接见了几批外国客人,还去畅游了长江30华里,游完之后,他老人家精神抖擞,毫无倦意。

7月8日,毛主席给江青寄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显然是他在 “滴水洞”思考的结果。

信中提到“我的朋友在5月18日的讲话……”,至于毛主席为什么采用家书的形式写给江青,主要是因其中阐述的许多观点不便公开,同时也是提醒江青要注意自身缺陷。

毛主席叫秘书徐业夫将这封信抄了留存一份,原信寄回北京。毛主席还把这封信给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看了,当时周总理不在武汉,没有先给周总理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中还写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可惜,江青不但没有帮上毛主席的忙,反而被一伙野心家、阴谋家利用,一发不可收拾。

毛主席这封信,不失为一部“预言书”,直到1973年9月后,中央才把这封信作为文件下发,这是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可想而知他早把这一切看透了。

1966年7月18日,毛主席从武汉回到北京,自毛主席离开滴水洞后,他心中总是挂念着他的“西方山洞”,曾多次询问滴水洞的一些建设情况。

从1965年至1976年,毛主席曾8次准备回韶山滴水洞,但真正成行的也只有1966年这一次。

1976年5月30日,党中央宣布毛主席不在外交场合露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是重病缠身,但毛主席特别思念故土,8月,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坚持要乘坐“子爵号”专机回韶山滴水洞休养,鉴于毛主席病情严重,任何移动都可能有危险,中央表示需要观察和考虑。

9月,毛主席仍念念不忘故土,在他的再三坚持下,中央终于同意他9月15日启程回韶山。

9月8日上午,韶山滴水洞按之前接到的通知,等待湖南省委张平化书记当晚来检查接待与安全情况。

突然,韶山滴水洞又接到湖南省委通知,说是张平化书记晚上不来了!9月8日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后来,人们在毛主席女儿李敏所著的书中找到了答案:

这一天,毛主席以最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搏斗与死神较量!就是在极度痛苦的情况下,毛主席坚持看文件、看书多达11次之多,累计有2小时50分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毛主席完全不能自理,由工作人员用手托着文件和书给他看,在死神面前,毛主席一如既往,刚毅与顽强,唐山大地震的灾情报告,是毛主席签署的最后一份文件。

1976年9月9日零时十分,伟大的毛主席离开了他热爱的中华大地,他热爱的亿万人民……

毛主席17岁走出韶山冲,犹如猛虎入山,为新中国开天辟地,83岁的毛主席又如蛟龙归渊,满怀一腔桑梓情,魂归韶山滴水洞那一片神秘的青山里。

那是他日夜思念的“西方山洞”!虽未等到“落叶归根”,但青山与长情同在,映射出伟人的光芒,普照千秋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