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青

有一句这样的诗,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的作者是著名诗人艾青,这首诗的名字叫《我爱这土地》。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1910年3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这个农妇是附近五里远的一个叫做“大叶荷”村(浙江金华方言中“大堰河”的谐音)的人,很小就被卖到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

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如泣如诉地歌咏着的,就是这个善良而不幸的贫苦农妇。这首诗创作于1933年1月14日。写成后投稿时,由于对蒋介石的痛恨,他提笔“X”去了自己“蒋”姓下的“将”字,成了“艾”;然后,又取“海澄”中“澄”字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此后,“艾青”的笔名就随着他的这一不朽诗篇而传扬天下。

1950年,艾青在《〈艾青选集〉自序》一文中,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我的创作生活,大概可以划分成三个时期: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时期;抗日战争初期;延安时期,而在延安时期,我的创作的风格,起了很大的变化。”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第一个时期的作品,《我爱这土地》是其第二个时期的作品。

左起:彭德怀与萧三、艾青、赵仲池、习仲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彭德怀与萧三、艾青、赵仲池、习仲勋
1945年8月,延安文艺界组成由艾青、江丰率领的“华北文艺工作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8月,延安文艺界组成由艾青、江丰率领的“华北文艺工作团”

艾青到延安,是1941年的事情。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他乔装打扮、冲破47道关卡来到延安。到延安时,他激动地讲:“我这个‘流浪儿子’,终于回到了‘娘’的怀抱!”

在延安,他见到了“他的脸常覆盖着忧愁,眼瞳里映着人民的苦难”的毛主席。之后的1942年3月11日,他将自己在延安看见的情形和感知的东西,写了《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一文,反映了来自根据地以外的知识分子的焦躁和渴望。

当时的延安文艺界存在许多问题,“有的文章像是从日本人的飞机上撒下来的,有的文章应当登在国民党的‘良心话’上”,主席决定对于文艺的歌颂和暴露的问题做一些明确。

为此,主席先后多次约艾青谈话、交流意见。之后,主席两次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月2日的引言,5月23日的结论)。此后,艾青意识到“只有诗面向大众,大众才会面向诗”、“诗必须成为大众的精神教育工具,成为革命事业里的宣传与鼓动的武器”。

艾青后来介绍:“以我自己来说,我过去是看不起民间文艺的。我所受的文艺教育,几乎完全是‘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艺和外国的文艺……当然,我是更不会去看‘民间文艺’的。抗战初期,有人用大鼓词来写东西,我认为那是由于这些人写不出什么好作品才那么做的,认为那是一种偷懒的办法。”

艾青和妻子高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青和妻子高瑛
艾青和妻子高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青和妻子高瑛

于是,那一段时间,整天都可以看到艾青出没于文化沟口的街头艺术台上,手里拎着一卷诗稿和浆糊满头大汗地跑来跑去。

熟悉艾青的人都知道,对于街头诗这种文艺形式,艾青以前是绝对不肯介入的。艾青之所以会“改弦易辙”,显然是主席的讲话后、“是经过文艺思想上的整风学习,也就是文艺思想的斗争得来的”。

后来,艾青积极地随着骆驼队自延安赴三边(即定边、安边、靖边)采风、赴南泥湾等地访问,并和359旅旅长王震结下了深交。1996年5月5日,艾青因病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