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刚刚成立的时候,势力还比较孱弱,总共只有三个满编师零一个独立团,其中三个满编师属于“正规部队”,接受国民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双重领导,由国民政府提供军饷和军需物资。而另外一个独立团的情况就有些特殊了,该团虽然名义上有正式编制,但却属于二线补充部队,国民政府不予配发军饷和军需物资,一切问题都要自己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方也没指望国民政府能提供多大帮助,从独立团建立之初起,中央军委便要求该部充分发挥井冈山精神,要独立自主、自给自足,自己想办法解决一切困难。独立团的指挥官是杨成武将军,他可是一位深得党中央信任的悍将,军政才能极其出众,他在领导独立团期间,向来是军政“两手抓”,一方面加强部队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另一方面强化政工建设,增强官兵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鼓舞大家的抗战热情。

1937年9月,平型关会战爆发,八路军随即派遣林帅,亲率一个师的主力部队布置于平型关以北,负责掩护国民党军的侧翼。然而,在战斗正式打响之后,国民党军很快便因顶不住日军的猛攻而溃散,这让八路军的处境登时尴尬了起来,部队是进不得也退不得,颇有些“骑虎难下”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林彪当机立断,要求各部按兵不动,静候战局变化。不久之后,一支日军运输队出现在了八路军的攻击范围内,而对方显然还没有发现八路军,一路上大摇大摆毫无防备。这可是一个天赐良机,林彪自然不会放过,于是便命令麾下四个团摆开阵势,设下伏击圈,等候日军“入套”。

与此同时,林彪又安排独立团到驿马岭一线驻扎,准备拦截日军的援兵。次日,战斗正式打响,日军运输队在遭受八路军伏击后,立即向友邻部队求援,友邻部队立即派兵向运输靠拢,结果却在驿马岭遭到独立团拦截。这是杨成武第一次和日军交锋,他能感觉到日军和国民党军不一样,明显战斗力更强,战斗意志更为旺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独立团也不是吃素的,独立团的官兵都是红军老战士,单兵素质非常强悍,丝毫不输日军。敌我双方围绕着驿马岭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双方互不退让,打得是难解难分。后来,日军运输队被彻底消灭,而独立团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坚守驿马岭,于是杨将军便选择主动带队撤退。

这一战,独立团歼敌四百余,但自身也损失了两百多人,可谓惨胜,杨将军通过这一仗,也认识到日本鬼子并非是泛泛之辈,其战斗力极为强悍,往后再和小鬼子作战,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免得吃亏。

平型关战斗结束后,独立团转移到晋东南发展,并很快在杨将军的带领下创建了一片横跨七个县的革命根据地。一些有志青年和伪军被独立团的军威所折服,于是纷纷赶来投奔,独立团的规模也随之急剧膨胀,一度增长至七千余人。彭老总见状,干脆将独立团升格为独立师,师长仍由杨成武将军将军出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此事被国民政府得知,蒋介石随即向中共中央发去照会,表示我方违反了合作协定,当初国共双方一致约定八路军只能拥有三个师的部队,如今又突然冒出一个独立师,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于是蒋介石便要求毛主席尽快撤销独立师的番号,以免影响抗日大局。

而毛主席在与周总理、朱老总等人商议之后,决定顾全统一战线,顺从蒋介石的号召,取消独立师的番号,将杨成武的部队改称“独立支队”。当然,该部的建制和人数总体上是不变的,杨将军这个支队长实际上也还是师级干部。有一次,日军在给杨将军写信的时候,也是称呼他为“杨师长”,而非“杨支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杨将军在华北军区任职,在徐帅和聂帅的指挥下与国民党军作战,1948年,他联合入关的东野部队,消灭了国民党军精锐部队新编第三十五军,随后又顺势解放了天津,傅作义见状,自觉大势已去,随即主动起义,加入红色阵营,华北由此和平解放。建国后,杨将军先后在三个大军区任职,1979年,他指挥了西南边境战争,1987年,他光荣退役,1994年,他因病去世,时年八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