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覃昨天发布了《尼克松访华,抵达北京后不久突然“失踪”,随行警卫人员狂躁不安》一文在“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2月21日来华访问。他在抵达北京后的当天下午,就得到了毛主席的特别优待——允许他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书房里见上一面。

尼克松惊喜若狂,甚至都没来得及通知负责他的安全和警卫的官员以及国务卿罗杰斯,就和基辛格等几个人钻入了毛主席派来接送他们的车辆,屁颠屁颠地去了中南海。

老覃在大前天发布的《周恩来谈九一三事件,钦佩万分地说:毛主席在事发前一天已有布置》一文中说了,自从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毛主席的精神大受打击,以至于猝然病倒,身体健康状况变得很差。

据毛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回忆,尼克松访华时期,毛主席原本卧病在床,但为了从战略格局着想,他决定强支病体,接见来宾。

当时,他的脚肿得很厉害,此前穿过的鞋已经穿不进去了。

幸亏工作人员提前为他定做了两双肥大的圆口黑色布鞋。

另外,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医务人员还在尽可能接近会见大厅的地方,准备了大量急救用品。

用吴旭君的话来说,那是“我们把给他用的强心剂都抽到了针管里头”。

身体已经虚弱到了这个地步,毛主席仍是以其强大的意志力站立在来客的跟前,并主动伸出手与对方相握。

尼克松的随员洛德后来回忆起毛主席的强大气场,说:“假设我从未见过此人,亦不知道他的来送,我相信,当我走进有他在的场所,我也一定会被他的力量所吸引。”

尼克松则在他的回忆录中写:他的身体状况很不好,但他的双目却发出锐利的目光。

基辛格主要是被毛主席书房里那些气势逼人的书本所震撼到,他在他的回忆录《白宫岁月》中写:

“四周墙边的书架上摆满了文稿,桌上、地下也堆着书。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全能领导人的会客室”,“(他的)身上焕发出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到的压倒一切的魄力。”

尼克松也上下打量着书架上的书,有些惊叹地对毛主席说:“你读过很多书!周总理也说你读过的书比他多得多。”

毛主席说:

“总理跟我说了,昨天你们在飞机上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说我们几个见面后要聊的问题仅限于哲学方面。”

尼克松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之所以那样说,是因为我们拜读过主席的诗词和讲话,知道主席是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

基辛格从旁恭维地说:

“我当初在哈佛大学教书,就曾指定我的学生要潜心研究主席的著作。”

毛主席看着基辛格,亲切地问:“你就是那个有名的博士基辛格吧?”然后,就基辛格在1971年鲜为人知的中国之行大大地表扬了一番,称赞基辛格机智、伶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宾主很快地融入到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会谈氛围之中,彼此无拘无束,海阔天空地漫谈起哲学问题来。

得了表扬的基辛格后来把这次会谈比喻成“瓦格纳歌剧的序曲”。

尼克松的身份是一名政治家,三句话不离本行,谈着谈着,总是不由自主地涉及到了政治问题,甚至谈到越南和台湾等具体问题上。

毛主席毫不客气地制止说:“你说的这些,我不感兴趣”,随后指了指周恩来,说:“这些问题,你改天跟他谈吧。”

尼克松不好意思地笑了。

就在大家都止住了说话,现场出现了短暂的安静的当口,美方一个在场人员的口袋里发出一种奇怪的咔咔声响。

毛主席警惕地盯着那人的口袋看。

那人的脸色绯红,有些慌乱把手放进衣服口袋里来回摆弄,却无法使声响停下来。

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响?

大家都盯着他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奈之下,他有些狼狈地把发出声响的东西从口袋里把拿了出来。

原来,是一个微型录音机!

显然,此人是想把这次意义重大的会谈的全过程录下来,但机子出了故障,让他当众出丑了。

对于这种偷偷摸摸的录音行为,毛主席向来是极其反感的。但这次会谈的内容仅限于哲学领域,并不是什么秘不可宣的东西,他就若无其事地继续着此前的话题,纵横捭阖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