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名著呢?谁都知道、但是谁都不愿意去看;一旦翻拍成影视作品,收视率又比谁都高;粗晓内容者多,细品味者少;乍一看故事趣味,读完之后略有所思,这大概是人们心中的名著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国内有名著之名的也是越来越多,金庸古龙的武侠作品都被冠以名著之名,虽然屡次翻拍,但无一例外都达不到西游记3000多次重播的记录,由此真正能担起名著之实的还是四大名著。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国粹,是集封建王朝2000年来历史的集大成之作,但其实入围名著的原本有7本,那三本因何错失了名著之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儒林外史

在中学课本中有一篇儒林外史的经典选段叫做范进中举,描述了范进中举后短暂得了失心疯的囧状,以及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从冷眼旁观到热情相迎的变化,其中的讽刺意味跃然纸上。

在古代科举制度本意为国家推选人才,结果在人为因素的干涉下,这个制度反而成了为某些人谋利的一种方式。

在这种制度之下,国家原本选拔的人才变成了一心谋官之事,多年清苦的苦读生,几乎一上任就迫不及待的敛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不仅没有让人才广进,反而成了牢笼治国,在书籍中的描述之下,故事背景显得过于黑暗,书生误国,贪污腐败,几乎贯穿全书。

在作者的故事中充斥着大量的贪污腐败,细节刻画之处,令读者身临其境,可以说他是讽刺小说,真正意义上的巅峰之作,当撕开古代社会的表面,繁荣社会阴暗的一面便赤裸裸的表现出来。

这种书籍虽然会令人深思,但是由于过于黑暗,反而不利于正统精神文化传播。

书籍在传播过程中是不分年级不分老幼的,如果是被青春期的孩子关读,很有可能将其精神世界完全推倒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书籍故事虽然描述的是古代官场,但很容易让读者与现代官场相衔接,在长期的宣读之下,很容易让民众对当代官场产生失望,当民众不再重视书籍的整体走向,只盯着其中的文化糟粕时,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会影响。

最后是故事本身,儒林外史的确是将精神世界的反思拔高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其并没有主干故事,也没有核心人物,整部儒林外史更像是单元故事会。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一味写实,用词用句接振聋发聩,但是分析其中故事的安排,镜像是作者在抒发对官场的不满,像是作者个人的情绪宣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来讲,一部书籍美好的一面与黑暗的一面是相辅相成的,有缺点才会让故事主线更加丰满,儒林外史一味写实写黑暗,这便是其在文学创作的最大短板。

总结来说,儒林外史没有进入四大名著,并不是他故事写的不好,而是书籍的核心思想与描写内容,与四大名著所要求的相背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