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春,江西省兴国县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

广场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映入眼帘。革命烈士英名碑上,镌刻了23179名兴国籍烈士的名字!

在苍松翠柏间,矗立着一块刻着“红军烈士赖来发永垂不朽”的墓碑。墓碑旁,一位古稀之年的老太太热泪盈眶。

这位老妇人正是革命烈士赖来发的结发妻子刘法玉,他从千里外的河南赶到此处,只为祭奠前夫赖来发!

而此时陪同老人一同前来祭拜的家人却是目瞪口呆的模样,因为在赖来发烈士墓碑的旁边,立有刻着“红军烈士刘法玉之墓”的墓碑。

这一幕让众人震惊不已,紧忙找来了陵园的管理人员,询问是怎么一回事。

对方得知墓碑的主人就在眼前之后,也是连连咂舌,表示这事是民政局管的,陵园管理处不具备相应职权。

给活人立碑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更何况刘法玉已经上了年纪,因此刘法玉家人将此事看得很严重。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在听闻老人的经历后也开始为此头痛,但最终决定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于是对刘法玉老人问道:您那块烈士碑咋办?

那么,刘法玉老人明明还活着,烈士陵园里为什么会有她的墓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往事?而这件事最终又将如何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都要从当事人刘法玉的革命经历讲起。

从童养媳到红军女战士

1913年5月,在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澄江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里,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了,这个小女孩就是刘法玉,小名沙秀子。

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刘法玉家也不例外。

刘法玉的父母虽是农民,却没有一分田地,一家人的生计只能靠父亲给地主扛长工挣下的辛苦钱。

雪上加霜的是,家里一共有七个孩子,全家人挤在一间破烂的草房里,日子过得很拮据。

后来,刘法玉也曾感慨道,家里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因为家境贫寒,父母养育不了这么多的孩子,只好把年仅7岁的刘法玉送到江背村的一户人家当童养媳。

然而,即使是做童养媳,也没有改变刘法玉的贫困生活。

当时,社会普遍贫穷落后,很多人家娶不上媳妇,只好抱养一个小女孩做童养媳,等到小女孩长大后,再让她与儿子成婚。

刘法玉的婆家姓赖,也是一户贫苦人家。刘法玉到赖家后,就要帮赖家干活,家里靠刘法玉和小她一岁的“丈夫”赖来发到山上挖野菜、采野果维持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彩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1930年,革命的火焰烧到兴国县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被压迫的贫苦民众加入到了革命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水墨画)

刘法玉也是其中的一员。年仅16岁的刘法玉,虽然家境贫寒,却胆识过人,她积极参加了当地的农会,因为工作出色,不久后担任了妇女队长。

加入革命,彻底改变了刘法玉的一生。

通过参加各种会议,刘法玉懂得了很多道理,翻身闹革命的信念在她心中越来越坚定。她不愿意重复老一辈人的命运,成为一个生儿育女、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她要投身革命,推翻剥削压迫的旧制度,让穷人翻身当家作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旧址)

因为和赖来发感情很好,刘法玉没有断绝和赖来发的封建夫妻关系,并在1932年和赖来发结为了夫妻。

在她的劝服下,赖来发也加入了工农红军,并在不久后担任洗衣班班长,开展后勤服务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农红军)

加入红军的刘法玉工作积极认真,性格大胆泼辣,受到组织的表彰。不久组织又分配给她一个新任务——医护工作。1933年2月,在组织的调动下,刘法玉来到了福建医院。

在战火连天的年代里,战争伤亡率很高,再加上我军装备落后,药物缺乏,伤员治疗是一个大难题。

作为一名红军护理员,刘法玉任劳任怨,虚心好学。为了治疗战士们的伤病,她历尽艰险到山中采药。因为她的勤奋好学,两年时间内,她学会了打针、输液、针灸、按摩等种种医术。

她的付出得到了组织的肯定,1933年底刘法玉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二、千难万险长征路

提起长征,我们会想到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而刘法玉正是经历过千难万险的长征的女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中的女红军)

当中共苏区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大军压境了。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前四次反“围剿”取得了胜利。然而,因为博古、李德的错误战略部署,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中国的女红军)

为了保存红军力量,我党被迫开始长征。

长征期间,形势十分严峻。我军无论是在人数还是在装备上均不占优势,而国民党军队一直步步紧逼。

红军战士风餐露宿,还要面对天上轰炸的飞机和地上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一路上非常劳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长征)

刘法玉被分配在彭德怀司令领导下的红三军团,她和丈夫赖来发相互扶持,彼此打气,一路上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

除了丈夫的陪伴,刘法玉还得到了司令员彭德怀的鼓励。

红军一路上不惧艰险,英勇抗敌,很快突破了敌军的前三道防线。在突破第三道防锁线后的一个夜晚,长途奔波的战士们都很疲惫。

当时,位于队伍后面的刘法玉正搀扶着一个伤员行走。突然一个中等身高,操着一口湖南话的红军走过来,用温和的语气对刘法玉和伤员说道:“这两个同志,鼓足劲,可不能掉了队啊!”

这就是彭德怀司令,然而当时的刘法玉并不知道。

之后,他用自己的胳膊架住了伤员的胳膊,并鼓励刘法玉两人“坚持就是胜利”。在搀扶伤员行走时,他还询问了伤员的伤势和医护工作情况。

当天快亮时,一名湖南口音的小红军牵来一匹马,并请彭司令上马休息一会儿。刘法玉才惊觉,原来这就是彭德怀司令。她对此很震惊,振奋精神,步伐加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

为了减少军队伤亡,在彭德怀司令员的领导下,我军采取日宿夜行的方法。

然而,在1934年11月,当我军在一条山间小道上行进时,遭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面对来势汹汹的进攻,我军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其中就有刘法玉的丈夫赖来发。而刘红玉和伤员们就躲在半山腰的一个深洞内。

天亮后,敌军撤退了,然而我军也伤亡惨重。

刘法玉和几个红军女战士赶紧撤下山去,给伤员们急救。

忽然,传来了刘法玉战友苏莲的哭叫声:“刘班长,赖……赖来发同志……牺牲了。”

听到消息的刘法玉赶紧走上前去,在看到丈夫遗体的那一刻,忍不住大哭起来。

赖来发被炸得身首异处,却死死地扣住扳机,他坚持和敌军战斗到最后一刻……丈夫的牺牲给刘法玉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然而,此时仍在长征途中,危险还没有解除,大批伤员还需要救治,刘法玉只能掩住自己内心的悲伤,尽快投入到医护工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中受伤的红军战士)

之后的路程依然是艰苦的。后来,刘法玉的回忆道,她和战友们饿了吃的是干粮袋里的生蚕豆,渴了喝的是路上马蹄窝里的雨水。

在向金沙江行进途中,我军遭遇了敌军的战机轰炸。当时,重伤员需要战友们抬着担架前进。不幸的是,一位抬担架的战士牺牲了。然而敌机的轰炸还在持续,丧失行动能力的伤员很容易被击中!

万分危急之时,不到90斤的刘法玉忽然爆发了力量,她背起130斤重的伤员躲进了路边的山林里。这是多么惊人的意志力和勇气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画《巧渡金沙江》)

三、离群孤雁:寻找红军队伍二十年

渡过金沙江后,我军进行了暂时的休整。因为长期的战斗,军队中的伤员急需救治。然而,医疗用品极为短缺。

看着战友们流脓的伤口,刘法玉心里又伤心又着急。

一天,当她看到一所小学围墙上的白石灰时,忽然想起,一位老中医曾说过,陈石灰有吸水止痛消炎的作用。

刘法玉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铲下一大堆石灰沫,飞奔回营地。

其实,刘法玉也拿不准石灰对于治疗伤口有没有作用。但在一位伤员“有药总比没药强”的鼓励下,她将石灰粉敷到了伤员的伤口上。

第二天刘法玉查看伤口时,伤势真的有了好转!在之后的长征中,这种陈石灰粉治伤的土办法被多次采用。

虽然石灰粉确实有疗效,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

1935年夏天,刘法玉和战友钟三秀接到了一个任务——去武汉采购药品。第二天,这两位女战士就出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的武汉)

经过长途跋涉后,刘法玉和钟三秀终于到达了武汉。当时,国民党在搞白色恐怖,武汉封锁很严密,一不小心就会被敌人发现。

聪明的刘法玉想起乔装的办法。在车站门口,她看到了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要饭姑娘,她主动走上前去,提出将身上的衣服和姑娘的“叫花衣”交换。

要饭的姑娘喜出望外,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当下和两人交换了衣服。

借助乔装成叫花子的方法,刘法玉两人顺利躲过了站岗警察的视察。

之后,他们假装成病人,顺利地联系上了武汉的接头人——刘家庙医院曹院长,曹院长将取药的时间、地点写在处方里:明天凌晨4点,药物全部送到车站,请在候车室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第二天,刘法玉、钟三秀和曹院长顺利见面了,不幸的是,在装完药品后,三人暴露了。

装药品的麻袋引起了警察的怀疑,当两个警察走过来检查麻袋时,曹院长掏出手枪打死一个警察,吸引敌人的火力,想让刘法玉和钟三秀趁乱带着药品逃走。因寡不敌众,曹院长不幸中弹牺牲,刘法玉两人被俘。

落入魔掌后的刘法玉和钟三秀遭到了严刑拷打,可两人誓死也不屈服,不肯说出关于红军的一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刑拷打没有起作用,敌人又动用了糖衣炮弹的手段。他们把刘法玉带到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好吃好喝伺候着,还拿出一大沓银元诱惑。

刘法玉意志坚定,东说西扯地和敌人周旋着。

然而,这种“耍滑腔”的方式激怒了敌人,敌人拿起匣子枪枪把子砸断了刘法玉的右手小拇指。

十指连心,刘法玉怎能不痛?但受尽折磨的她依然没有交代任何东西。

被关押6个月后,刘法玉、钟三秀等几位“犯人”被押上车。

汽车行驶中,四周忽然响起了枪声,紧接着,多个押送他们的警察被击毙。

枪林弹雨中,有人喊道:“同志们快下车,我们是红军游击队!”听到战友的声音,刘法玉和钟三秀跳下车,滚下了山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游击队)

山道上的战斗持续了20分钟。战斗结束后,刘法玉想要呼唤战友,却担心被残存的敌人发现。

刘法玉想要解开身上的绳索,却因受尽刑罚没有力气,幸好她遇到了一个上山砍柴的好心老人。

老人得知刘法玉竟是闹革命的红军战士,很佩服她,留刘法玉在家住了三天。

在此期间,刘法玉得知自己身处武汉东南方黄陂境内。她请老人帮忙打听红军游击队的下落,却没有得到消息。

心急如焚的刘法玉等不下去了,她换上老人女儿的旧衣服,与老人告辞后,踏上了寻找红军的慢慢长路。

刘法玉先后到达四川冕宁和会理,可都没有看到红军游击队的踪迹。

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一个独身女子很危险。因此,刘法玉将自己乔装成了叫花子,把脸抹得脏兮兮的,头发剪成了男孩子头,捧着一个破碗,路上一边乞讨,一边给人家帮小工,四处打听红军的下落。

几年来,刘法玉辗转各地,在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见到红军。

1943年, 数年颠沛流离的刘法玉到了湖北老河口,却因为长期奔波患上了伤寒,生命危在旦夕。幸好一家毛巾厂的老板救了她,病好后,她留在毛巾厂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老河口)

在这期间她没有放下打听红军的消息,但是,因为局势紧张,刘法玉没有出发去和红军大部队会合。

1946年的一天,刘法玉偶然听到一个木匠在讲红军路过他家乡河南省镇平县黑龙集的事情。刘法玉很激动,谎称自己有个哥哥是红军,请这位木匠将她带到黑龙集去。

木匠名叫张金玉,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很爽快地答应了刘法玉的请求 。

然而,到达河南省黑龙集后,红军早已走了半个月了。刘法玉失望之余,只好先住在张金玉家,同时打听红军的消息。

后来,刘法玉和张金玉日久生情,结为了夫妻。

四、活着的烈士:返乡夙愿终实现

黑龙集解放后,刘法玉因为身孕以及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放弃了归队的想法。

全国解放后,刘法玉十分怀念远方的亲人,她曾经给家乡的亲人写过一封信,但是因为不识字加上口音问题,邮寄地址和收件人错误,亲人没有收到刘法玉的信。

刘法玉心灰意冷,以为亲人们不幸离世了,逐渐打消了回乡的念头。

后来,刘法玉接连生下两子一女,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推广开来。在河南省黑龙集村,一批批农民逐渐富裕起来。刘法玉的二儿子张丙显就是其中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看着父亲去世后一直闷闷不乐的母亲刘法玉,张丙显拿出一部分钱买一台电视机,想要给母亲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

张丙显没想到,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战争片《大渡河》,母亲竟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强渡大渡河)

大家忙询问原因,刘法玉说她是想到了自己当红军战士的经历。

张丙显没想到母亲当年竟然是一名红军女战士,对母亲更加敬佩了。随后,他提出,带母亲回江西老家看看,刘法玉同意了。

1986年,刘法玉正式踏上了回乡的行程,到达家乡之后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烈士陵园。

于是便有了文章刚开头的那一幕。

民政局的同志在听闻了她的故事之后一个个只觉得不可思议,就烈士陵园里刘法玉的墓碑处理方法,询问老人的建议。

为活人立墓碑忌讳一事,刘法玉老人压根不放在心上,对于九死一生的革命经历来说,这真的算不上什么。

最终刘法玉老人决定,烈士陵园里的墓碑保留,等自己百年之后,就将自己的骨灰葬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国县)

而对刘法玉来说,除了在烈士陵园看到自己的墓碑,知道组织没有忘记她之外。

此次回乡还带给了她一个好消息。她的7个兄妹,尚有5个经历战乱活了下来,能在有生之年见到自己的亲人,是刘法玉以前从未想到的。

而和她一同执行任务的战友钟三秀也活了下来,并成为了河南省唐河县的一名工人。

“活着的烈士”的故事引起了巨大轰动,然而身为当事人的刘法玉却十分低调,每月只享受80元的补贴,对她来说,“争名图利,没啥意思!”

刘法玉一生颠沛流离,受尽苦难,功成名就后,依然坚守初心,不慕名利。这也是很多红军战士的写照。

让我们向老一辈的革命先烈们致敬,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野村,蒙生.红军“活烈士”刘法玉传奇[J].世纪桥,1999(05):54-57.

编辑:静影沉璧

责编: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