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利亚州的国际废奴组织Walk Free 指出,印度是当今世界蓄奴最多的国家。
他们每年都会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奴隶制,并给出一系列现代蓄奴国家排名。根据这个组织的的统计,2016年全世界范围内有4030万人正在现代奴隶制中劳作,而印度就独占了1800多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群制度是这样划分的
刹帝利服从婆罗门,吠舍又把刹帝利服从,
首陀罗忠于自己职责,他们服从前三个种姓。
——《罗摩衍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祭司,学徒时代

四种姓及其亚种姓超过三千

在印度旅行,有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老生常谈的种姓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湿婆像

印度人本身也不忌讳,至少高种姓不介意,他们在自己的公众平台上讨论得热火朝天。一般而言,高种姓发言积极,认为种姓制度已经消亡,他们自己在生活中不介意种姓。但这种言论通常会遭到低种姓围攻,他们用实例说明,种姓制度根深蒂固,歧视无处不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祭司

相传梵天的儿子摩奴(Manu)创作《摩奴法典》(Manusm ti),被奉为婆罗门教经典。法典详细划分种姓制度(Varna),梵天的嘴巴化成白色的婆罗门(Brahmins),是祭司,地位最高;双臂化为红色的刹帝利(Kshatriyas),是武士、贵族和王侯;双腿化为黄色的吠舍(Vaishyas),是地主、商人;双脚化为黑色的首陀罗(Sudras),是雇工及仆役。除四种姓,印度还有一类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贱民”(Dalit),即“不可接触者”,专干脏活累活,据说人口达二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缝纫机先生

当然,这是聪明人以神的名义编撰出来的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最初可能与印欧诸神的三种传统职能有关,如创造、保护、建设。梵语“种姓”(Varna)原意为“肤色”,雅利安人征服次大陆土著居民后,将其添加到第四种姓,为了保持他们的“高贵血统”,便以肤色深浅区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用餐场景令人不安

墨西哥作家帕斯(Octavio Paz)在他的《印度札记》中说,古印度“没有历史概念,时间是梵天的一场大梦。因此印度的社会制度起源与模式,不像希腊或者中国那样能抛根问底,种姓制度不是由黄帝那样的神话英雄所创立,而是自行孕生的。虽然经由众神和宇宙的旨意,出自社会的底土,有如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世纪,沉睡中的毗湿奴

这个制度有多复杂?四种姓及其亚种姓,零零总总,算起来超过3000个,各自都有不同的神祇、血缘、职业、婚姻甚至食物禁忌等。与传统阶级制度不同,种姓与生俱来,不因财富和权势而转移,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种姓被两条绳索拴着,一是行业与职业,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