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再升级,诈骗者不仅假扮社保局、医保局等政府部门人员,还利用网聊、伪造警官证件等手段实施诈骗。360借条安全专家提醒,这些骗子冒充公职人员的最终目的都是骗取钱财。接到可疑电话时务必保持警惕,如有需要,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住昆明的小苏接到自称是通信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身份证办理的电话卡在北京涉嫌洗黑钱,需要检查其银行卡,并通过QQ向她发送自己的证件照。不明真相的小苏在对方的指引下办理了一张邮政储蓄银行卡,并听从对方的话先将4500元存款转到邮政银行卡上,后又在对方的引导下办理了网上贷款,并将贷款尽数打到了邮政银行卡上。在对方“现金流不够证明其财产实力”的诱骗下,小苏又将信用卡上的钱刷到银行卡上以充数。直到发现邮政银行卡的上钱都不见了,小苏这才意识到上当,而此时被骗金额已将近10万元。

江西的赖女士同样落入了精心策划的“冒充社保局”诈骗陷阱。今年3月,她接到自称北京市朝阳区社保局的来电,声称她涉嫌骗保,金额达14560元,并威胁若不及时处理将永久冻结其医保卡。在骗子的恐吓和诱导下,为了洗清嫌疑,赖女士匆忙从网贷平台借款4万元并存入邮政银行卡,又向亲友筹借21000元,全部资金汇入该卡并开通网银。然而,她一步步踏入骗子设下的圈套,最终银行卡内5万余元分五次被骗子转走。

纵观两起诈骗案,我们发现与以往“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不同的是,现在不法分子为了提高诈骗成功率,让受害人在短时间内相信其公职人员身份,往往会要求添加QQ好友,然后在QQ上通过捏造照片、聊天记录等信息,营造出以假乱真的形象。还会给受害人发“警官证”照片,提升受害人的信任度,要求受害人必须“绝对保密”。

在取得信任后,不法分子会要求受害人开通网银、指令卡,诱导受害人在消费信贷等平台贷款,为下一步实施诈骗创造条件。当提现、贷款转入受害人银行卡后,骗子会要求调查受害人资金,随后以交保证金、证明财产实力为由,索要电子密码器密码,最终将银行存款全部转走。

冒充社保局、通信局等部门的诈骗手法愈发狡猾多变,利用精心伪造的“警官证”“管制令”等手段极具欺骗性,使普通民众更易中招。对此,360借条安全专家提醒大家:公众应深入了解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例如通信局只负责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核发与电信设备管理,不涉及个人通信业务处理。同时,公检法及政府部门办事程序规范,不会通过QQ等非正式渠道传输法律文书,更不会诱导民众贷款。防范此类诈骗需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信息,不随意转账汇款,不泄露个人资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