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末,在国民党皖南第三战区辖区内,出现了一支新的队伍,他们身穿灰色的军服,戴着"青天白日"帽徽,但臂章与众不同:印有蓝色的手执冲锋枪的战士,还有"抗敌"二字。他们的番号叫: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也就是日后享誉海内外的"新四军"。新四军这个名字,对于当时的中国是陌生的,无论是中国的朋友和敌人对它也同样是陌生的。这个名字会使中国人联想起北伐名将叶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铁四军",又联想到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红4军"。而这支新四军却是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中的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军长却是个"无党派"人士——当年北伐名将叶挺。后来新四军深入华中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共抗击日军13个师团、伪军23万人,总计大小战斗近3万次,毙、伤、俘日伪军429636人,自身也发展到了20多万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四军

其实,在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中还有一支"新四军",而且两支"新四军"还很有渊源,更加有意思的是,两军军长还是患难好友。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先从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的来源说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大敌当前,国民党和共产党终于摈弃前嫌,面对面坐了下来。可谓是"度尽劫波兄弟在"了。但同室操戈十数年,内心的芥蒂始终难以拂除,几乎每一项协议的达成都伴随着面红耳赤的争执、冗长的辩解、隐而不宣的心机。最艰难的就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的改编问题了。

中共中央经与国民党当局多次谈判,终于达成协议,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转移到西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至此,长达10年之久的内战结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形成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当时在共产党领导下还有另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就是红军主力长征时留在江南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留守红军。

为了使南方的红军游击队能够尽快投入到抗日战场,1937年7月17日,周恩来向蒋介石提议,国共双方派人分赴鄂豫皖、闽浙赣等地联络与传达国共合作的方针,对南方红军游击队进行改编。但蒋介石依然固执己见,不予采纳。

上海"八一三"事变后,由于国民党首都南京受到威胁,第三战区的战场形势日渐严峻,蒋介石这才有心利用中共南方这支武装力量开赴抗日前线,以改变华中抗日的被动局面。所以,当周恩来向国民党重新提出有关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的改编问题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也就同意由中共派人到南方各游击区传达国共合作精神,国民政府协助改编。国共两党就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武装的问题总算是达成了共识。

但是就这支部队的领导人选,国共双方依旧僵持不下。就在这时,多年漂泊海外的北伐名将叶挺回到上海,给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契机。

叶挺,字希夷,从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即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援闽"粤军,1919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叶挺参加粤军后,颇受孙中山赏识,1921年秋,被任命为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负责保卫总统府的安全。曾在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的叛变中,殊死奋战,奋不顾身地掩护孙中山夫人宋庆龄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