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初,对于华东解放军而言,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春天,1月23日,陈毅领导的山东野战军和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正式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华野下辖11个步兵纵队,1个特种兵纵队。华东野战军(亦简称华野)从此列入解放军序列,新四军、山东八路军的番号停止使用。

考虑到华野领导班子成员的各自所长,中央军委指定华野在军事指挥上,大政方针主要由陈毅决定,具体战役指挥则交粟裕负责。只要战役一打响,陈毅就常常离开指挥室,还说:“我离开这里很必要,免得粟司令事事向我报告,延误时间。”一旦粟裕在指挥上遇到什么阻碍或困难,只要跟陈毅一说,陈毅就拿起电话:“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你们坚决执行。”就这样,由陈、粟联手指挥的华野越来越强,仗也越打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莱芜战役就是陈粟联手指挥的一个典型战例。

1947年初,蒋介石调集53个旅31万人组织“鲁南会战”,委派陈诚负责总指挥。陈诚以临沂为轴,组织了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南线由他亲自指挥,以欧震集团为主突击集团,从徐州、连云港一线向北攻,北线由王耀武指挥,以李仙洲集团为主力,由明水、周村南犯莱芜、新泰,南北夹击,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临沂地区与其决战。

针对国民党军的作战企图,陈毅、粟裕起初决心指挥华东野战军主力24个师的兵力,选择南线敌军中突出的一路围歼。但由于南线欧震集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难以找到机会分割歼灭。

陈毅、粟裕正在指挥部苦思歼敌之策时,华野的技术侦察部门“四中队”破译了敌方电报,查明北线李仙洲集团先头部队已到达莱芜。

陈毅首先拿到这份情报,看后喜不自胜,产生了一个“舍南取北”的全新构想:既然能准确察知李仙洲的行踪,与其在南线待机过久,不如索性主动放弃华东军区首府临沂,转兵北上,先歼灭实力相对较弱的李仙洲集团。

负责战役筹划指挥的粟裕听后眼前豁然开朗,当即表示同意,一盘大棋仿佛在他面前展开。

2月20日,粟裕指挥发起莱芜战役,至21日,华野部队已全部展开,在莱芜地区形成了兵力对比上的绝对优势,基本完成对莱芜城的战役合围。

当时的国民党军北线总指挥王耀武是一位不简单的将领,经验老到、杀伐果决,早在红军时期,就以一个补充旅的兵力击败过粟裕任参谋长的抗日先遣队,致使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寻淮洲牺牲。要知道寻淮洲是一位惊才绝艳的红军将领,粟裕并未上过军校,他的指挥才能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寻淮洲的引导和启发,因此寻淮洲可以说是粟裕的半个老师,而粟裕与王耀武则由此结下了恩怨。

这一次北线莱芜战役双方的总指挥也算是冤家路窄,按说应该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吧?直接开打吧!事实上不是这样。作为国民党军第一王牌——整编74师的创始人,王耀武还真是个人物,他一眼就看出李仙洲在固守莱芜毫无胜算,特地派他的副参谋长携其亲笔信前去南京,当面向蒋介石请求李仙洲集团北撤。蒋介石还是比较信任王耀武的才干的,也就点头同意了。如果李集团真的顺利北撤,不但使得粟裕围歼意图落空,而且还能加强济南防卫,华野在北线将难有大的建树,这样一来,在南线国民党军步步紧逼的形势下,华野将进退维谷,形势会严重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