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第十次代表大会结束之后,重新回到北京参加工作,协助周总理处理国务院的各项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毛主席年事已高,他想考验一下王洪文邓小平的政治智慧,于是,会后将两人一起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并问了一个问题。

毛主席询问两人:

我死后之中国会怎么样?”。

王洪文表示中国会继续坚持毛主席的路线不动摇,对此毛主席并没有说话。

而邓小平思考片刻之后缓缓说出了8个字,然后再调换了一下两人的茶杯,毛主席看到之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英雄所见略同!”

那么邓小平说的是哪8个字?调换茶杯的举动意欲何为?

毛主席的接班人

邓小平一直以来都是毛主席的坚实拥护者,在革命战争年代一直都跟随在毛主席左右,两人在革命战争中形成了深厚的感情。

邓小平早年曾经留学法国,学成归来之后就投身革命事业,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此后便一直追随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我党成员和进步人士,全国的革命事业陷入危机,我党的前途变得十分迷茫。

当时我党幸存下来的成员都对未来感到悲观,找不到革命的方向,就在此时毛主席提出了武装革命斗争的路线

当时党内的领导者并不支持毛主席的想法,因为毛主席在党内的资历尚浅,还没有很高的威望。

不过当时也有一些思想进步的党员选择支持毛主席,邓小平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众人反对的时候,坚定的表示只有坚持毛主席的武装斗争路线能够救中国。

邓小平的主张得到了许多思想进步的党员认可,他们纷纷选择加入到毛主席的队伍当中,跟随毛主席进行武装革命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证明了毛主席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我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而邓小平与毛主席的友谊也由此茁壮成长。

在革命斗争的历程中,毛主席发现这个昔日在会议上支持自己的年轻同志,是一个杰出的人才,不仅仅有着很高的战略智慧,还有着极高的执行效率。

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开始大力提拔邓小平,而邓小平也由此在党内崭露头角。

邓小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经一度落到低谷,但是凭借坚强的革命意志,最终顺利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战爆发之后,邓小平担任八路军129师的政委,能够当上我军三大主力师的政委,足以证明邓小平的能力和组织上对他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

邓小平在抗战时期表现十分出色,多次参与指挥部队与日寇交手,他的能力也获得了毛主席的认可。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力排众议让邓小平担任部队的指挥官,毛主席的慧眼识人让邓小平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拉开了序幕。

刘伯承元帅与邓小平一同指挥部队挺进大别山,是我军展开全面反击的重要标志,此战像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的腹地。

之后刘邓大军协助参与淮海战役,多次击败了国军的精锐主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主席对邓小平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武可比林彪,文可比恩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和党中央任命邓小平为国务院副总理,他在政治治理方面的才能也逐渐展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邓小平的赞赏,邓小平也用出色的政绩回报了毛主席的信任。

毛主席晚年对邓小平委以重任,十分信任邓小平的工作能力,而邓小平也在特殊时期多次协助周总理完成工作,稳定了国家的局势。

进入新时期之后,邓小平开始迎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巅峰,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作出无可替代的贡献。

事实也证明了毛主席没有看错人,邓小平很好的完成了毛主席交给他的任务,成为我国第二代领导的核心,他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早在1973年,毛主席就曾经给邓小平提出过一个问题,邓小平用8个字和一个动作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毛主席提出的问题

1973年我党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将王洪文和邓小平叫到身旁并提出了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询问道:“我走后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王洪文听完之后十分积极的回答道继续坚持毛主席的路线走下去。

毛主席听完之后没有说话,显然是对这个回答不满意,然后转头看向一旁的邓小平。

邓小平思考片刻之后说出了8个字:

“派系林立,各自为政。”

相比于王洪文的回答,毛主席对邓小平的答案更加满意,随后便询问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没有说话,而是将自己与毛主席的茶杯调换了一下位置,毛主席看完之后微笑地点了点头表示:“英雄所见略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的回答十分高明,说出了毛主席心中一直在思考的军队问题,这也是两位目光长远的领导人共同考虑到的问题。

早在1971年,毛主席视察华中和华南部队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很多军区的负责人在当地任职时间过长。

当时很多将领都在各自的军区担任负责人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每次出现部队调动的时候,这些将领都会指挥自己的亲信调动。

这样的现象带来的就是容易出现一些不利因素,导致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力受到影响,中央的指示很难通过政委下达到地方,如此一来部队的指挥就很容易僵化。

面对这样的情况,毛主席自然打算作出改变,但无奈当时主席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他希望能够在军队进行一次改革,但是已经有一些力不从心了,所以他才希望挑选一位合适的人,让他来代替自己完成工作。

经过了这一次的谈话之后,毛主席对邓小平十分满意,并委任其完成军队改革的任务。

邓小平无论是在军中的影响力还是个人能力,都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不二人选,于是在12月12日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毛主席提出让邓小平担任军委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得知军队要进行改革之后,一众高级军政干部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意见,毛主席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进行改革的决心与魄力丝毫没有减少。

毛主席不等众人反应,直接就拍板了这一个重要决定,并让邓小平具体执行相关工作。

为了给改革铺好道路,毛主席要求每一个军区都需要进行调换,对所有军区都一视同仁。

当时一些军区司令员对这个指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毛主席对此直接表示: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不行,这个决定我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

为了能够说服众人,毛主席说出来自己关于这项指示的看法,同时表达了对邓小平的肯定,为邓小平之后的工作解决了很多难题。

其实邓小平的任职是会议共同决定的,早在3月10日中央就已经对邓小平的工作做出了明确的安排。

大家听完毛主席的解释之后,也没有再提出不同的意见了,大家都开始配合邓小平进行军队改革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开始邓小平的内心还是有一些担忧的,毕竟自己刚刚恢复职务,一下子要调动那么多根基深厚的军区司令员,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毛主席也看出了邓小平的顾虑,于是告诉他:

工作就难免会出现错误,如果为了不出错而不工作,那就是真正的错误。

毛主席的话瞬间点醒了邓小平,于是邓小平就开始放开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毛主席的话也深深印在了邓小平的脑海当中。

随后各大军区的改革调动就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八大军区的司令员也纷纷配合工作。

然而其中脾气最为耿直的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却对此有不同的想法。

八大军区大调动

1973年12月18日,各大军区的负责人都接到了来自中央的秘密文件,众人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就赶往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大军区的负责人来到北京之后,毛主席和各政治局委员一起,与各位司令员及政委开了一个会议。

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大多都是革命战争时期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将领,其中不乏有开国上将,过去他们都是毛主席的老部下。

毛主席见到众人之后,亲切的与众人回忆起昔日的峥嵘岁月,会场的严肃气氛也降低了不少。

毛主席此举除了缓和气氛以外,更多是为接下来的谈话奠定基础,毛主席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告知众人关于军区调动的事宜。

毛主席希望各大军区司令员调离自己现在的军区,去到另一个军区任职,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示。

在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当中,其中有几位自1955年之后就没有离开过任职的军区,其中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任职时间更是长达18年。

他们为当地的军队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现在确实也需要移动一下脚步了。

12月22日会议结束,邓小平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发布了关于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的命令,并要求司令员们在短时间内完成指示。

有了毛主席的铺垫,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开始严格执行任务,很快就完成了军区的对调工作。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乏有一些军区的司令员,对调动的指示不理解,其中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就是其中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将军

毛主席和许世友的关系十分融洽,于是就在与八大军区司令员召开会议期间,毛主席让人将许世友叫到自己身旁。

毛主席打算让许世友做一个榜样,于是就让许世友陪自己下象棋,一开始许世友表示自己技不如人,不是毛主席的对手。

在毛主席的坚持下,许世友还是坐在了棋盘的旁边,只见主席还没走两步,就开始移动自己的“”。

许世友看毛主席下错了棋,就提醒了一下毛主席:

主席是不是走错了?怎么一开始就动老将?

毛主席缓缓说道:

人老了,指挥不动了,只能挪一挪。”

听到这里,许世友就明白了毛主席的深意,于是立刻站起来敬了个礼表示:

坚决服从主席的指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与毛主席合影

于是许世友就开始积极配合调动工作,有了许世友的带头作用,其他军区司令员也纷纷服从指示。

对调工作还需要考虑将领在两个地方的适应问题,不能为了调动而调动,于是邓小平决定让广州军区的丁盛将军与许世友对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盛将军

丁盛和许世友一样,都是性格鲜明作战勇猛的将领,两人在工作上的行事风格都十分接近。

因此两人的对调在工作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对于其他军区的考虑同样如此,邓小平对每一个将领都做了详细的了解。

速度最快的是沈阳军区的陈锡联和北京军区的李德生,因为两地的距离比较近,而且他们曾经都是二野的将领,对调起来没有太大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就是杨得志曾思玉的对调,因为他们曾经是上下级关系,在很多方面的工作都是有相似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福州军区的韩先楚和兰州军区的皮定钧则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因为福州军区直面台湾,军事压力会比较大,而兰州军区身处内陆相对压力较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年在福州任职的韩先楚可以卸下压力去兰州休养,而养精蓄锐的皮定钧则可以斗志昂扬的直面台湾。

随着八大军区对调的工作完成,部队改革也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对调完成之后各军区司令员很快就投入到了工作。

事实也证明了当初毛主席的想法是正确的,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之后,部队的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提升。

结语

毛主席和邓小平作为我党的第一和第二代领导核心,他们不仅仅是战场上的亲密战友,还是国家建设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在对军队改革的问题上达成了高度一致,体现了邓小平的远见和智慧,证明了他是值得信赖的好同志。

邓小平出色的完成了主席的留下的工作,军队的改革也是这项事业的一个重要保证,军队的稳定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伟人的高瞻远瞩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