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虽然在华东的三野并没有在东北的四野发展实力雄厚,但是仍然走出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悍将,譬如陈士榘,叶飞,韦国清等等。

这些人后来在授衔时,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由此可见他们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开国中将张震,在三野的悍将排名中,倒是有些不显,这可能也和他长期干参谋工作有关,不过,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张震的能力,也是极强的。

在张震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做了许多对组织有重大贡献的事,而在待人这方面,张震则是在1994年,成功的为老领导粟裕平反,这一件事,也成为了他晚年最为欣慰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4年,张震出生在湖南平江县长寿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他的脑子却是相当活跃,经常会思考问题,也迫切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大革命的热火在全国熊熊燃烧时,12岁的张震投身其中,参加了当地的儿童团,在经过四年的历练后,他坚定了革命信仰,正式参加了红军。

同年,张震所在的部队攻打长沙,刚参军的他,尽管年龄小,但是打起仗来却是一点也不含糊,他给上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在两年后,他就已经升任为了连指导员。

说张震有勇有谋,能力极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张震作为代理营长,率部驻扎在一个蜡烛形阵地,当时敌人离我军只有四五百米的距离,张震深知一旦打起来,伤亡肯定大,因而他决定与敌人进行“谈判”

张震先是喊出了“穷人不打穷人”的口号,敌人也都是国民党抓来的壮兵,他们也不愿意不明不白的死在枪口下,因而就同意了张震的提议,双方互不射击,如果敌人来督查,便朝天放枪。

通过这一件事,张震获得了敌人的信任,后来有一天,敌人忽然喊道:“红军弟兄们,你们辛苦了,我们来接防啰。”

张震一听觉得和往常不一样,就判断出了意外,他立刻向团部请求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不其然,没多久,敌人三个团向我军阵地发起猛攻,好在张震早有准备,敌人未能立刻攻上来,激战中,张震也不幸右臂被子弹打中,负了重伤。

被送回医院后,张震本以为自己会结束红军生涯,显得很气馁,好在黄克诚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

黄克诚对张震夸奖道:“你在前线打仗不仅勇敢,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小伙子了不起。”

事后,黄克诚安排张震前往第十团担任作战参谋,由此,张震开启了自己新的革命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一晃,过去了10多年,到了1945年,张震已经担任了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的司令员。

也是从这个职务起,他与粟裕有了长达近40年的情谊。

当时粟裕是华中野战军的司令员,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张震前去司令部向粟裕汇报工作,在张震的猜想中,粟裕应该是一位身材威武的指战员,但是等见了面,张震才发现,粟裕很朴素,他谈吐文雅,和蔼可亲。

自此,两人的情谊从这一次见面拉开了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张震长期在粟裕的麾下工作,在经过一次次战役后,他清晰的感受到了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才华和超乎于常人的战略目光。

而对于张震的参谋工作,粟裕也尤其欣赏,两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1948年,张震升任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当时任参谋长的是陈士榘,由于陈士榘兼任兵团司令员,长期在外领兵作战,所以张震实际上主持了司令部参谋长的工作,此后,但凡粟裕指挥大战役时,张震都是他麾下的得力助手,

淮海战役的66个日夜,粟裕运筹帷幄,挥斥方遒,在这期间,张震作为粟裕的助手也是呕心沥血,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由于长期和粟裕在一起工作,因而张震对粟裕这位老领导充满了敬佩和爱戴,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同时在总参工作,他们的交往更加紧密了些。

1958年,粟裕遭到批判,甚至被点名为“坏人”,这件事尤其让张震想不明白,他深感痛心,却是无可奈何。

特殊时期,张震遭到冲击,他想到的第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就是老领导粟裕,因而张震的儿子带着血衣奔赴北京,请求粟裕伸出援助之手。

粟裕当即将此事汇报给周恩来总理,在总理的安排下,张震终于摆脱了苦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粟裕又举荐张震担任总后勤部副部长,邓小平表示同意,此后,张震长期在总后勤部工作。

特殊时期结束后,粟裕致力于平反自己的“冤案”,可惜一直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在遗憾中,他于1984年2月5日去世。

对于老领导粟裕的离开和遭遇,张震尤其悲痛,但是那个时候,他的职务不高,也做不了什么。

他唯一能干的,就是每当粟裕的忌日,他都会带着夫人前去粟家探望,怀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是粟裕80岁的冥寿,这一年,粟裕的家乡会同举行粟裕纪念碑揭幕仪式,张震得知后不顾工作繁忙,亲自和一些三野的老战友一同前去凭吊,并发表了对老领导寄托哀思的讲话,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史料相继解密,粟裕也被频繁提起,他的军事战功逐渐被人所知,1993年,粟裕的老部下,三野的老同志金冶,黄亦凡等五人联名向中央军委写下《建议召开粟裕同志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或座谈会的报告》。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看完深受震动,他认为,是时候解决老领导粟裕冤案一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2月5日,是粟裕去世十周年的日子,张震拜访粟家,告诉粟裕的遗孀楚青,说中央决定以文章的形式为粟裕平反,发表在粟裕十周年的日子是最好,但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要再考虑发表的时机。

直到12月25日,由张震,刘华清联名的《追忆粟裕同志》一文,终于被发表,这篇文章明确指出,在1958年对粟裕的批判,是错误的。

老领导的冤案被平反,张震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可以安稳的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