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记得有一年,我才八岁,大姐十岁,父亲在山上干活不慎摔伤了腰,从此再也没能扛起重活。

母亲本就身体瘦弱,更别提挑起家里的重担。那时,家里的希望就落在了弟弟身上。父母总说,男孩子要多学点知识,将来才能出人头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弟弟成了我们家里的特殊成员,他不用像我和大姐那样,天还没亮就起床干活,还能继续上学。

1972年底,弟弟决定入伍。那天,父母紧紧抱着他,眼里满是不舍和期待。我和大姐站在一旁,心里五味杂陈。

虽然我曾对弟弟有过埋怨——为什么他可以继续读书,而我们却要在家里干活——但在那一刻,我只希望弟弟能在部队里好好表现,将来有出息。

弟弟的入伍,对我们家来说,既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期待。我们相信,只要弟弟能站稳脚跟,就能给我们这个家带来一线光明。那时候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朦胧的希望和等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弟弟入伍后的那个春天,家里似乎多了几分空荡荡的寂静。每天晚上,我和大姐围坐在昏黄的油灯下,手里拿着针线活,心里却总是飘到了远方的弟弟。

父亲每当提起弟弟,眼神总是充满了期待和自豪,母亲则时常在黄昏时分,站在门前望向远方,似乎能通过那无尽的田野,看到弟弟在部队的身影。

村里的人也开始对我们家看法有了微妙的变化。以前,我们家因为贫穷而被人瞧不起,自从弟弟穿上了军装,那种眼光渐渐变了味道。

邻居们有时会过来询问弟弟的情况,语气里多了几分尊重。我能感觉到,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弟弟给了我们一个希望,一个可能改变我们命运的希望。

父母开始更加关注村里的通信。每当邮差大叔骑着自行车经过我们家,父母总是第一时间跑出去询问,希望能收到弟弟的来信。

那时,每一封来自弟弟的信都像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全家围坐在一起,听大姐一字一句地读着。弟弟在信里说的每一件小事,都让我们觉得既亲切又遥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弟弟在信里说他在部队里学会了不少技能,还被评为优秀士兵。父亲听后激动不已,连连说这是家里的光荣。

那晚,我们家久久不能入睡,心中充满了骄傲和期待。我开始想象,弟弟将来真的有出息了,能带领我们走出这片黄土高坡,过上好日子。

那段时间,尽管生活依旧艰苦,但弟弟给我们带来的希望,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日子。我们相信,只要弟弟努力,家里的命运一定会有所改变。

大姐的婚事在弟弟入伍后不久就定了下来。那年的春天,家里接到了对方家庭的媒人,提出了婚事。

按照父母的想法,大姐嫁给一个比我们家条件稍好的男子,能让她少受些苦。大姐对这门亲事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她总是淡淡地笑,说:“只要能帮到家里,我嫁谁都一样。”

大姐的婚礼很简单,村里的几位邻居帮忙操持。我记得那天大姐穿着父母精心准备的红嫁衣,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眼里却隐藏着不易察觉的忧愁。

大姐的公婆对这场婚事似乎很满意,他们总是满脸笑容地和村里的人打招呼,在那笑容背后,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们家的轻视。

弟弟在部队的表现让我们感到骄傲。每次收到他的来信,我们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成长和变化。

他在信中提到,军队的生活虽然艰苦,却让他学会了坚韧不拔,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他还说,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去追求,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和挑战。弟弟的这番话,让我深受触动。

在那个年代,我们家能有一个男孩子在部队里受到表扬,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骄傲和安慰。

然而,大姐的婚姻生活并不如人意。每当我去看望她,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大姐夫的家虽然条件比我们好,但大姐在那里的地位并不高,她经常一个人默默承担着家里的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