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交个朋友在会员群引导用户刷单的消息,引发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刷单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以提升销售数据为导向,为了能在商品同类榜单上被更多人看到,以提高更多的转化;

另一种是以提升产品口碑为导向,是为了通过更多的好评获取用户的信服度,以此提高转化;

根据交个朋友旗下的小程序U好物推送图显示,交个朋友引导老用户刷单的行为主要属于第二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们主要是为了获得好评,所以才引导老用户刷单;

第二、引导用户刷单的诱饵是提供福利产品(香氛洗衣液),是以直接免费送或者返利的方式。

第三、通过老用户为自己的新产品进行刷单的方式,是一种相对安全稳定的方式。

在电影《让子弹飞》中,汤师爷给张麻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募集资金剿匪,先让豪绅捐钱,百姓才跟着捐钱。钱到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刷单的逻辑,跟汤师爷“骗钱”的逻辑是一样的,只不过豪绅换成了刷单客跟不良品牌方。所以刷单的首要目的,是为了骗取信任(先让豪绅捐钱,百姓才能跟着捐钱),而消费者往往有从众心理,觉得买的人多的一定是好东西,客流量大的一定是好的店。因此有了刷单的销量基础,跟风者便会蜂拥而入,爆款商品也就此产生。

想想看,你作为平台的商家,看着跟你卖一样产品的商家,销量比你高好几倍你什么反应?你会觉得他家的产品也没有比自己的好用多少,为什么销量会这么高?于是品牌与品牌的“军备竞赛”就开始了。

同门类的品牌里只要有一家店铺刷了单,那就会有更多被销量排行榜胁迫的店铺,跟着刷单。可以说,刷单这种恶性竞争方式拉高了整个行业的经营成本,也拉低了道德的下限。

这也是为什么,诸多商家在面临销量不好、质量不够硬的情况下,选择刷单、刷评造假——为了获取曝光量,提高转化率。

那其实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军备竞赛”是要花钱的,那这部分的钱,究竟是谁在出?

刷单的成本由谁来买单

毫无疑问,是消费者在出。那为什么不是品牌方在出呢?

举个例子,一件夏季短袖的售价在79.9,原来一件商品的净利润在30元左右,在前期为了好看的销售数据,某些品牌可能会花,10-15元/一单的价格,去刷,品牌的利润就被腰斩了,那这是所有做品牌的人不愿意看见的。

所以,为了更好看的销售数据,品牌会花刷单的钱,但会想办法赚更多的钱。所以,这一部分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抛开原料涨价跟大环境的影响不谈,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用户在淘宝、天猫、京东之类的平台上,发现某产品销量低时比销量高还贵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里早就规定,刷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那为什么,在明确刷单行为不可取的行为下,还有平台在进行着刷单的操作?

早在2016年,刷单还未被“315”曝光之前,在淘宝甚至可以检索到主营刷单业务的店铺。不过在曝光之后,各大电商平台加大了对刷单的“围剿”力度,刷单不再变得明目张胆,不过在电商、直播的行业内部,主流的刷单方式被包装成了另一种样子;电商行业的商家,将传统的直接的刷单方式,变成通过低价赠送商品(像交个朋友赠送香氛洗衣液)的方式,既赚得销量,又能为新产品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