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的年轻校长林彪,此时刚满29岁,抗大招收女生的若干规则,都是由他制定的。毛泽东对这位年轻的部下寄托了无限的希望,可谓前途不可限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中央机关迁到延安以后,原来中央的红军大学便改成了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抗大是延安的众多学校中的一所,除它以外,直属中央的还有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不过抗大在中央是最受重视的。

“延安就像所革命大学!”毛泽东见人就说,“这所大学里的知识,是什么样的学堂都不能学到的。”

从苏联回来的那些“革命者”,能够得到毛泽东欣赏的实在不多,包括像洛甫(张闻天)这种知识渊博的教授,因为他们没有进过延安这所革命大学,对中国的国情没有认真研究过。

相反,那些从前线回来的干部,经过抗大的系统学习后,又被派向全国各地,担任着重要的领导工作。毛泽东很相信他们。

毛泽东亲自担任了延安教育委员会主席。他很明智,不像蒋介石,连每个学校的校长都去兼任了,他让年纪轻轻的林彪去作抗大的校长,同时自己还亲自领导抗大的各项创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对抗大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他还亲笔为抗大题词:

“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这3句话8个字成为了抗大一贯坚持的校风。

抗大每期学习时间大约为4个月。4个月过后,新报到的学生又相继进校了。学校常年保持在一二千人左右。

抗大的全体学生被分为十几个大队,每个大队大约100人。第1大队除了10名来自红军的女学生以外,余下的全是接受特殊训练的红军年轻干部。

除此之外,还有全国各地选派来的和自愿跋山涉水而来的知识青年。他们中有些是大城市中的优秀学生领袖,有些是地方工作的积极分子,来到抗大接受特殊的训练,然后又被派遣回去做各方面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大第一学年的1400名学生中,女学生大约有50名。这些女学员都是出类拔萃之辈,大多集中在第13大队。

第13大队属于抗大的分部,这个大队的3名教官都是英俊高大的男子汉。

一个是聂鹤亭,黄埔军校1927年的毕业生,作过彰德怀的参谋长;一个叫边章伍,保定军校23级毕业生,在延安作军事指挥;还有一个是何长工,1921年就参加了共产党,曾经留学法国和比利时,当过罗炳辉的党代表。

这3人都是第13大队女生心目中的偶像,许多女学生都向他们抛出绣球,可惜这些骄傲的白马王子,屡屡让她们失望。

抗大的年轻校长林彪,此时刚满29岁,抗大招收女生的若干规则,都是由他制定的。毛泽东对这位年轻的部下寄托了无限希望,可谓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这年夏天,体弱多病的林彪受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学员的进攻,率先陷入情网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不时传出些绯闻,但抗大的纪律仍然是严明的,学校的一切活动都用军纪来约束。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作半小时的操练和几分钟的自我检查,然后便一堂接一堂地上课。

抗日军政大学的课目包括辩证法、列宁主义、中国革命史、统一战线理论、日本帝国主义分析、游击战术和军事训练等。除了指定的教官上课以外,学员们还不时可以听到中央领导人,如毛泽东、洛甫、周恩来等人的讲演。

毛泽东经常到延安各校去作讲演,其中到抗大最多。几乎每期学员开学或毕业典礼时,毛泽东都应邀参加作讲演。

毛泽东作讲演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讲得有条有理,丰富生动。若学员毕业后即将奔赴战场,毛泽东就向他们介绍前方的情况。从战役的部署到敌我双方的力量,乃至每个机场每条铁路都讲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身临某境。

若学员毕业后留在边区或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就讲怎样发动群众,建设好基层政权,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毛泽东在抗大讲演,他讲的是哲学,满座的学员都在聚精会神听着。他站在主席台前,绘声绘色不停地讲。

他讲着讲着,从身上掏出一盒“金枪牌”香烟,用手指在里面抠着。可能是没有了吧,他掏了半天,还没有掏出一支来。他的烟瘾很大,通常是一支接一支地抽。

这种“金枪牌”香烟,是10支一盒,很快就掏空了。下面的警卫看烟没有了,正想赶紧去找时,只见毛泽东笑嘻嘻地掏出最后一支烟,夹在手指上举了起来,对着人群大声说:

“最后一支!”

他这个风趣的举动,一语双关,惹得听讲的人哄堂大笑。

“延安就像所革命大学”,这里处处可见的是学生、士兵,一张张青春年轻的脸,带着虔诚的微笑,投入了火热的生活;这里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中国革命的力量从这里生长发育,然后传播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