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邓小平的一生,之所以能够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那么大的贡献,与他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一位温柔、善良,不断给予他支持、帮助的贤内助是分不开的。

从卓琳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中国女性相夫教子、甘于奉献的传统美德,更能看到新时代知识分子追求进步、坚守信仰、心怀大爱的高尚情操。可以说,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离不开卓琳的执手相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卓琳

坚守信仰的革命夫妇

邓小平和卓琳是经人介绍认识的。1939年,二人在宝塔山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从此便成了一家人。

婚后不久,邓小平就接到了新的任务,夫妻二人就这样一起踏着秋日的晨光,离开延安,奔向抗日的战场太行山。

进入太行山,到达八路军总部后,卓琳留下担任妇女训练班的队长。邓小平则担任着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的职务,因而没有停留,立即赶往一二九师站所在地——辽县桐峪村。

新婚离别,不免增添几分愁怅。但是,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将夫妻二人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他们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接受战争的洗礼。

邓小平一回到一二九师师部,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作战指挥中去。

卓琳所在的八路军总部,虽说是机关,但是在太行山上,仍然时常要接受枪林弹雨的考验。但她毫不畏惧地跟随机关和部队一起行军、转战、反“扫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

1940年,邓小平所在的太行区,被日本侵略军多次“围剿”,处境艰难。这时候,卓琳从八路军总部来到邓小平的身边,被分配到一二九师部秘书科工作。

自与邓小平结婚后,卓琳还没有机会履行妻子的责任。直到这次夫妻终于团圆了,她才有机会照顾邓小平的生活,协助他的工作。从此,他们一起行军、打仗。虽然因战事紧张时而汇合,时而分离,但无论怎样,他们总算有了一个家。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抗战的第五个年头——1942年。日本侵略军加紧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围剿”,实行“三光”政策,严密封锁通往根据地的交通要道,加之又遭受自然灾害,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处于极端困难之中。

为了争取抗战的胜利,战胜灾荒,渡过难关,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号召部队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实行生产自救。

卓琳积极响应号召,马上参加到生产自救运动中去。她和刘伯承的夫人汪荣华负责女同志的报名工作。待人员集中后,她们就率领着上山,跟男同志们一起开荒种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卓琳

她那双常年握笔的手,拿起了锄头。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果实。

地里,绿茵茵的叶子下面,长出一个个红红的萝卜。拔起来一个称了称,足有六斤多重。

卓琳高兴地抱起这个大萝卜,来到邓小平面前。

邓小平看了,高兴地说:“这叫萝卜大王啦!”

那时,部队的穿衣也是个大问题。入冬了,部队好不容易地筹措到一些土布和棉花。为尽早让大家穿上冬装,刘伯承、邓小平号召官兵动手纺线、制衣。

不久,在邓小平的办公室里,支起了一台土造的手工纺线车。邓小平和卓琳,互相帮助,共同研究纺线的方法,很快就学会了纺线。有时候,邓小平纺线,卓琳就在他身旁用纺出的线直接织毛衣。夜深了,邓小平的办公室里,仍然不停地传出“吱,吱,吱”的纺车声响。

从此,卓琳练就了一手又巧又快的毛线编织技术。解放后,全家老老少少的毛衣、毛裤,都是由她的巧手编织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卓琳

时代伟人背后的女人

卓琳与邓小平在太行山共同度过了五年的艰苦岁月。这五年里,夫妻二人生死与共、福祸相依,他们还有了三个儿女,但因为当时条件不允许,他们只好先把孩子们寄养在老乡家中,一直到1945年12月抗战结束,卓琳才把三个孩子接回身边,一家五口人这才第一次团聚。

此后,卓琳每日忙于照看三个吵吵闹闹的孩子,使家慢慢地安顿下来,邓小平则每日忙于军政大事。

后来,他们又到过邯郸、洛阳、上海、重庆。在重庆,家里又增加了三口人:小女儿、小儿子和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卓琳仍旧担当起教育子女,照顾家庭的重任。随着职务的变动,邓小平更忙了。

1952年,邓小平奉命调到中央工作,卓琳及五个女儿和夏伯根也随他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后,卓琳被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成为邓小平的生活秘书。但大多数时间,卓琳还是全职照顾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卓琳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卓琳虽然从小生长在富裕的家庭里,然而参加革命以后长期艰苦生活的磨炼,使她深深体会到了勤俭持家的重要性,并成为她生活的基本准则。迁居京城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勤俭节约。

卓琳常对家里人说:“这些东西都是党和国家的,都是人民的财产,咱们国家这么穷。可不能浪费了。”

晚上就寝之前,卓琳总要到各个房间转转,看看电灯有没有关掉;用完水,总要看看水龙头有没有关好。她这种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一直保留到她去世,成为家里几十年一贯的节电、节水、节约汽油以及爱护公物的模范。

1955年,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开始实行工资制,废除供给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

实行工资制以后,卓琳和邓小平的工资分别能拿到100多元和400多元人民币。每次领了工资,卓琳就开始计划地安排家里的生活。她先用30元交党费、房费,剩下的几乎全部花在全家人的吃饭上。在这点上,她的想法和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一致。她们认为,孩子们都在长身体,衣服只要穿得干净整齐就行了。家里孩子们的衣服几乎都是大人改小人的,即大孩子的改成小孩子穿,打着补钉,十分简朴。全家人的伙食,需要认真计划,而且邓小平工作繁忙,每日加班加点,身体也需要补养。因而,卓琳想方设法,安排好食谱,买些有营养的食物,让一家人吃好。

另外,邓小平喜欢喝点酒。每天午饭时卓琳便给他斟上一杯,解他的馋。生活困难的时候,为了省钱,卓琳曾用“五粮液”兑一半北京的“二锅头”,给邓小平混着喝。不过即便喝到“假酒”,邓小平也不在乎,他同样喝得舒服、带劲。

后来,卓琳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她不再兑酒了,并且主动地对家里的厨师说:“给他喝好酒。老头子一生也就这么点嗜好,给他喝好啦!”

此后,邓小平就又能喝到好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

吸烟,虽然影响身体健康,对人的危害很大,是个不好的习惯,然而,邓小平却早在战争年代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并且吸得很凶。对于丈夫的这个习惯,卓琳也不劝戒,全由他自主。只是在她的账本里又多记上了一笔开支。

多少年以后,80多岁的邓小平以惊人的毅力戒除了吸烟的习惯。

卓琳除了照顾邓小平的生活外,还帮助他整理、抄写文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时工作忙,她与邓小平便一直劳碌到深夜。

1969年开始,邓小平一家的生活变得有些困难,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再去买酒。但卓琳知道,丈夫就这点爱好,于是为了满足丈夫的嗜好,她主动找到工人师傅学习酿造米酒的方法,学会后便自己动手给邓小平酿酒喝。

后来,邓小平回到北京,重新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后,工作十分繁忙。卓琳则投入很大的精力,积极帮助处理一些丈夫无暇顾及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一家合影

卓琳身为邓小平的妻子,从来没有到过邓小平的家乡,不过,对邓家的事情,她总是十分热心。邓家的亲友无论有什么事情找上门来,她都代邓小平合情合理地加以处理。

邓小平有一个舅父和舅母在家乡居住,卓琳经常给他们寄钱,从生活上帮助他们,并叮嘱二老要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不要搞特殊化。二位老人一直在家乡过着简朴的生活。

1978年2月,卓琳随同邓小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四川成都,接见了邓小平家乡广安县的负责同志,详细询问了广安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在交谈中,当听说广安人民要在邓小平的故居建立纪念馆并且对故居加以维修时,卓琳马上转达了邓小平多次提出的不同意建纪念馆,不同意维修故居的意见。

卓琳虽然是家里的主妇,但是,她做的饭菜却没有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因为在孩子们的心中,爸爸才是最会做饭的那个人。邓小平是四川人,他做的川菜非常有味道,孩子们都很喜欢。但邓小平并没有因此剥夺卓琳下厨的权利,反而经常给她提供机会。

每逢节日,邓小平总是让工作人员早点回家团聚。节日里,煮饭烧菜的任务自然就落在夫人卓琳的身上。随着一阵锅碗瓢盆的忙碌,一桌子佳肴美味很快呈现在大家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卓琳追悼会

2009年7月29日,卓琳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消息传来,各界群众用不同的方式沉痛悼念,缅怀这位伟人身后的“红色大姐”。

和邓小平一样,卓琳也留下了这样的遗愿:遗体和角膜捐献出来,骨灰撒入大海。不要给国家添什么麻烦。她要在大海深处,与自己挚爱的丈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