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2日,一个青年急急忙忙地赶到医院,脸上满是焦急和泪水,他推开病房门进去时,病床上枯槁干瘦的父亲朝他招了招手。

“爸。”青年扑过去。

床上的老人虚弱地握住他的手说:“皖湘啊,你们几个兄弟姐妹们,要互相帮助,永远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又看向站在床脚的妻子,目光中满含不舍:“惠如,这五十多年,跟着我吃了不少苦,辛苦你了。”

69岁的俞惠如看着丈夫,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她摇头:“和你做夫妻,是我一生都不会后悔的决定。”

这位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吴信泉中将,他一生征战沙场,与孩子相处不多,和妻子之间更是有着12岁的年龄差。

他这一生经历了什么,才让身边人都如此怀念记挂呢?

坚韧少年一往无前

1912年3月26日,吴信泉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湖南乡村,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家中更是被土豪劣绅们压迫欺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今天被收土地租金,就是明天被收利息,周边民众都苦不堪言。

吴信泉见过好多次,父母在深夜叹息,乡亲们默默流泪的场景。

他自小主意多,有主见,他不愿意再被动忍受,于是在1926年,加入了农民协会。

那年他14岁,辗转在保障农民权益的一线,他从未因为自己遭受的苦难,而失去抗争的信心。

他从此定下宏愿,要改变这个备受欺压的社会现状。

1930年,年仅20岁的吴信泉,加入了红军队伍,并参加了当时对新兵的简单战斗技巧培训,掌握了射击、投弹等要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身边的战友,吴信泉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进了一步,可还没有等他把队友认全,战争就爆发了。

20岁的吴信泉咬着牙,坚持冲在战场的第一线,凭借着作战英勇,聪明机灵,在军队中脱颖而出。

有人问他:“你不怕吗?”

吴信泉笑了笑:“怕有什么用?”

是啊,怕又有什么用呢?怕就能让那些压迫人民的敌人,手下留情吗?

因为作战能力强,吴信泉在这次的二打长沙之役中,取得队友的信任和领导的赏识,成功加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入共产党后,他牢记党的纲领,将党的准则融入日常生活中,恪尽职守,即使后来当了领导,也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从不以权压人,也不会私自惩处队友。

他清楚自己加入红军是为了民众而战,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和他相处过的队友,都清楚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1933年8月开始,吴信泉被上级委派为第四师第十二团特派员、第五师第十四团特派员、以及军团政治保卫分局执行部部长。

可吴信泉并未因为权力而自大自傲,反而和战士们打成一片。

大家都说:“吴特派员,是个性格温和又负责任的好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士们信任他,在于他以身作则,与战友们一起出生入死,以自身模范行动鼓舞他们不怕牺牲。

吴信泉一向认为,要想服众,就要先严于律己,这条准则他从参军之日起便坚决执行。

1931年7月,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时,吴信泉右脚生疮,已经溃烂到鲜血淋漓,可吴信泉愣是一声没吭,坚持着跋涉多日,这种意志力令大伙儿都十分敬佩。

后来,在红军的猛烈攻击下,第三次反“围剿”成功,国民党军开始溃退,红军乘胜追击,吴信泉激动得浑身颤抖。

可很快他开始剧烈呕吐和腹泻,浑身没有半点力气,还总是畏寒畏热。

这是痢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军中这些日子,也有很多战士感染这病,只能被迫在后方医院治疗休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吴信泉不愿意休息,他要亲眼看着国民党败在红军的队伍下,因此一直冲在战斗最前线。

直到后来他身体愈加虚弱,被上级强制送到后方医院休养,上级斥责他这种不顾自身安危的做法,他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待身体好转,他立即回到了部队,投入革命事业之中。

吴信泉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队友和下属们却很好。

曾经有一年,他们队伍前往南方作战,因为天气湿热,很多战士都得了脚气病,吴信泉就主动帮他们背枪、打洗脚水,为他们敷药疗伤。

“你一个领导,怎么能做这些事情?”有战士不好意思地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吴信泉却笑着说:“都是爹生父母养的,我这个领导和你们没有区别。”

也正是因为吴信泉这种身先士卒、坚韧不拔的精神特质,才使得他在军中立稳脚步,并最终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被认为是人民军队的杰出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

吴信泉将军一生能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妻子给了他足够的支持和后盾。

俞惠如和吴信泉年龄相差12岁,这么大的年龄差距,俞惠如为何会同意这一门婚事?

这一切都要从两人的初遇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