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考古专家在西安出土了一座古墓,根据写着“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的墓志,让专家确认了该墓主的身份,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兄长,当朝的太子李建成。

当初李建成丧命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死后也被李世民草草下葬在陕西西安,而李世民对李建成的看法,一直是后世讨论的重点,直到考古专家看到李建成墓中刻着55个字的墓志后,才明白李世民对于兄长的真实态度。

那么墓志上究竟写了什么呢?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01

55字墓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考古专家在陕西西安的某个乡镇里,发掘一座历史悠久的坟墓,但遗憾的是,早在这座坟墓出土之前,就被盗墓贼光顾过多次了。

墓中早已被破坏的七零八碎,各种陪葬品和文物也都被盗的一干二净,但幸好还有留下来的墓棺和墓志给专家提供了研究墓主身份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薨於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虽然墓志上仅仅只有这简单的55个字,但专家依然能凭借其中的关键信息,确认了该墓主的身份就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嫡长子,也是当朝的太子李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短短55字的墓志铭,却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赐下来的。

一般人去世之后的墓志,就和李建成的相差无几,记载着死者的身份和年龄等基本信息,然而这种简单的几句记载放在帝王之家里,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帝王之家对于自己身后事是非常在意的,几乎每个人去世之后的墓志,除了基本信息之外,还会非常详细的记载他的经历或者功绩。

那么李建成的墓志铭又为何如此简单呢?这其实还要从当年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说起。

02

玄武门之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高祖李渊虽然有很多个儿子,但他最看重的还是太子李建成以及二子李世民,而这二人恰恰都是非常有能力的治国之才。

虽然现在的很多电视剧中,为了突出李世民的才能,经常把李建成描写成一个碌碌无为的形象,但实际上的李建成可以说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子很少有不喜欢坐上皇帝宝座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也不例外,虽然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但同样非常帝王之才的李世民又怎会心甘情愿的当一个王爷呢?所以两个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一直从未停止。

公元前626年,李世民来到父亲宫里,含泪表示太子和齐王准备要杀自己,还说出了太子和皇上后宫的妃子,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李世民的话后,李渊可以说是极其愤怒,立刻派人去传召太子和齐王于次日入宫。

此时太子二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李世民会带兵埋伏在玄武门口,即使刚踏进玄武门的李建成,凭借直觉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准备离开此地时,却也已经晚了。

只见身穿盔甲的李世民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拉弓射出了一箭,李建成当场丧命于此,而想要逃跑的李元吉,随即也死在了侍卫的箭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手足之战之一的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在这场政变后,虽然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权利,但也一直被大家冠上弑兄夺位的恶名。

但其实这手足二人走向自相残杀这一步,和他们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是分不开关系的。

03

兄弟齐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渊还是唐国公的时候,就对自己的嫡长子李建成寄予厚望,为了把李建成培养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请来了非常有名的先生教导李建成。

而李建成也不负厚望地按照父亲的规划,一步步成长为琴棋书画,骑马射箭样样精通的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世都知道李世民在领兵作战上有很大的建树,其实早在隋朝还没覆灭之前,李建成也在不少战役中取得大捷,他屡立战功的时候,李世民还仅仅只是兄长的副手。

当时的兄弟二人跟随父亲一路并肩作战,可以称得上是战无不胜的存在,他们一心都是想要帮助父亲推翻隋朝,建立政权,所以最初两个人的关系还很和谐。

后期李渊的势力初见雏形的时候,他便不让李建成外出征战了,而是让他留在后方,帮助自己一起处理政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生就像是为战场而生的李世民,则开始了自己征战沙场的高光人生,毫不夸张地说,唐朝有一半的江山都是李世民拼命打下来的。

因为在起义时期,李渊曾给李世民下过一句承诺,只要他好好征战,日后定会授予他太子之位,也正是因为这句承诺,才让二儿子在之后的日子里对他越发的不满。

04

墓志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618年,李渊建立唐朝自立为帝后,就封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在他的设想中,亲王李建成重朝堂,李世民重战场,再加上其余两个儿子的辅佐,之后的唐朝会在他们兄弟几人手里越发兴盛。

立嫡长子为太子这件事本没有错,可李渊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给李世民许下的承诺,所以他的这个举动对李世民来说并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李渊整日让李世民带兵出征,远离朝堂,而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则开始帮助父亲打理政事。

这就让李世民心中越发的不满,自己的才能一点也不逊色于兄长,却只能得到一个藩王之位,不甘于此的李世民外出征战,在军中树立颇高威望的同时,还暗自培养了许多自己的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建成也不甘示弱的拉拢朝廷重臣,逐渐扩大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军权,他还将李世民手中的部分军权拨给了李元吉。

而此时的李渊明知道这两个儿子在暗暗较劲,非但不想着怎样调解二人的关系,反而想将天下一分为二给两个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上太子之位宝座的李建成又怎会答应,他在谋士的建议下,找到了李渊表示以秦王如今的势力,很有可能威胁到父亲的皇位,只能除掉秦王以绝后患。

只是他没等到自己动手,就被得到风声的李世民先他们一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坐上皇位两年后,便决定为死去的李建成追封谥号,按照太子的礼仪下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期出土的墓志上面是写着“隐”字,可却可以看出这个字是被重新刻过的,在专家经过研究之后,确定了原本刻画在墓志上的谥号是“灵”字。

这个字放在谥号中有对亡者才能的赞美之意,但大多时候还是用来当作批评一类的贬义来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的李世民觉得大臣们提出的灵字很好,极具赞美和批评为一身,于是便安排人着手准备改葬的事宜。

可是就在葬礼完成后,李世民却越发觉得这个谥号差点意思,为了以防后人认为其是恶谥而对他们二人随意猜测,就决定将谥号改为“隐”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二人有过诸多斗争,但他不想过于抹黑兄长,所以就取得“隐”字,希望兄弟二人明争暗斗的事情不曾存在过。

之后李世民将唐朝治理的日益强盛,但他内心对于兄长这件事始终耿耿于怀,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再次提及李建成,追封他为皇太子,可见他内心还是常绝愧疚的。

05

靖难之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唐朝在李世民手中有了空前的繁华,但后世提起他时,仍然有很多人认为他太过于残暴,即使对待手足也能痛下杀手。

然而明朝的建文帝朱允炆可是心软舍不得杀害自己的叔叔朱棣,但他最后有落得什么好的下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晚年期间,最疼爱的太子朱标去世,就当所有人以为他要从剩下的三位弟子中选一个继承皇位时,没想到对太子寄予厚望的朱元璋,却把皇位交到了朱标之子,也就是自己的皇孙朱允炆手中。

而此举就导致了朱允炆和几位叔叔之间,结下了不可调和的梁子,虽然朱元璋非常看重朱允炆,但他却和太子一样,温和敦厚,其实并不算得上是一个很适合皇位的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兄弟几人,是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打天下的人,对比起来的朱允炆,就像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手段和谋略根本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虽然朱允炆登帝后明知道几位皇叔都在觊觎他的地位,但他却也只是采用了削藩的手段剥夺皇叔手中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几位黄书中实力最强,对他威胁最大的就是燕王朱棣,所以很多大臣便上书请求他除掉朱棣以绝后患。

可是自小接受儒家教育,生性温和敦厚的朱允炆,实行的都是任政,他认为诛杀自己的亲叔叔是有违仁义道德,违背天道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当时朱允炆身边最看重的谋士,也满嘴的仁义道德,这就致使了朱允炆即使在面对朱棣和他争夺皇位之时,仍然下达了“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命令,不准任何人杀害叔叔朱棣。

被心慈手软的朱允炆一再放过的朱棣,慢慢积攒了大量的势力,于1399奶奶起兵发起了靖难之役。

满腹经纶的朱允炆和谋士们,又怎会是久经沙场的朱棣的对手呢?这场战役在持续了三年之久后,朱棣带兵攻下了应天,成功夺取了朱允炆的皇位,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原本的建文帝在战乱中下落不明,之后也从未有人能得知建文帝是生是死的消息。

其实当初建文帝一登基,就应该毫不留情的将矛头对准朱棣,可是他在明知朱棣有抢夺皇位之心的时候,因伦理道德一再放虎归山,最终落得了一个身死不明的下场。

06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李世民“弑兄夺位”常被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况放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就算李世民不出手,但谁又能保证李建成不会对他痛下杀手呢?

在朝堂和权力纷争中,其实最忌讳的就是心慈手软,抢夺皇位注定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结局,皇家中又哪来什么手足之情一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