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作为党领导武装斗争时期的一位重要战略区域领导者,他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战斗力。在共和国的十位大将中,徐海东以其出身贫寒、战斗经历丰富而著称。他不仅承受了最多的战斗伤害,而且伤情最为严重。因此,他赢得了“徐老虎”这一响亮的称号,彰显了他在战场上的勇猛与无畏。

在陕北的一次偶然相遇,使徐海东与毛主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毛主席曾高度评价徐海东,称他为“中国革命的杰出贡献者”。同样,徐海东对毛主席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他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革命岁月,这段经历不仅加深了他们的友谊,也使他们共同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毛主席: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徐海东在190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县的一个陶瓷工艺之家,他从小就经历了贫困和饥饿的生活。然而,在192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普通的窑匠逐渐成长为红军的将领。他的经历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他却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1935年10月19日,吴起镇迎来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和他们的领袖毛泽东。得知这一喜讯,徐海东内心激动无比,他日夜期盼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毛主席的到来让他们倍感振奋和期待。

11月初,红15军团的主力部队南下,向张村驿发起攻击。虽然张村驿规模不大,敌军驻守的数量也不算多,但他们频繁地对红军进行骚扰,严重干扰了我军的行动。为了彻底消除这一隐患,徐海东果断下令对张村驿进行清除。

在战斗初始阶段,军团政委程子华通过派人来送信告知徐海东:“毛主席下午将亲临军团司令部进行视察。”得知此消息后,徐海东立即下令停止进攻,并迅速地跃身上马,朝着军团部的驻地疾驰而去。

张村驿至军团驻地的距离是漫长而艰辛的135里,穿越两座峻峭的山脉。然而,徐海东展现出了超凡的毅力和速度,他疾驰而过,仅用了3个小时便抵达了目的地。当他抵达司令部时,全身湿透,汗水淋漓。他刚刚洗净脸庞,毛主席和彭德怀等人便匆匆而至。

在程子华完成介绍后,毛主席热情洋溢地走向徐海东,紧握着他的手,充满关怀地说道:“徐海东同志,你们的付出与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辛苦了!”徐海东面对毛主席的热情与肯定,一时间有些愣住,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他深感荣幸,却也有些不知所措。

随后,程子华向徐海东介绍了彭德怀,这两位红军将领在国民党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彼此一见面就投缘,关系十分融洽。毛主席见状,笑着称赞道:“海东同志,你指挥的部队在战场上表现非常出色!我刚才在外面看到,战士们纪律严明,装备也很精良,这都归功于你这位出色的军长啊!”

徐海东因毛主席的称赞而感到些许不自在,他谦称自己为“粗人”,表示自己在文化方面有所欠缺。然而,毛主席却对他的军事造诣和革命热情给予了高度评价,说:“一个真正的战士并不在于其文化的深浅,而在于其对革命的忠诚和勇敢。”这样的表述既体现了毛主席对徐海东的尊重,又传达了他对革命精神的重视。

毛主席随后询问了部队的状况以及第三次反“围剿”的作战策略,并提出疑问:“你们认为第三次‘围剿’有可能被成功应对吗?”徐海东果断地回应道:“是的,我们绝对有能力粉碎它!”虽然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但整体段落的意思并未改变。

毛主席目睹了徐海东满怀信心的神态,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随后,他接过地图,对徐海东指示道:“海东同志,依据你们的规划,首要任务是攻克张村驿,然后再筹划后续的步骤!”

事务处理完毕后,众人围坐在炕边共进晚餐。鉴于中央红军同志的莅临,炊事班精心准备了杂面馒头和白菜炖肉以示欢迎。毛主席望着桌上的佳肴,轻松地调侃道:“海东同志,看来你们的生活相当富足嘛!”

在用餐结束后,毛主席和彭德怀向徐海东致意,并告知将安排一架电台以便随时保持联系。

徐海东返回前线后,迅速传达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到访消息,并向全体人员转达了毛主席的亲切问候。这一消息立刻在部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家纷纷兴奋地询问:“毛主席何时能亲临此地?”徐海东笑着激励大家说:“只要我们能够顺利占领张村驿,大家就有机会一同去迎接毛主席的到来!”

徐海东的这一表态比任何宣传口号都更具激励作用,激发了部队的士气。在这股激昂的气氛下,部队一举攻占了张村驿,并且收获了丰富的粮食储备。战斗胜利后,徐海东及时向毛主席汇报了战斗进展和收获。毛主席在同一天内回复了徐海东的电报,并对所有参战的战士们表示了亲切的问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的来临,带来了秋风的凄凉和寒冷的侵袭。然而,在这严峻的时刻,中央红军的将士们,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基层士兵,大都只穿着单薄的衣裳,他们毫不畏惧地与凛冽的寒风进行抗争,展现出无比的勇气和坚韧。

那年恰巧遭遇了严寒的冬季,其不仅提前降临,还异常猛烈。陕北大地在立冬前就被一场风雪所覆盖,对于众多南方出生的战士而言,这无疑是在困境中再添一层挑战。

在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后,中央红军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后勤挑战,其物资储备已近乎枯竭。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来为数千人提供足够的冬季服装和食物,变得异常艰巨。因此,由于严寒气候导致的非战斗性减员在红军中逐渐增多,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如此紧迫的局势,中央红军的情况迅速上报至军委高层。红一方面军供给部部长杨至成,也精心撰写了一份详尽的报告,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毛主席的办公桌上。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部队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据报告估算,为了克服当前的困难,部队至少需要筹集2000至3000银元的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审阅完报告后,陷入了沉思。身为红军的最高指挥官,他怎会不知晓部队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他那件满是补丁的薄棉衣,恰恰是最有力的证据。

尽管毛主席深知筹集如此巨额款项在短时间内极具挑战性,但他也认识到陕北地区的地广人稀和土地贫瘠状况,使得当地居民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因此,他深感不能让红军加重这些已经身处困境的民众的负担。

尽管红军战士们的坚持令人钦佩,但长期如此并非长久之计。在毛主席陷入沉思之际,他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徐海东以及红25军的力量。毛主席迅速找到杨至成,商议道:“至成同志,你的报告我都仔细研究了。现在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向徐海东同志发出求援,以解当前的燃眉之急?”

杨至成面带困惑地向毛主席提出了问题:“主席,红25军只比我们提前一个多月抵达陕北,他们真的具备这样的实力吗?”毛主席深吸了一口烟,然后缓缓开口:“你可以先尝试联系一下,红25军在鄂豫陕边已经经营了几个月的时间,或许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源。我会给你写一个借条,你将它带给徐海东同志,我相信他会愿意伸出援手的。”

随后,毛主席拿起笔来,写下了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了毛主席对于当前形势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伟大领袖的远见卓识和领导才能。

海东同志,请贵部门支持中央2500元,以缓解中央红军在吃饭和穿衣方面的困难。

杨至成手握着毛主席亲笔写下的借据,踏上了红25军驻地的土地,并顺利找到了徐海东。徐海东接过借据,仔细阅读后,内心不禁涌起了深深的自责和愧疚。

在与中央红军会合之后,他早就应该预见到中央所面临的困境。尽管他之前给中央的几位领导人送去了几套棉衣,但他并未考虑到应划拨部分资金以解决红军战士们所面临的饥饿和寒冷问题。如今,却让毛主席亲自写下借条来筹集资金,这确实是个不小的疏忽啊!

在杨至成离开之后,徐海东迅速召集了供给部的部长查国祯,并直接向他询问了当前的财务状况。查国祯经过短暂的思索后,给出了答案:“目前我们的资金储备是7000大洋。”

徐海东果断地挥舞着手臂,坚决地说道:“就这样决定了,我们留下2000元,剩余的5000元全部上交给中央!”

查国祯,以“守财奴”闻名,此刻坐在炕上陷入沉思。他深知军团首长的决策不容置疑,然而,当前部队正值经费紧张之际,尤其是需要一大笔资金来保障伤病员温暖过冬。若真的借出那5000元,部队又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开销呢?他心中矛盾重重,难以抉择。

徐海东洞悉了查国祯内心的想法,随即开口道:

"确实,这些钱对我们自己而言都是捉襟见肘,更何况要拿出5000元,这无疑会使我们的经济状况更加紧张。然而,你是否曾深入思考过,毛主席亲自向我们寻求援助,这实际上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相: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目前所面临的困境甚至超过了我们。我们即便是牺牲饮食、衣着,忍受饥寒交迫,也必须毫不犹豫地支持党中央,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度过陕北的第一个寒冬!"

查国祯是一位经历过长征艰难困苦的红军老战士,在听到徐海东的表态后,他深深地理解了红军间的团结互助精神的重要性。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和支持,坚定地点头表示同意。他说:“我们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要坚守信念,互相扶持,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这样的表述强调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坚定信念和团结精神。

在我们身处陕南的那段日子,心中满怀对中央的期盼,每时每刻都渴望着中央的到访。吴政委和我曾共同誓言,哪怕是我们这三千多人都为此献身,也要坚决迎接中央的到来。而现如今,仅仅是捐出几千元,这与我们之前的决心和付出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因此,我决定今天不再吝啬,即刻去办理捐款事宜!

次日,供给部门派遣人员将五千元款项转交给中央红军的后勤部门。杨至成得知这一消息后,脸上洋溢着欣喜之情,兴奋地说道:“这真是雪中送炭,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毛主席、张闻天、周恩来等领导人均视这五千元为雪中送炭的及时雨。

尽管毛主席借钱的事迹鲜为人知,但他本人却铭记在心多年。在日后的回忆中,他感慨道:“在陕北那段最为艰苦的岁月里,徐海东同志慷慨解囊,借给我五千元,这笔钱对于革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