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董文强

最近

全长1.5公里的港东五街

火遍全网

每天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前去拍照打卡

从街南端的高处远眺,马路直通大海,湛蓝的天空,整洁的街道,从远处海面驶过的客轮,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工作人员从规划视角介绍了港东五街

近日,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市民讲述了很多人不了解的港东五街的前世今生。

港东五街位于大连中山区寺儿沟东侧,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这条街的北端,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规划修建的危险品码头和危险品存罐区。

解放后在1958年规划时,整个寺儿沟地区,依托大连染料厂和大连油脂化学厂两家单位,被整体规划为寺儿沟化学工业区。

直至二十世纪末,此处都是大连港务局寺儿沟分局油库,大量工业企业占据着北部岸线资源。在给海域造成污染的同时,也使这一带的居民苦恼于近海而不能亲海的尴尬之中。

二十一世纪初,大连市委市政府根据新的城市战略发展规划,对大连港东部地区实施搬迁改造,提出建设集金融、会议、商务、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东港商务区,该区域的海岸线,要全部无偿提供给市民,作为市民亲海近海玩海的公共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的化工区变为如今的商务区,吸引市民、游客纷纷至此拍照打卡,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这里能够感受大连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对于土生土长的大连人来说,一艘艘客船,更是承载着闯关东的后裔们对故土的深情。

大连的人文气息,不仅仅在于这里的近代建筑,有轨电车、青山碧海,更是因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处处都沉淀着乡愁的点点滴滴,欢迎全国人民来感受这座美丽而优雅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董文强

前往东港的特色公交——201路有轨电车

在此次对港东五街的介绍中,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也特别介绍了前往东港可乘坐的公共交通——201路有轨电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视频截图

大连的第一辆有轨电车线路,是从1909年就已经开始了,到1939年的时候,一共是有十条有轨电车线路。

201路有轨电车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3000型有轨电车,现在大连仍然保留了201路和202路两条有轨电车线路,如今,大连市内的201路,也仍然保留了十余辆这样老式的3000型有轨电车在行驶,这也成为了大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近日

央媒再次关注大连的旅游

新华社以“文旅新探|辽宁大连:看海的方式远不止一种”为题,详细解锁了来大连看海的多种方式,引起了来自全国网友的热议。

文旅新探|辽宁大连:看海的方式远不止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条通往蔚蓝大海的长街,让大连这座浪漫的城市再次火热“出圈”。游客站在港东五街的尽头远眺:干净整洁的街道、晴朗湛蓝的天空、碧波万顷的大海、缓缓驶过的大船,共同构成了一幅唯美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1日,站在大连市港东五街远眺正在通过的大船。(大连市文旅局供图)

然而,这座拥有2211公里海岸线的城市,看海的方式远不止一种。

一市傍两海,是大连独特的地理优势。天气晴好时,站在旅顺口区的老铁山上便可看到西面渤海与东面黄海的浪潮交汇于此。渤海的蓝,黄海的黄,在海底的地沟运动作用下形成一道“泾渭分明”的异色水流,即黄渤海分界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连老铁山黄渤海分界线。(雪林 摄)

眼下,渤海大黑石海域,又到了静候“荧光海”的时机,每当夜幕降临,平静的海面出现大片蓝色的光芒,宛若成千上万的萤火虫点亮了大海,像极了童话世界,这更是在北方极少见的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5月30日凌晨的大黑石荧光海滩。(受访者供图)

黄海一侧则融汇了大连最美的沙滩和海景:在塔河湾相遇驶在海边的地铁,在星海湾追一次橘子海日落,在傅家庄享受海滨浴场,在东港商务区与海鸥来一次亲密接触……无论是肉眼,还是取景框,这座克莱因蓝色的城市,很难辜负每一次与看海有关的许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日里,大连地铁12号线经过塔河湾地铁站。(曲宏峰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第十五届中国大连(旅顺)国际樱花节举行,这是旅顺樱花园中盛开的樱花。(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宣传部供图)

来大连看海,不只有海,还会看到属于这座城市更多奇妙的色彩。在龙王塘与樱花来一场春日的约会,那时是粉的;在滨海路寻找觅食的“滨海鹿”,那时是褐色的;幸运的话和一场平流雾撞个满怀,那时是白色的。当然,41.5%的森林覆盖率,还会让蓝天、碧海与森林、草地相遇,在东西方建筑映衬下,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连白云雁水公园,游客投喂野生梅花鹿。(雪林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平流雾笼罩的大连观光塔。(雪林 摄)

来大连看海,见证的是一段历史。在港东五街城市这面的尽头,搭乘行驶了一个多世纪的201电车,在“叮叮当当”的慢时光里,穿过百年的城市街道,穿过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城市广场,目睹着海滨城市的风雨变迁。而漫步于金石滩黄金海岸的栈道上还能看到亿万年间书写在岩石上的“自然史书”:海蚀崖、海蚀台、海蚀柱、海蚀残丘、海上石林……诞生于6亿年前的震旦纪、寒武纪岩石形成壮丽的奇石景观逶迤绵亘在海滨,造就了大连海景别具一格的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连街头行驶的201路有轨电车。(孙有志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连瓦房店市排石景区的海蚀地貌。(朴锋 摄)

来大连看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海边,支一把沙滩椅,搭一顶帐篷,晒晒太阳;或是跳进大海里畅游,坐上皮划艇拍浪,在退潮后参与沿海人独特的赶海日常……”来自沈阳的摄影爱好者对记者说,海洋给予大连独树一帜的风貌,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与海的故事。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何明认为,虽然打卡景点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当下的游客开始更关注景点与自己本身的联结,希望通过旅游找回自己最自在的生活方式,获得松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连星海湾海域,一名游客在海上划桨板。(曲宏峰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12日傍晚,人们在大连琥珀湾海域赶海。新华社记者 李明辉 摄

看海的大连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着海的馈赠。这里有中国第一个海洋保护地——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三代人60年接力守护“渤海精灵”斑海豹的动人故事;这里还有14年只为追寻上千只江豚的岛民,默默守护这些濒危物种的重要繁衍栖息地……人与自然、人与海洋的关系在这里得到生动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4月16日,斑海豹保护宣传日当天,被放归的西太平洋斑海豹在大连市旅顺口区附近海域活动。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连海之韵公园。(雪林 摄)

“这座城市一直在默默努力拼搏着,而港东五街的爆火,正是这座城市在长久准备之后,倾全城之力稳稳接住了流量的生动体现。”大连市文旅局副局长王文勇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连人民广场。(朴锋 摄)

过去不久的清明假期,大连市共接待游客322.11万人次,同比增长276.21%。在一条街的不经意带动下,今年大连文旅季的精彩序幕已提前拉开,这座浪漫之都的独特魅力正逐步呈现。

记者:李明辉、张博群、郭翔

来源丨大连晚报

编辑∣孙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我们,传递文明,引领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