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吉林市临江门广场上最醒目的地标建筑莫过于“五星国际名家”大厦。这座大厦傲立于广场西侧,俯瞰环抱城市的山峦和奔涌不息的江流,似大将军一般雄镇清代的头道码头、水师营旧地,与澎湃的车河、斜跨的桥梁一起,构成一幅极具现代化魅力的都市画卷。然而这番景象乃是新世纪才出现,距今也不过二十多个年头。在此之前,此处还曾有一座特殊的高楼,虽不及五星国际名家大厦伟岸,却也一度是当年西关地区的建筑地标。

临江门广场一带自古就是吉林城西关地区的水旱码头和重要的商业区,进入民国后,不仅是吉林城郊线汽车的总站(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也是由东关火车站驶来的公交终点。在徐德源先生所著《吉林旧事见闻》一书中,曾记述这里商旅云集,繁华热闹,是孩子们最向往的游玩去处,号称吉林城的“西门脸儿”。

然而在解放前,临江门广场地区却远不及东关地区时尚,房屋多为老式青砖平房。即便是解放初期,也只有医药公司二门市部 (零售,同时还有一家钟表修理店)所使用的弧形二层楼比较亮眼。这座楼房不大,砖木结构,楼梯也是木结构的。大约1960年前后,医药公司搬走,此处改为新华书店。因为采用“开架售书”的形式,附近的学生在放学后常常去那里看书。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原有的建筑及周边部分民宅被拆除,兴建了一座八层高的大楼,因由市工艺美术公司使用,大楼遂被叫做工艺美术大楼。在那个百业待兴的年代,建所谓的“楼堂馆所”并非易事,据一些老人回忆,建楼时原本平整了两个地基,但由于资金不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只有一个地基上建起了楼房,而这一座楼以八层之姿,成为当时吉林市西部城区最高的标志性建筑。

投入使用后,大楼内先后有多个工艺美术公司下属单位入驻。如吉林市刺绣厂、商标厂、工艺美术研究所等。

吉林市工艺美术品制作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的《吉林通志》就记载:“吉林土匠亦雕镂,凡土、木、石、金、铜、锡之属,各级工匠众生人物,尤擅其长”。另外在清代,吉林城也很早有专业店铺承制戏曲戏服、绣制罗衣,而北山庙会上,带有各种图案的刺绣荷包、精美实用的文明棍更是香客游人们钟爱的商品。

在吉林城,刺绣的工厂化生产大致源于1927年吉林省立女工厂成立,据文献记载,刺绣品在当时就是该厂重要产品。后来,省立工艺厂和省立女工厂合并为吉林省立工艺讲习所,日用绣品、绣品挂画也一直位列产品主流。新中国成立后,市区内多家小型的刺绣厂在1956年合作化浪潮中,成立了吉林市刺绣生产合作社,不久改为吉林市刺绣合作工厂。

在之后的岁月中,刺绣厂几经沉浮,在自己的领域内亦有建树。当工艺美术大楼落成后,刺绣厂便迁入其中。到1985年末,职工人数已达235人,年生产各种电器罩布、被罩、沙发罩等产品150万件,是当时吉林市市民眼中“相当不错、适合女人工作”的轻工企业。

除刺绣厂外,在工艺美术大楼中办公的工艺美术研究所也非常有名。吉林市的工艺美术品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吉林城“靴皮铁木四行工艺会”,这个组织在1920年后改称“靴皮铁木四行工艺研究所”。伪满时期由日伪当局主导,又改称“吉林工业指导所”,引入了不少从日本获得的技术和经验。1961年10月,为发展工艺美术制品行业,当时的吉林市手工业局在吉林市工艺美术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吉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先后研究开发出树皮画、贝雕、羽毛画等产品,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文革期间,研究所一度被撤销,直到1972年,为适应工艺美术品行业开发出口产品的需要,工艺美术研究所得以恢复。在恢复原有产品的技术基础上,研究所又陆续开发出石雕、玉雕、木雕、艺术蜡烛等产品。七十年代末,吉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已成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十个主要研究所之一(《吉林市轻工业志》)。

自从上世纪末,银河大厦等新建筑拔地而起后,工艺美术大楼已不再是西关地区的最高建筑物。另外,由于多种原因,工艺美术大楼内的各单位生产经营状况普遍欠佳,工艺美术公司又相继开设过装潢公司等单位,但仍难改大势。后来,工厂改制,大楼被整体拆除,改建为五星国际名家大厦。

由于已消失多年,不仅许多新生代的吉林市人很少知道工艺美术大楼的样子,就连我这种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对工艺美术大楼的印象也日渐模糊。幸而结识有心人,得赠他拍摄于2000年的旧照片,工艺美术大楼这座曾经西关地区的重要建筑地标才又出现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鸣谢网友“涵”、张晓光先生、张兆荣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本文配图由网友“涵”提供,未经授权,严禁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