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山城万隆开幕,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万隆会议。

当时,参加万隆会议的另外28个国家中,仅有6个国家与新中国建交。作为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会议前后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由于召开会议之时正值冷战高潮,万隆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并出现了针对中国的不和谐的声音。第二天轮到周恩来发言时,他临时决定把原来的发言稿作为书面稿印发,自己利用短暂的午休时间写出了补充发言稿

周恩来走上讲台,他的第一句话是: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话音一落,会场上立刻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和欢呼声,这18分钟的精彩发言,使大会重新回到了求同存异的航道上。周恩来所展示出的高超的外交才能和巨大的个人魅力,在亚非国家领导人心中树立了崇高的个人威望。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图源:环球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图源:环球资讯

万隆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包含了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国人民问题以及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等广泛内容。公报在《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在万隆会议上,处境艰难的新中国不仅成功打破了外交僵局,也让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亚非各国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促进友好合作和保卫世界和平而共同斗争的精神)成为普遍共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视频来源 | 京商传媒

图文来源 | 党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