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哨位上目睹国际邮政的交换

在哨位上目睹国际邮政的交换

令狐昌嵩

令狐昌嵩

我至今还记得我当时在哨位上看到的情景。

时间定格在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星期四的上午十点钟,又到了中印乃堆拉山口国际邮件的互换时间。

(本张照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张照片来自网络)

那天上午的九点至十一点钟,正值我在哨位上站岗的时间段。我的哨位就在距离国际邮政亭不远的半坡上,岗亭脚下就是那幅在军中著名的对联的地方。能在乃堆拉山口站岗,对一名军人来说,确实是“乐在其中”!

我正站在岗亭里履行着哨兵职责,我透过窗玻璃,首先看见印方的山坡下面的雪地上有三个人向着山口缓缓走来,走在前头的是肩上挎着包的邮递员,后面的是两名印度军人,最后面的那个的肩上还扛着枪。

我抬腕看了看手表,九点四十五分,其他时间是不会有人出现在这雪地上的,我看他们是来交换邮件的,就盯着他们看,直到他们的身影被山蔽挡,我又转看别的地方,时间到了九点五十五分,我看见我方的邮递员亚林和巴桑从我连部方向的拐弯处向国际邮政亭走来,比印方的邮递员早到几分钟等候在邮政亭里。又见印方人员从坡脚冒上来,我的目光又集中在他们身上。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当他们走到距离边界线的铁丝网还有二十多米远的地方时,后面那个扛枪的印军找了一处凸起的雪堆卧倒在后面,出枪做出射击的姿势。

我见状,心一下子紧张起来,我迅速地握枪在手,躲在窗边隐蔽观察着那个卧地出枪的印军,心里盘算着,只要他敢开枪,我得先向他喊话,发出口头警告,再摇通电话向指挥所报告。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没见他继续有动作,我才转眼看向继续行走的两人来。虽然听过郭家峰班长和老兵们讲过的,每周的星期四和星期天的十点钟,遇到印方的邮递员进入我国境时,不用管他,其他的人则不允许跨入。这些细节他们没说,我也没细问,才弄得我一惊一乍的。

(本张照片由作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张照片由作者提供)

印方邮递员已经走到了铁丝网边,我见推开铁丝网门,进入我境内再关上门,快步走向十多米外的国际邮政亭。另外的那个印军则站立在铁丝网他侧望着邮政亭方向。

不到三分钟,见印方的邮递员从国际邮政亭里出来,走向铁丝网门,拉开门出去时又关上门转身离去,站在旁边的那个印军也跟着离去,等到那两人走过了卧倒在地的那个印军后,他才起身扛上枪撤了下去。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悬着心才放了下来,我又把枪背在肩上继续站着岗。

对我来说,当时到乃堆拉哨所只有十天时间的一个新兵,确实是少见多怪,对于一个新兵

遇到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置,是一个考验。还得要加强学习好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中印、中锡、中不边境地区边防工作若干政策问题的十四条规定,做到有理、有节、有利,绝对不首先挑起事端,绝对不打第一枪的涉外规定。在年底的学习边防 政策的考试中,能取得九十八分的最好成绩,还因此又获得连嘉奖一次而欣慰。

后来我与亚林和巴桑都熟悉后,我在到阵地上出诊时才有机会进到国际邮政亭室内观看中印双方互相交换邮件。一般情况下,双方在互换邮件时 ,都要查看邮件上的锡封是否完好,如没有损坏,就互相签字就完成交换。

如果印方的邮递员超过三十分钟还不返回,站在铁丝网那边的那个印宗就要向他们的邮递员喊话,如再不返回,就要鸣枪催促其返回。

亚林和巴桑俩人是早先一天下午从亚东县邮电局出发,骑马到二机连哨卡下面的道班住宿,交换邮件的当天早上赶往乃堆拉山口。不管刮风下雨,狂风暴雪,都要准时交换,谁误点谁负责,风雨无阻。

(本张照片由作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张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令狐昌嵩:汉族,网名是山高的风景,贵州省桐梓县人。一九八七年十月入伍,曾在西藏军区边防六团乃堆拉哨所服役,任连队卫生员;一九八九年十二月调到六团通信连服役,任连队卫生员;一九九二年十二月退伍进入桐梓化工厂工作,二00四年十二月企业解体,下岗职工,现为灵活就业人员。

作者:令狐昌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令狐昌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