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时任第20兵团代司令员的郑维山策划和导演了一场3000多人的大潜伏,创造了朝鲜战场上的一个奇迹。

然而在郑维山提出实施大潜伏的设想之初,多数人不敢表态,只有第60军的军长张祖谅对此表示全力支持。

在听了郑维山的构想之后,刚到朝鲜列席会议的第3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在会后说:“我打仗素来是大胆的,可是你比我还大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让许世友说出这样的话,郑维山的大潜伏构想究竟有什么惊人之处?

拉平三八线

1951年2月份,郑维山以19兵团副司令的身份与司令员杨得志一起来到了朝鲜战场上。

1952年6月,郑维山调任第20兵团代司令员;1953年5月份,志愿军开始了夏季反击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

但其实这个时候,组织上已经找过郑维山谈话,要他回国任北京军区的司令员,并且让杨勇接替他的职位。

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得志在知道干部轮换计划后对郑维山说:“二十兵团正面为战役重点,杨勇刚到时间不久,你可以在兵团多待些日子。”

然而恰巧,此前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在记者发布会上公开宣称:“不接受联合国军的新方案,也不会停战谈判,必要时会单独作战,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进攻。”

如此公然的挑衅引起了郑维山的反感,他当即表示,即使不当军区司令,也要打好夏季反攻这一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南朝鲜和北朝鲜分界的38度线还是弯曲的,它在金城拐了一个弯,向北凸出了十多公里。

也就是说,我方阵地是一个“凹”字形,对方的阵地是一个“凸”字形,凸出来的那一块宽约20公里,纵深约10公里。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片高地,高出我方阵地约一二百米。

所以,在其上的883.7与949.2高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拿下这个前沿支撑点、拉平三八线,我军势在必行,而抢占高山阵地的任务落在了第20兵团的身上。

在5月上旬,我军就如何拿下这片高地召开了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各兵团的高级将领,其中就有3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副政委杜义德,来观战的李成芳李天佑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已经明确了这个战役是非打不可的,那么“怎么打”就成了会议上众人讨论的焦点问题。

3000多人的大潜伏构想

郑维山在会议上提出可以实施大潜伏,可是当众人听完他的构想之后,都沉默了下来。

许世友快言快语,认为此举十分大胆,郑维山却说:“我作出这个决定虽然是大胆的,但却是有把握的。”

他认为敌人想不到我军会展开如此大规模的进攻,也想不到我们会潜伏在敌人阵前几百米的地方,灯下黑说的就是这个了。

郑维山打仗历来只要是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就敢下决心,这次也不例外。

虽然郑维山如此说了,但还是有人不放心,毕竟3000多人潜伏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只要有一个人动一动,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众人还在讨论的时候,作战指挥室来了电话,电话另外一头的人是邓华,邓华当时是志愿军的代司令员,他在知晓郑维山的作战计划之后,与旁人就此进行了讨论。

他们商议出来的结果是:“打883.7和949.2高地的条件还不成熟,建议不要打.....”并请郑维山考虑,郑维山回答道:“我决心已定,错了我负责。”

挂完电话之后,郑维山又严肃的对参加会议的众人说道:“这一仗一定要打,错了我负责,杀头的话就杀我的。”

“我和你共同负责!”说话的是一直支持郑维山的张祖谅。

张祖谅和郑维山有相同的考量,他是主攻军第60军的军长,熟悉60军的作战方式。此前60军已经执行过多次小型的反击,对于敌人的特点和地形都比较熟悉,张祖谅认为如果精心组织,潜伏是可以成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经过前一轮的作战,他们已经把斗争的焦点推向了敌人的前沿,有一定的主动权。

敌军不敢在白天轻易到前沿活动,所以利用山地死角,再辅助对敌炮火的不断袭击,加上佯动和伪装,严明纪律,潜伏行动是有保障的。

这也是郑维山坚持要大潜伏的原因所在,因此,他拍桌子决定:“打!”,并且不要张祖谅和自己共同担责:“你只管打你的,错了,有我一个脑袋顶着就够了!”

作战计划就这样确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针对作战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了。

最后一仗

3000多人潜伏到敌人的阵地一天一夜,这期间发生的种种情况都要考虑到,比如说吃饭怎么办?睡觉的时候打呼噜怎么办?遇到蚊虫叮咬怎么办?上厕所怎么办?等等。

这一系列的问题,哪怕是一丁点细枝末节的事情都要考虑周全,否则潜伏一旦败露,那所有的一切都可能会功亏一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解决完这些问题并商量出具体的作战计划之后,第60军的3500多名官兵携带着大炮在6月9日悄悄的潜伏到了距离敌人前沿不到200米的地方。

6月10日一整天,郑维山都在担心和焦虑中度过,虽然命令是他下的,阵地也是非夺不可的的,可是真到了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好在参加潜伏的每个指挥员和战士们都十分的勇敢且自觉,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成功地潜伏了20多个小时。

潜伏的大部队是没有被敌人发现,但是敌人也十分的狡猾,他们有时会没有目标的往草丛中射上几发子弹,确保安全。

我军战士们就在这样的侵扰之下,咬牙坚持,其中有十五个人不幸被子弹误伤,默默牺牲在了战场上,这是一场无声的告别,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大潜伏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到了晚上8点20分左右,我军声东击西的炮火开始了,战斗打响之后不久,我军潜伏的突击部队立即向敌军发起了冲击,敌人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阵地上一片火海。

几个来回,我方战士便将敌人的工事大部摧毁,仅仅用了一个小时零十分钟,我军就歼敌一个团大部,并且将高地给夺了回来。

这次战役的成功,是我军入朝防御作战以来一次歼敌一个团大部成功的典范,还开创了在白天大规模潜伏作战的范例,敌人损失惨重,郑维山偷天换日大胆用三千多人去潜伏换敌4万。

郑维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20兵团和第60军在之后也受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的嘉奖,这是郑维山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后一役,他打得十分漂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殊时期用特殊的办法,兵者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战机稍纵即逝,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奇招”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