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辽宁日报消息,为全面做好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今年沈阳市试点1.29万亩水稻秸秆还田项目,重点推广水稻秸秆搅浆还田和耙(碎)混还田两种模式。

水稻秸秆还田能实现‘二增三减一节’,就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水稻产量,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农药施用量、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同时还能节水。”现场会上,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大户、技术专家早早就围在田边,观察还田效果。李雪梅为大家宣传还田优势,“据测算,作物增产5%以上,减少用肥10%以上。”

“效果还是不错的!”旋耕机驶过,辽宁省农科院农机所专家程晋立马下了田,他仔细观察垄沟后,伸手测量碎混深度,他对大家说,“还田作业也有作业标准,比如耙(碎)混还田模式,秸秆粉碎长度要小于15厘米、碎混深度要在25厘米之内等,这样的效果才最好。”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水稻秸秆还田质量,沈阳市组建水稻秸秆还田项目试点技术专家指导组,加强各级各类技术培训工作,强化跟踪指导服务,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多个平台宣传还田意义和实用技术,确保水稻秸秆还田质量。为激发种植大户、农机大户的积极性,特别出台政策:对水稻秸秆搅浆还田技术模式每亩补助100元,水稻秸秆耙(碎)混还田模式每亩补助70元。

编辑 张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