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系统性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目标,倡导实施儿童优先发展战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路径,9年来,各种从儿童角度出发的设施出现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儿童友好基地、公园、活动空间等设施也越来越多,这些设施的使用反馈如何呢?

4月15日,记者走访了深圳市部分儿童友好空间。工作日的午后,罗湖翠湖文体公园中的“河狸乐园”迎来了众多前来游玩的家庭。记者在现场观察到,该乐园将深圳水库“百日堤坝”的历史与河狸可爱的形象相结合,打造了由0-3岁智慧小屋、3-6岁河狸之家、6-12岁城市积木、全龄段能量水坝四大区域组成的全龄儿童友好游乐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湖翠湖文体公园内的“河狸乐园”(央广网发 实习生张名学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湖翠湖文体公园内的“河狸乐园”(央广网发 实习生张名学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民接受采访(央广网发 实习生张名学摄)

一位带孩子来玩的女士告诉记者,“我们第一次来这里,我儿子在这附近上学,刚好路过发现这里的游玩设施还挺丰富,感觉环境比较好,也有提供家长休息的地方。”另一位来遛娃的父亲说,自己昨天也带孩子来了,这里非常热闹,能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同龄朋友。

距离翠湖文体公园约一公里外的东晓街道也有一座“儿童友好公园”,记者在这里看到许多孩童在父母的陪伴下,在园内的滑梯、秋千等设施内欢快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湖东晓儿童友好公园(央广网发 实习生张名学摄)

根据市政府官方公开信息,截至2023年,深圳已建成市级各类儿童友好基地339个,各类公园1200多座,建成722个社区儿童之家,1150余间母婴室,基本实现公共场所全覆盖。

文 | 常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