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rmyrecognition网站2024年4月11日,据俄罗斯国防部称,俄罗斯新型排雷机器人MT-10跟踪者(Stalker)在顿涅茨克战区进行了测试,在阿夫杰耶夫卡的高速公路附近扫除雷场。这标志着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该型号机器人首次在该地区进行实战测试,这是大规模量产前的重要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军一直比较重视无人排雷机器人的发展,一方面采用扫雷装甲车辆底盘发展出扫雷机器人,比如在BMR-3MA装甲扫雷车基础上发展的Prokhod-1扫雷机器人,另一方面则发展专用的扫雷机器人,比如天王星-6。天王星-6是俄Rostec卡拉什尼科夫集团“JSC766UPTK”技术设备生产局为俄罗斯军队制造的多功能扫雷机器人系统,其原型是克罗地亚开发的MV-4DOK-ING扫雷机器人,俄罗斯引进该车生产线后进行再设计生产,从而成为俄军扫雷主力之一,但这款车最大问题是过于小巧,根据装备不同重约6-7吨,挂扫雷具长4.45米,宽2.01米,高1.49米,可扫开1.6米通道,对狭小地区扫雷更合算一些。俄军还是需要更便宜的扫雷机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天王星-6的专用底盘,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DST乌拉尔机械设备制造厂选择了另一条路,就是使用民用履带底盘设计改造扫雷机器人。该厂的产品包括各种履带底盘的推土机、装载机、拖拉机、吊管机等,大批量生产极大地降低了底盘造价,零件还便于补充。因此2022年8月该厂就利用过PG-20履带式装载机底盘开发了MT-1遥控扫雷车,投入过顿涅茨克扫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T-1基础车长4.28米、高2.16米,重6000千克,运输时可使用载重14吨的两轴拖车进行运输。该车发动机功率为107马力,配备2吨滚轮扫雷设备后总重达到8吨,发动机可增至190马力,扫雷宽度为2.2米。该车转移速度16千米/小时,扫雷速度2.5千米/小时。扫雷车配备了远程控制功能和监控摄像头,可以通过手持控制台在300米范围内遥控,也可以在指挥车上在五千米范围内遥控扫雷。手持设备的左操纵杆控制车辆的移动,右操纵杆管理附加的扫雷设备,使操作员能够安全地清理雷区,可以在一小时内清除长达两千米半的雷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DST-Ural研发的Stalker追踪者机器人重27吨,由540马力的YMZ发动机提供动力,最高时速可达约10千米。安装扫雷装置扫雷时,其速度会降低至约1-5千米/小时。从其吨位和行走机构的设计来看,DST-Ural很有可能是采用了其D系列的20吨级推土机底盘。其涉及的型号包括22.8吨的SWAMP D10、23吨的D12和24吨的D14。以D14中型推土机为例,该车安装YaMZ-536发动机,额定转速下的功率176.5kW/240马力,采用28V,100A内置发电机和2块12V/132Ah电池,负重轮数量每侧7个,每侧2个支撑轮,履带齿每边45个,宽0.5米,接地面积3.1平方米,变速箱配备一对液压泵-液压马达,无级变速切换,油箱420升,内燃机润滑系统29升,液压传动系统及属具液压系统200升,速度前进10/后退10km/h。因此我强烈怀疑俄方报道说540马力发动机有问题,这要开飞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推土机在改造中主要是将车辆倒置以保护发动机,反正速度没差别,然后进行无人化和装甲化改造,将扫雷设备收放机构安装在原车的后部。该车配备的扫雷设备宽度约为3米,可连续清除埋藏深度达30厘米的杀伤人员地雷和反坦克地雷。机器人的操作由位于0.6至3千米外的操作员通过特制的远程控制系统进行遥控,距离具体取决于无线电干扰等各种条件。Stalker配备四个摄像头,将实时图像传输到指挥车上,为操作员提供全面的视野以进行有效控制。指挥车是“Patrol-IV”特种车辆,安装有装甲,可以防御炮弹、地雷和子弹,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在战场上的机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2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俄军已完全控制位于顿涅茨克地区附近的乌军重要防御枢纽阿夫杰耶夫卡。阿夫杰耶夫卡位于顿涅茨克地区首府以北不到10千米,面积约为31.75平方千米,是乌克兰开展防卫的军事重镇。自2023年10月左右以来,俄军对乌东部的阿夫杰耶夫卡发动了新一轮大规模攻势最终得手,因此双方都向该地区投放和埋设了大量地雷以迟滞对方进攻,这些对战后民众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俄军对占领区投入大规模的扫雷车、扫雷机器人进行扫雷,能够迅速减小民众伤亡,恢复生产,是一种很负责任的行为。而MT-10机器人将会与俄军装备的其他型号机器人与扫雷车一起,为尽快恢复战区安全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