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新型网络诈骗犯罪手法,不仅影响旅宿业网络安全,还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日,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沙宁远回忆起此前办理的督促整治旅宿业固定电话虚假主叫行政公益诉讼案时,仍记忆犹新。

2022年12月,王某等人发现渝北区部分酒店房间固定电话可对外拨号,短短四个月时间,王某等人先后在该区4家酒店十余个房间办理入住,只为将模拟语音网关搭建在酒店固定电话上,帮助境外诈骗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2023年5月,渝北区检察院受理了王某等人涉嫌诈骗罪案。经大数据模型梳理,王某等11人利用4家酒店的固定电话虚假外呼共6787次,致使十余人被骗216万余元。经渝北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23年10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汪某等9人有期徒刑四年至一年不等,各并处罚金2万至4万元不等。2023年11月,渝北区检察院对刘某、严某等2人提起公诉,法院目前正在审理中。

诈骗电话为何会从辖区酒店里呼出?该院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型对辖区涉嫌侵犯个人信息及诈骗犯罪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后发现,包括王某诈骗案在内的4个刑事案件均存在犯罪嫌疑人利用酒店固定电话高频虚假主叫的情况。

发现该线索后,渝北区检察院成立了以分管副检察长为组长、公益诉讼检察官为组员的办案组,并邀请具有电信工作经验的“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办案。立案后,办案组通过调阅刑事案卷、调取通话记录等电子证据,走访运营商、询问酒店经营者等方式开展全面调查和证据收集工作。

“犯罪嫌疑人在利用酒店固定电话实施诈骗期间,相关电信运营商未依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规定,对虚假主叫及时进行识别和拦截。”沙宁远介绍,除了依法严厉追究犯罪嫌疑人法律责任外,办案组明确了电信运营商未及时识别和拦截虚假主叫是案发的重要原因。随后,办案组通过查询相关规定、召开圆桌会议等方式,最终明确区级电信运营商为监管主体。

2023年7月31日,渝北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督促电信业务经营者对固定电话用户登记中涉宾馆酒店情况进行排查,掌握基本数据;加强对住宿行业固定电话异常主叫号码的识别和拦截。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立即督促运营商对案涉号码和网络进行检查并处理,两个月的时间内,各大运营商累计走访酒店275家,排查固定电话400部,对其中138部可对外呼叫的固定电话建议酒店关闭外呼功能;此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还建立了事前预防沟通、事中处置、事后追溯三级防范机制,筑牢“反诈防骗墙”。

针对该案暴露出的治安监管薄弱环节,渝北区检察院还向住宿业治安主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对住宿行业的治安管理,提升从业人员反诈意识。

据悉,住宿业治安主管部门已对辖区822家住宿业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和送法上门,制作提示牌等宣传材料4921份,发现可疑情况96次,约谈整改56家,没收非法网关设备电话卡2.8万余张。

为实现从案件办理向社会治理转变,2023年8月30日,一场住宿业法律风险预警活动暨检察开放日活动在渝北区检察院开展,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酒店负责人等走进渝北区检察院“零距离”了解相关治安法律法规。会上,该院还向参会的40余家酒店代表送达了《法律风险提示函》。

“如今,住宿行业从业人员反诈意识明显增强,电信运营商已将固话外呼阈值(电话等对外呼叫的临界值)限于较低水平,固定电话虚假主叫漏洞已得到修复,利用酒店固定电话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也得到了有效解决!”近日,渝北区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组成“考评团”,经实地体验评估后得出一致结论。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