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切实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评论之五

日前,2024年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工作部署会在杭州举行,强调要重优待,抓好教师待遇保障,增强广大教师职业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育部将“重优待”作为今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正是落实尊师重教理念的具体体现。

重视教师政治地位是引领。2023年我国专任教师数量再创新高,达到1891.78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统筹规范教师类荣誉称号,引导教师成长为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的好老师、“大先生”。

重视教师社会地位是关键。近年来,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人数持续走高,反映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普遍认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社会地位极其重视,各地纷纷拿出诚意、放出实招,积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例如,江苏省南通市推出“江海尊师卡”,持卡教师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地铁,享受部分景区免费年票。各地要将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关切转化为强师尊师的扎实行动。一方面,多方协调,推出研学、进修、医疗等多种类型优待政策,不断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另一方面,选树典型,把握好时间节点,通过多种媒体宣传优秀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重视教师职业地位是基础。近年来,“年薪百万招校长、60万年薪招名师”等报道时常见诸媒体,这是教师职业地位提升的表现。目前,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切实有效保障了教师待遇和权益。例如,安徽省将教师工资收入落实情况纳入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职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江西省安排省级财政为艰苦边远地区乡村中小学教师发放特殊津贴,海南省实施基层教师安居型住房专项保障计划,解决乡村教师后顾之忧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静心从教;进一步强化监控督导,确保各项惠师政策落地生根,让广大教师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重视教师分类优待是保障。当前我国教师群体数量庞大、类型众多、差异明显,“重优待”要稳步推进、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首先,要拿出真金白银,夯实基础。各地要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提高教龄津贴,减少工资、物价、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带来的不利影响;用好国家资金的同时,安排地方资金,积极争取行业、企业资金,真正实现“越偏远、越艰苦”学校的教师收入越高。其次,要做到照顾差异、分类优待。就地域而论,要落实乡村教师待遇,关注生活保障,推进解决乡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住房难题;要进一步提高城市教师社会地位,减轻各类教育教学以外的检查评估,减少各种各样的进校园事项,让教师“轻装上阵”,聚精会神教书育人。就领域而论,基础教育要多方形成合力,切实减轻考试压力,缓解教育焦虑,关注教师身心健康;职业教育要强化质量提升,增强社会认同,强化教师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实绩考核,彰显“工匠精神”;高等教育要不断优化评价考核体系,加强聘期考核,将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突出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显示度”。

(作者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授、文学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17日第2版

作者:牛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