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张元干曾留下一篇名作——《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其中,“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一句,最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不过鲜有人知的是,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仅曾以《贺新郎》为词牌名,创作了一首《贺新郎·读史》。

更是曾经将张元干原词的最后两句“举大白,听《金缕》”改为“君且去,不须顾”,而毛主席所题之句中的“君”,指的就是于1975年4月5日逝世的蒋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毛主席与蒋介石这两位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无论是正史所记,还是民间野闻,都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

外界尤其对于先毛主席一步离世的蒋介石,更是有无数的稗官野史。

对于蒋介石来说,不仅生前万众瞩目,就连其去世后也难得安宁。尤其是关于蒋介石死后的诸多流言始终甚嚣尘上,最引人猜想的一个是蒋介石入殓时竟穿了七条裤子,另一个便是蒋介石的棺木至今没有入土。

当然,人们对于当时得知蒋介石去世消息后北京方面的反应,也是众说纷纭,最为经典的传闻便是前文所提及的那段毛主席为了悼念蒋介石所更改的诗词——《贺新郎》。

之所以许多人都相信这段轶事,一方面是受张元干《贺新郎》原词曲中的诸多意象所感染,诸如“天意从来高难问”、“万里江山知何处”以及“肯儿曹恩怨相尔汝”等句,确实代入感极强,使读者情不自禁联想到毛蒋二人之间的恩怨纠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毛主席与蒋介石二人,虽然长久以来代表两个党派斗智斗勇,但是正如同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与楚云飞一般,毛主席与蒋介石之间,早已放下往昔恩怨,成为一双隔海相望的故人。

正如当时毛主席身边的生活秘书张玉凤所回忆的,当毛主席在1975年4月5日得知蒋介石在台北士林寓所因心脏病去世这个消息时,只面色凝重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那么,蒋介石的去世为何让毛主席心情低落呢?关于蒋介石死后的那些流言,到底是真是假呢?

下面就让我们从蒋介石入殓一事说起,来拨开那段历史的迷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条裤子与民俗

1975年4月5日,因心脏病突发且抢救无效,八十九岁的蒋介石在其位于台北的士林官邸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在确认这一消息后,立即制定了台湾有史以来最为庄重的治丧公告,宣布接下来一个月时间里都是治丧期,公职人员一律穿素衣,台湾民众可以在纪念馆瞻仰蒋介石的遗体。

只不过在治丧过程中,许多台湾本地民众都感到好奇,为何蒋介石的遗体显得十分肿胀,尤其是双腿,竟比常人要粗壮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经知情人士透露,蒋介石入殓前竟穿了七条款式不一的裤子,而据说,这正是蒋介石生前给儿子蒋经国留下的后事要求之一。

这不禁让外界感到疑惑,为何要穿七条裤子呢?难道说这其中还有特殊的民俗习惯不成?

的确,在蒋介石的老家浙江奉化,对于人死之后的殡葬流程,确实有着许多独特的习俗,其中就有死者入殓时穿七条裤子的讲究。

实际上,这一民间习俗在过去的大陆多地都曾有过流行,其说法是对于死者入殓时所穿的寿衣,首先要是奇数,其次就是上下相差有二,诸如上七下五、上九下七等。

而不同地区会根据死者年龄的不同,对寿衣的数量有着不同的标准,通常八十岁以上的死者,有着“九件七条的说法”,也就是说,上身要有九件衣服,下身须有七条裤子。

由此可见,蒋介石是严格按照浙江奉化老家的习俗来布置自己的身后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形成,与我国古代下葬周期较长、许多人死后的棺木都在家中停放一段时间有关。

由于较长时间的停放,必然导致遗体的腐烂和变质,所以除了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之外,多裹几层衣物也能起到作用。

而之所以上身衣物要多于下身,一方面是受我国传统文化中上尊下卑的观念所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人体上半身脏器较多,容易腐烂有关。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都足见蒋介石对于故乡习俗的执念,当然,关于其思乡之情,更体现在其灵柩至今未下葬这件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魂归何处的无奈

据知情人士透露,蒋介石在生前,曾给自己选好了“大梦西归”之后的长眠之所,分别是老家奉化的溪口镇以及南京的紫金山,毫无疑问,蒋介石自始至终都想要魂归大陆。

因此,当在晚年深知已经无法重返故乡之际,蒋介石嘱咐儿子蒋经国,在自己死后,灵柩不得下葬,而且要采用浮厝方式暂存于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边。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将灵柩迁回老家浙江奉化下葬,而之所以一定是老家奉化,是因为蒋介石的生母王采玉便安葬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蒋介石之所以把暂时停放灵柩的地点选在桃园慈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该处的地形风貌与其老家奉化的溪口镇颇为相像。

而所谓的“浮厝”,正是流行于浙江一带的丧葬习俗,用于客死异乡之人,通常采用将灵柩离地三寸、并将四脚垫高的方式,方便后世子孙进行迁葬。

由此可见,蒋介石虽然在人生的后半程均在台湾度过,但是其自始至终都希望能够回到大陆。

尤其是在他人生最后几年中,蒋介石已经着手促进与北京取得联系,并希望两岸可以加强合作,就在去世不久之前,还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蒋介石始终反对台湾内部的部分台独言论,在他看来,台湾和大陆是一个中国,只不过是两个党派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其晚年,才愈发促进大陆与台湾的合作。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蒋介石对待美国的态度上。

要知道,在解放前夕,美国政府就曾怂恿蒋介石与我党划江而治,但是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

一方面是当时国共两党内战战局走势尚不明朗,蒋介石仍旧寄希望于能够守住大陆,另一方面就是蒋介石本身是坚决不同意分裂中国这种想法的。

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蒋介石对美国的多次拒绝中便可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