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后,日本为了以战养战,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扫荡”,抗战也进入到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那段时期,在我党的领导下,根据地的干部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不怕牺牲,坚决打击敌人,为巩固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那段时期冀中根据地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他参与领导了冀中平原的抗日游击战,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坚持与日伪军斗智斗勇,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这个人就是张根生,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广东省委书记以及吉林省省长等职务。那么,张根生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张根生出生于1923年,河北安平人。1938年,张根生参加革命工作,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号召当中。参加革命后,张根生担任了安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县游击队政委等职务,他英勇顽强,坚决打击敌人,多次粉碎日本侵略者对根据地的“扫荡”,有效地牵制了前线的敌人,促进了抗战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张根生担任了河北省安平、永清县委书记,他积极领导当地群众开展土改运动,期间,张根生没收了地主与富农的土地,再把土地分给贫下中农,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同时,他也动员了一批群众参军入伍,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9年3月,张根生跟随大军南下,参加了接管城市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张根生留在广东,担任了粤北行署主任、广东省委秘书长等职务,投身新中国的各项事业建设,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张根生也受到冲击,并被下放到煤矿劳动,直到1972年才重新复出。复出之后,张根生被结合进广东省革委会,担任了省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52岁的张根生又担任了广东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恢复工作后,张根生顶住各方面的压力,致力于秩序的整顿工作,力所能及地恢复国民经济,减小“四人帮”造成的损失。

粉碎“四人帮”后,张根生陆续担任了国家计委副主任、农林部副部长等职务。1979年,张根生被调到吉林省,担任了吉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三年后,也就是1982年,59岁的张根生担任了吉林省省长。

在吉林工作期间,张根生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全面推行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支持“包产到户”,充分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为吉林省的农村与农业改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为吉林省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卸任吉林省省长后,张根生又担任了国家经济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等职务,继续为祖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离休之后,张根生并没有闲着,晚年他撰写了自己的革命回忆录,系统地回忆了自己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张根生长期在广东工作,在广东期间,他主要分管农村方面的工作,在回忆录中,张根生写道:“1957年到1977年这些年,我们办了很多傻事,晚晚加班、开会,很辛苦……就这样,我们仍然没有带领广大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过上好日子,惭愧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根生的反思主要是针对“大跃进”时期,当时因为“浮夸风”的影响,经济比例严重失衡,国民经济也受到很大影响。张根生正是因为经历过那段时期,所以在吉林省工作期间,才坚定不移地推行“包产到户”,推动农村改革,目的就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晚年的张根生主要生活在广州,于2008年因病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