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兰英

女,汉族,1978年5月生,楚雄南华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专文化,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云南楚雄创承彝绣“妈妈制造”合作社社长、楚雄州彝族刺绣协会副会长。

丁兰英,作为第四代彝族刺绣传承人、2022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之一,她用小小的绣花针,秉持着对彝绣的热爱和对精湛刺绣技艺的追求,七十二般变化,不变的是传承千年彝绣的美好文化。2023年,她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带上米兰时装周的国际大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妈祖文化融合“福来云往”系列

丁兰英从小耳濡目染外婆王金招、母亲李华珍娴熟的刺绣技艺,对彝族刺绣产生了浓厚兴趣。8岁时,就跟着母亲学刺绣,16岁便摆地摊卖绣品。2014年,外出务工返乡的丁兰英注册成立了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开启她的创业之路,并一路发展成为楚雄州彝绣的龙头企业。目前师徒传承团队发展到86人,所创公司培训学员160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3100余人次,残疾人900余人次,带动12000多人参与彝绣产业。培养云南省手绣制作工高级教师15人,取得国家“手绣制作工”考评员证4人。

20年来,丁兰英致力于植根乡土彝绣沃野,探索发展彝绣与增收致富的经世济民之道。她秉承“民族彝绣,民族共绣,民族共享,美美与共”的愿景,坚持纯手工刺绣,实现增收致富,让“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的温暖产业。 打造残疾人群体省级无障碍车间“美丽工坊”1个,加工厂1个、脱贫车间8个,探索形成“非遗文化+市场产品+就业致富”的“七彩彝绣”模式。2022年,生产性收入突破至2003.7万元,同年带动消费帮扶600万元、公益捐款捐物15万元,做到富而有德、富而有爱、富而有责。

与此同时,她还通过探寻民间遗留古物件、拜访老艺人,保护传承、改良创新、跨界融合、校企合作,技艺不断发明增进,绣品不断推陈出新。挖掘传承目前机器无法代替的打籽绣、缠针绣、螺旋绣三种针法,专门研发了一批价值6万余元精美服饰,目前公司有20名高端绣娘娴熟掌握该技艺。此外,挖掘一批彝绣古物件,加以改良申请外观专利3件。8年来,开发出以楚雄绿孔雀为主要元素的“绿羽仙踪”,融合福建妈祖文化的“福来云往”,联名东南大学等6大系列260个种类800多款汇集传统服饰、文创等产品。绣品亮相多个博览会和宣介会,并俏销国内市场,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实现绣品走出云南大山“深闺”融入国内外人民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街传统服饰荣获 2019年第一届云南“工匠杯”金奖

Q-北京青年周刊

A-丁兰英

Q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彩彝绣最大的风格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A 彝绣的优势就是实用性特别强,更加耐用,既可以作为装饰物,也可以穿戴在身上和脚上,甚至是可以手洗的。

Q 七彩彝绣现在包含哪些类别和针法?

A 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挖掘传统针法和技法,包括我女儿现在也是楚雄州最年轻的传承人,她在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公司,专门研究一些立体针法,现在我们已经挖掘出了72种针法,其中14种是机器不能够代替的,特别是我们主推的打籽绣、螺旋绣和缠针绣这三种针法,是必须要手工完成的。

Q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您是如何将这份使命感传递下去的?

A 我的使命就是不仅要把彝绣传承下去, 还要让它发展好。所以我们大胆去创新、设计,将传统与时尚结合,既有传统元素,也迎合时尚潮流,这样才能够把我们的这一民族文化很好地传承发展下去。之前我们做刺绣的更多是一些老年人和农村妇女,但现在不一样了,有更多的大学生也加入进来。此外,我们这个产业还带动了一些弱势群体。

Q 在面料、绣线、色彩和图案方面有何讲究和寓意?又有哪些改变和创新?

A 彝绣给人感觉都是大红大绿大紫的,彝绣经典的三大主色就是红色、黄色和黑色。但现在想把彝绣和产品推出去,就要改变。当然,图案是不能变的,因为传统图案都有它的故事,所以就改变颜色。比如说石榴花本来是红色的,但我们可以把它绣成蓝色或是高级灰,让更多人喜欢我们的刺绣。

图案的话,我们更多会绣马樱花、山茶花这些有代表性的,还有火苗、虎图腾,各方面都是挺讲究的。我们推广销售产品让更多人去了解我们的彝绣,了解它背后那些感人或具有意义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樱花》,荣获2019年楚雄州 “ 彝州工匠指尖生花”彝族刺绣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Q 近些年,中国传统刺绣逐渐走上国际时装周舞台,您怎么看待这一改变?

A 从起初到现在,七彩彝绣都让我十分自豪,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大山里的彝绣可以走上国际舞台。2023年9月,我代表楚雄州的彝绣企业,把我们的产品带到了米兰时装周。现在我们的一些产品已经走出了国门,包括现在绣着的一个特别大的桌布,就是给法国那边绣的,之前还给他们咖啡厅绣过一个特别大的桌布。

Q 您觉得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A其实去年我们的宣传力度还是非常好的,比如我们家彝绣就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匠心之路”这些专题报道。其中有的是全国78家企业同时竞争,最后只有包含我们在内的10家企业入围,把我们的非遗刺绣工艺拍成“匠心之路”这样的一个个故事。所以,我感觉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还要做更多的努力,主要就是讲好它的故事。同时,要去开拓市场,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加入到我们彝绣当中来。

Q 日后是否会与现代时尚产业或相关产业进行一些跨界合作?

A 现在我们也在逐步和像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品牌进行一些联名合作,把彝绣融入到它们的产品当中。通过这样的合作,把我们的彝绣宣传出去。

张扬

编辑 韩哈哈

人物摄影 李英武

资料图片提供 受访者

相关阅读 & 近期热点

那尔那茜:春风马蹄疾 看尽城市花

白客:找自己 不停歇

郑妮娜力:尽心尽力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4年3月28日 宋福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