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近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访问北京,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正在北京进行访问。与耶伦不同的是,拉夫罗夫是受到了中国的邀请来访华的。同时拉夫罗夫的这次出访,更多的被认为是给普京访华“探路”。

耶伦提醒中方:如果中国的出口商或者金融系统选择为俄罗斯进一步提升军事实力提供支持,那么必将面临来自美国的严厉制裁。这句话真是贼喊捉贼,明明是美西方一直在为乌克兰提供武器促使战争不断扩大,却扬言要制裁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联手做出“双重限制”

其实耶伦的话我们根本不必理会,就算我们支持美西方,他们也不会把我们当成朋友的。难道我们不支持俄罗斯,他们就不会限制、制裁中国吗?所以对于美西方,我们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拉夫罗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找到了一条可以反制西方制裁、限制的新路线。即“双重反制”应对“双重限制”,从拉夫罗夫的表态中不难看出,他对这个策略是非常认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来谈谈何为“双重限制”?很显然,这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使用各种手段,经过各种途径来对中俄两国进行内部的限制与外部的围堵。中俄作为在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美西方在欧亚大陆进行的大部分行动都要首先考虑中俄态度。

如果任由中俄发展,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将逐渐衰弱,甚至最终可能会被迫退回美洲大陆,这自然引来了美国的忌惮。在霸权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的美国政客眼里,这一切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限制中俄的发展就成为美国必要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美国是各种“找茬”、“制裁”甚至使用“长臂管辖”来对付中俄,这一点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尤为明显。美西方为制裁俄罗斯甚至连第三方国家都一并制裁了,而制裁的重点更是放在了俄罗斯边境的地区(东欧、中亚等区域)。

同时,为了进一步的消耗俄罗斯的国力,美国拉拢了许多国家一起对乌克兰提供援助,目的就是要通过代理人战争与经济制裁,将俄罗斯“拖垮”。而对中国,美国也一点没客气,从“重返亚太”开始美国就对中国步步紧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到现在,北约已经显露出“亚太化”的迹象,日本、韩国这些“盟友”也再试图加深与北约的联系。不难看出,俄乌战争这种情况,美国巴不得在中国复制出这种“成功经验”,而最理想的区域就是台海与南海。

让这些“盟友”或者敌视大陆的“汉奸”当“炮灰”,既限制了大陆发展,又让这些人对美国百依百顺,如此一举两得的事美国自然是乐于见到的。这样无形之中,一张针对中俄的大网就由东到西全面铺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措施让美国高官急了

面对这种困境,可以用“双重反制”来应对。美国既然带着一众“盟友”对中俄展开全方位遏制,那中俄为什么不能合作打破这些束缚呢?只要中俄两国不断加深战略合作,从战略困境出发,双方互通有无扬长避短就能实现目标。

俄罗斯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俄乌冲突,我们虽然一直站在中立的角度劝说双方停火,也及时的加强了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但都不是直接的方式帮助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双重反制”的策略来看,中国可能会使用更加直接的方式来帮俄罗斯摆脱目前处于战争的巨大困境。在本次会谈中,双方都认为只有俄乌双方同时参与会议才有意义。而多次出访欧洲的李辉特使也表示,中方在为双方同时参会做努力。

尽快结束战争,就成了帮助俄罗斯摆脱战略困境的重要一步。而中国最大的战略困境是解决台湾问题,所以普京在连任成功后,就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京的表态只是开始,这意味着双方在战略层面将有更多深入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普京形容双方关系时,总是用“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来形容。可以与见的是,当俄乌战争结束后,俄罗斯也自然有力量对中国提供战略支援,尤其是在亚太地区与中国共同反制美国。

而中俄关系变化自然引来了美国的极大恐慌,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郑重地向中俄两国提出警告。他表示,中俄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对美国构成了严重威胁,其程度堪比台湾问题在中国心中的地位。

他表示,中俄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触及到了美国的“核心利益”,这是不可容忍的。他甚至用台湾问题来形容,这无疑是对中俄两国的极大鼓舞。可以说,该措施已经严重影响了美国在欧亚大陆的霸权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在过去的几天里,美国总统拜登、财政部长耶伦以及多位美国高官都在积极地与我国进行着频繁的磋商。然而,尽管这些高官们齐心协力,但他们所取得的成果仍然无法与拉夫罗夫外长出访中国所带来的成果相提并论。
拉夫罗夫外长出访中国的成果无疑是空前的,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中俄关系的深厚基础和广阔前景。同时,这也再次证明了,只有通过平等互信的对话和协商,才能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问题。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