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或许你也有所察觉,某些小时候常见的昆虫,为什么今天很少遇到?

儿时那些捉虫、困虫的小把戏,也越来越难以施展。

昆虫都去哪了?

2017年和2019年,德国的两项昆虫种群的重大研究唤醒了全世界:

在过去几十年间,全世界昆虫的总体数量下降了70%-80%,物种数量则下降了约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要介绍给你的,正是一本记录、还原濒危昆虫的微距摄影画册——《昆虫的艺术》。

其中收录的摄影作品,均出自当代微距摄影大师列文·比斯之手。

拍摄对象则是来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40个濒危和灭绝昆虫物种。

不过,它可绝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图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

是飞机上俯瞰深秋的密林?

是某位数字艺术家的影像作品?

是某件金属制品的结构肌理?

是某个设计师品牌的新款裙装细节?

这其实就是本书中收录的昆虫微距摄影作品(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师列文·比斯通过繁杂的摄影及后期技术,将昆虫放大到300倍,展现分毫毕现的细节,带给读者极致的微观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文更搭配简洁明了的科普文字,读者可轻松了解物种的基础信息、特征习性,以及当今的保护研究进展。

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王建赟倾心翻译,特约“无穷小亮”审订全书,为中文版的科学性把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籍的整体设计精美沉稳,经得起时间考验。

护封采用起凸工艺,还原九星瓢虫的立体感,呼之欲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壳面采用特种镭射纸印刷,还原蝴蝶翅膀变幻的结构色,流光溢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册由雅昌艺术印刷承印,采用高水平的色彩管理和印刷技术,高质量呈现每个物种的细节与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大开本艺术品级画册,宜收藏,宜礼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206mm*170mm

随书赠送“铜绿荆树金龟甲”大装裱画1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150mm*100mm

「一条」读者还有额外的福利:赠送“马代拉钩粉蝶”明信片1张!

赠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昆虫的艺术》▼

限时特惠价 ¥109(定价 ¥168)

2024年4月18日23:59 特惠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小,那么美

打开微距下的新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文·比斯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从业的前20年,曾拍摄大量的国际品牌广告、国际奖项、重要赛事。

2014年的一天,孩子从花园带来了一只不起眼的土鳖虫。他想既然这只平平无奇的小虫成了孩子的宝贝,那就索性“观察”一番,于是他们把虫子放在了显微镜下。

他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土鳖虫背部时,首先想到的竟是银河,这连他自己都感到难以置信。

正是这一眼,让列文·比斯彻底“入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起,他对微距摄影产生兴趣,并且与自然博物馆进行了密切合作。

都说摄影是个分秒钟完成的事,可微距摄影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每一次拍摄,他都要把昆虫(在取景框中)划分成几十个部分,再把每一个部分视为拍摄主体:拍摄昆虫圆润光滑的眼睛时,使用柔和的散光源,拍摄毛茸茸的腿时,又采用另一种新的设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解决高放大比例的照片景深过浅的问题,他创造了一套自己的摄影模式:把镜头放在摄影轨道上,每一次拍摄移动10微米(相当于人类头发1/7的大小),再用上百张照片去合成一张从前到后完全聚焦的照片。

列文·比斯要耗费近4周时间,重复上述步骤,再用近10000张照片,去合成一张昆虫的“证件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世界各地展览的“小昆虫”

他的作品不仅征服了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近年来的几次大型展览更是为大众打开了微观视角下的新世界。

他本以为展览上展出的那些往往有2、3米高的“小虫子”,会吓到小朋友,但事实恰好相反——以至于在展览结束后,他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擦除那些留在画面下面1/3的小手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常说距离产生美,可对于人类来说,昆虫与其他动物相比,体型差距实在过大——大到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它。

列文·比斯用他独创的手法,给那些默默无闻的“小虫”(其实是珍贵的科学标本)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让人们近距离看到,300倍放大后的昆虫,竟有着不可思议的美。

微毛、刻点、口器、翅脉、复眼上的小眼、鳞片上的网纹...... 一场珍稀物种的视觉盛宴!

相信看过的人都会刷新原有对昆虫的认知!

《昆虫的艺术》▼

限时特惠价 ¥109(定价 ¥168)

2024年4月18日23:59 特惠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虫一世界

科学与艺术的极致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早飞向天空的动物是昆虫(比翼龙早1亿年),

最早形成复杂社会结构的是昆虫,

最早改造植物的也是昆虫。

——《昆虫的艺术》

这正应了英国天文学者马丁·里斯的那句话:

“一只昆虫远比一颗恒星要复杂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杀虫剂的滥用、生境的丧失以及气候变化,让昆虫的存活日益艰难。

本书中收录的40种昆虫,精选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标本。他们都是易危、近危、濒危,甚至已经灭绝的物种。

科学家们感叹说:“昆虫的物种太多,而时间太少了。”

相比于脊椎动物,昆虫的微小体型更易让人们产生疏离感,更别提那些长久以来的偏见——“害虫太多,生命力也过于顽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氏熊蜂

人们总是习惯先找到那些“物种之最”,放在本就微观的昆虫界,更是如此。

在蜜蜂界,有一个长相憨厚的族群——熊蜂。圆滚滚、毛茸茸的大身躯(它们整体比普通蜜蜂大一倍),背着一对稍显不协调的轻盈的小翅膀。上图中的达氏熊蜂,是南美洲唯一的熊蜂物种,因其硕大的体型,被称为“飞天鼠”(倒也没有老鼠这么大)。

但它正面临着一个大麻烦,多麻烦呢?

嗯……可能马上就要灭绝了。

自从当地农户引入了欧洲熊蜂为农作物授粉以后,达氏熊蜂的数量就急剧下降。一方面这些外来物种可能携带了病原体,而另一方面可能抢夺了它们的食物。

即便当地政府已经将它列入濒危物种,可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户从未想过停止引进欧洲熊蜂。毕竟,在人类的经济发展面前,达氏熊蜂“不过是”一只无足轻重的虫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君主斑蝶

但也有少量的幸运案例:

君主斑蝶,又称帝王蝶。春秋两季,它们要跋涉数千千米在栖息地和越冬地之间往返穿梭。难以想象,对于体重近乎一枚回形针的飞虫而言,这样的旅程该有多么艰辛。

2000年之后,君主斑蝶在北美洲的数量锐减。人们发现,原来它的幼虫只取食马利筋属的植物,但人们在农耕时将这类植物当作杂草犁平或是用除草剂灭除。加上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城市开发建设等,都对它们的生境带来了毁灭式的威胁。

或许也是它特殊的习性、“过虫”的美貌,让人们早早发现了它的锐减趋势,并做出了行动。

从种植它们的食物,到保护越冬地、繁殖地生境,好在这一切都还不算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相关研究人员评估,生物灭绝速率在人类诞生之后较之前高出1000倍之多。‘灭绝’这个词有时候表意并不准确,一个物种的消失是一段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地层中的化石记录里会留下它们演化成位新物种,或演变出多个新类群的痕迹。但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生物灭绝,往往是演化之路上世纪意义的终结。”

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不会因为哺乳动物的消失而有太多改变,可是一但昆虫都消失了,生态系统会立刻分崩离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减缓“第六次”大灭绝的脚步,有人呼吁将地球的三分之一划为自然保护区,有人希望留给其他生物半个地球的生存空间。

但你我都清楚,人类是不会停止这场面向自然的“单边战争”的。

作为力量微薄的个体,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把这些昆虫从物理视角“放大”,再从认知角度缓缓“放大”。

但说不定,你看过一眼就迷上它们了。

本文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