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接任,继续专权,司马师死后,因养子司马攸年幼,只有十岁,因此,司马师将大权交给了其弟司马昭。

司马昭晚年,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曾犹豫不决,不知道该选长子司马炎还是选次子司马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司马攸的才能、名声和威望都在司马炎之上,司马炎比不上弟弟司马攸。

司马攸虽然是司马昭的次子,但是,已经过继给了司马师,在法理上,司马攸是司马师之后。司马师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因此,无奈过继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作儿子。

而司马昭的大权,就是从司马师那里接来的,司马昭经常对人说,我手里所掌握的本来是景王(指司马师)的天下,因此,司马昭曾一度很钟意司马攸,有让司马攸作为继承人的想法。

但是,司马昭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两个人极力反对,正是这两个人的反对,改变了司马昭的想法,从而确定让司马炎作为继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是裴秀,裴秀是曹魏光禄大夫裴潜的儿子。

当初,司马昭还没有确定人选时,司马炎害怕父亲司马昭选择弟弟司马攸,于是,去询问裴秀,司马炎说:“人有贵贱之相吗?”司马炎的用意,就是想通过裴秀,劝谏其父司马昭,让司马昭选他。为此,司马炎还特意把自己身上奇异的标记给裴秀看。

裴秀明白了司马炎的用意,他对司马昭说:“中抚军(司马炎的官职)在世人中有德望,又有这样天生的标记,一定不是为人臣的相貌啊!”司马昭才开始考虑选司马炎为继承人。

《晋书·卷五·列传第五》记载:初,文帝未定嗣,而属意舞阳侯攸。武帝惧不得立,问秀曰:“人有相否?”因以奇表示之。秀后言于文帝曰:“中抚军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由是世子乃定。

除了裴秀,另一个是何曾,何曾是曹魏太仆何夔的儿子。

当司马昭想选择司马攸作为继承人时,何曾极力反对,何曾说,中抚军(司马炎的官职)聪明神武,才华出众,长发垂地,手臂长过膝盖,这不是人臣之相啊!何曾的意思是说,司马炎有帝王之相,因此,司马昭只好确定选择司马炎作为继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书 武帝纪》记载:初,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无后,以帝弟攸为嗣,特加爱异,自谓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每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与焉。”将议立世子,属意于攸。何曾等固争曰:“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由是遂定。

司马昭犹豫不决,在这个关键时刻,裴秀和何曾极力建议司马昭选择司马炎,可以说是帮了司马炎的大忙。

因为,当时司马昭已经钟意司马攸了,天平已经向司马攸倾斜了,在这个最重要的关头,裴秀和何曾的劝谏,让司马昭改变了主意,没有裴秀和何曾的劝说,司马昭肯定选择司马攸了。

称帝后的司马炎,没有忘记裴秀和何曾的功劳。

泰始元年(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司马炎建立西晋,升任裴秀为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食邑三千户。

何曾则被司马炎加封为太尉,晋爵为朗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

参考资料:《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