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快来一起学习!

幼儿疱疹性龈口炎很常见,也很容易误诊。临床遇到发热伴口腔疱疹的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其疱疹分布和牙龈情况,鉴别的意义在于疱疹性龈口炎与其他相似疾病治疗不同。

01

疾病特点

1.病原为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龈口炎是原发性HSV感染最常见的表现。

2.好发于6个月-5岁儿童,也可见于年长儿。

3.终年可见,无季节性。

4.出现口腔病变前可有前驱症状,如发热(少数高热)、烦躁、头痛等。

5.龈口炎表现为牙龈和口腔黏膜溃疡。病变主要分布于颊黏膜、舌、牙龈,也可见于硬腭及咽部,约2/3伴唇和口周疱疹。患儿牙龈边缘发红、水肿、易出血,累及部位出现成簇小水疱,壁薄、透明,周围有红晕。水疱溃破形成浅表溃疡,上面有黄白色的膜样渗出物。

向上滑动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其他症状有口臭、疼痛、拒食、局部淋巴结(下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7.轻者约1周愈合,重者2-3周。

8.自限性疾病,但易反复。HSV感染后会侵入三叉神经节潜伏,某些因素,如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复发性口炎或唇疱疹。

02

疱疹性龈口炎与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龈口炎主要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好发于夏秋两季,突发高热、咽痛,起病更急。主要累及咽后壁(扁桃体、软腭、硬腭、悬雍垂),区分病变部位对于鉴别十分重要。

A组柯萨奇病毒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支持诊断疱疹性咽峡炎;HSV1(HSV-DNA)阳性为疱疹性龈口炎。没有条件检测HSV时,若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阴性,需考虑疱疹性龈口炎。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一般1周左右,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也有可能发展成手足口病相似的重症。疱疹性龈口炎易反复,需根据病情使用、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03

抗病毒治疗

1.免疫功能正常,出现症状<96h。

口服阿昔洛韦,一次15mg/kg,单次≤200mg,一日5次,连用5-7天。症状改善(退热、病变愈合等),改为一日3次。

2.免疫功能正常,出现症状≥96h。

对症治疗,使用阿昔洛韦是否有益尚不明确。

3.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

无论何时就诊均建议使用阿昔洛韦,给药方式视病情而定。

口服1000mg/d(≥2岁儿童),分3-5次给药,连用10-14天,症状消退10天后停药。

静注30mg/(kg·d),分3次给药,连用10-14天,症状改善改口服。

04

抗病毒失败

治疗5-7天仍未好转,或治疗3-4天出现新病变,考虑抗病毒失败。

口服初治失败:改为静注阿昔洛韦15-30mg/(kg·d),分3次给药,同时需鉴别其他疾病。

静脉初治失败:可能为阿昔洛韦耐药,首选,80-120mg/(kg·d),分2-3次给药。

05

继发性细菌感染

症状好转后再次加重还应考虑继发性细菌感染,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待血培养、药敏等结果回报进一步指导用药。

参考文献:

[1]Uptodate.幼儿疱疹性龈口炎,2021.

[2]蒋荣猛.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解读[J]. 西部医学,2019,31(12):1810-1813.

责任编辑:向宇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