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家庭的角度看,儿女找对象,是找了另一个家庭。

从个体来说,儿女找对象,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小家庭。

可是很多父母不明白,总在把儿女牢牢放在手里,怕飞走,怕摔碎。

教育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说:“青春期的孩子,教育方式一定要改变,有些话说到了就可以;有些错误他知道就行了......”

父母要儿女非得如何的时候,其实是适得其反的,家庭关系会变得糟糕,儿女成家立业的事情,也会被父母搅黄。

以下五句种话,低层次的父母常说,高层次的父母闭口不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彩礼太多,算了”:对金钱过于敏感,又不主动和对方家庭沟通。

谈起彩礼,很多父母都恼火。凭什么儿子结婚,要掏空家底,支付彩礼,还要买房买车。

是不是女方家庭在“卖女儿”呀。

作为女方家庭,也不甘示弱,因为送女儿读书,要好几十万,还有生活费等,算起来不是小数目。

女儿去了男方家庭,以后赚钱,就是给男方家了,这不是给男方家占便宜吗?一点彩礼,算什么?不过分吧。

其实,父母单方面抱怨彩礼多少,还真的没有必要,唯有双方一起沟通,办法总比困难多。

最起码大家都是为了儿女的幸福,目标是一致的,很多观点是可以求同存异的。

爱情,是双向奔赴;结婚,也是。双方父母主动一点,面对面交流,不在背后骂骂咧咧,好一百倍。

02

“你找错人了吧”:贬低儿女的对象,喜欢挑剔,认为别人在高攀自家。

记得我的大表哥最初找对象的时候,大舅妈就来一句:“那么矮,那么瘦,以后怎么干农活呀。”

接着,大舅妈苦口婆心,要大表哥找一个高大的对象。

后来,大表哥还真的找了一个高大的女人,然后结婚。但是婚后发现,这个女人,好吃懒做,非常伤脑筋。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

作为父母,和儿女的对象相处时间不长,多半是凭借第一印象,也就是外表好不好。这样的判断,多半不靠谱,会走眼。

当父母总是抱怨儿女找错人的时候,就是传递一个信息:对方高攀我们家了,对方真的太丑陋了。

高层次的父母,不会认为“高攀”,不会看不惯,而是更期待儿女白手起家。过分要求门当户对,是不对的。

人,谁都别瞧不起谁,未来谁家更好,不一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我不会带孙,别指望”:撇清家庭关系,不懂得互帮互助。

关于带孙、外孙的话题,外人有很多的建议,但是不一定都对。

事实证明,很多老人会帮忙带孙。毕竟,儿女的难处,帮一点是一点。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父母,不想去带孙。尤其是多子女家庭,父母帮儿子带了孙子,女儿有意见;帮小儿子,大儿子发牢骚。

也有一部分家庭,父母忙着打工,确实不能去带孙。

不带孙,儿女不能强求。但是父母不能念叨。

父母总是强调:“不带孙。”其实是给未来的儿媳、女婿一个下马威,似乎以后大家不是一家人。

几代人之间,总得互帮互助,才能更加兴旺。父母腾出时间,帮一把,吃亏是福。

04

“儿啊,别忘了尽孝”:养老的准备不足,还坐等儿女给赡养费。

“娶了媳妇忘了娘,女儿是泼出去的水”,这样的老思想,在很多父母心中,忘不掉。

加上,父母在“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就难免会纠缠儿女不放手,把儿子变成妈宝男,把女儿变成扶弟魔、扶娘家魔。

我们站在儿媳和女婿的角度看问题,若是父母指望下一代养老,父母在五六十岁的时候,就要儿女给赡养费,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儿媳和女婿,是不是要打退堂鼓。

人要结婚,但是不能因此就增加太多的累赘,被道德绑架去孝顺老人。

从当下社会看,养老还得靠自己;儿女成家了,就要分家,各自安好。

开开心心地告诉儿女的对象:“我们以后会退休,有存款,还能帮你们一点啊。”这话,不是客气多了,不是让对象更加相信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迟点再结婚”:总是犹豫不决,抱着怀疑爱情真假的态度。

有父母认为,早婚早育好,有父母认为,三十岁结婚最好。

可是,计划不如变化。若是父母坚持晚婚的观点,大概率会让儿女 变成剩男剩女。

俗话说:“过了这个村,没了哪个店。”

回头走,村还在那里,但是村里的姑娘和小伙子,也许去了远方,也许已经是他人的丈夫、妻子。

只要到了法定年龄,真的不要说“等一等,迟点结婚”之类的话,更不要以“先谋业”为借口,让子女不结婚。

事实上,父母不安排儿女尽快结婚,有一种犹豫的心态,也怀疑儿女的对象是否靠谱。希望“日久见人心”。

很多儿女,三十岁不找对象,不结婚,不一定是一次恋爱都没有,可能是被父母阻扰了几次,就缘分消失了。

06

教育家卢梭说:“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讲道理和自我感动。”

很多父母,要求儿女这样做,那样做,认为自己苦口婆心,拼尽全力。这样的父母,只能感动自己,并不能感动儿女,还过分控制了儿女的人生。

做高层次的父母吧。

儿女遇到“不门当户对”的人,就让他们一起进步,有齐头并进的架势。

儿女的对象要很多彩礼,就多商议,多番筹措,总是行得通的。

儿女有结婚的打算,父母就努力创造条件,别打退堂鼓。

儿女的对象确实不够好,就这样想,对象和儿女是一家人,过一辈子,不是和父母过一生。

儿女找对象后,胳膊往外拐,也没有关系,父母养老自己有办法。

《认知差》里说:“只有放弃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

原来,儿女的幸福,需要父母无为而治。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