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作为粤方言区最具影响力和海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被称为“广东大戏”、“广府戏”,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形成于广府中心地区,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以及上海、台湾等地粤语人士聚居之处,并流传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和非洲的海外华人社区。2009年9月,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正是15周年。

2024年4月13日上午,由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纂委员会、广州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戏剧分会共同主办,广州市状元坊戏服有限公司、广州牧心印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粤剧文化推广季”系列活动,在广州市文化馆正式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粤剧文化推广季”系列活动在广州市文化馆正式开幕。

据悉,本次“粤剧文化推广季”将从4月13日一直持续到8月底,在此期间,广州市文化馆将推出三十余场粤剧主题相关活动,包括粤剧传统服饰展览、粤剧主题讲座、情景式展演、粤剧基本功展示、非遗在校园成果演出等活动,从多个角度展现粤剧文化及其在当代的传承发展情况,以多种形式提升粤剧艺术的可见度和可参与度,为市民游客带来文化盛宴。

开幕式亮相多个共振粤剧成果

4月13日上午,主办方在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前广场举办了本次“粤剧文化推广季”及“金翠迷离——粤剧传统服饰展”开幕式,包括广州市文化馆与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广州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粤剧戏服捐赠仪式以及牧心印社粤剧主题印章首发仪式等三场重要仪式和一场别出心裁的粤剧传统服饰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牟辽川在开幕式致辞。

广州市文化馆与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的战略合作将有助于广州市文化馆发挥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推动粤剧等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粤剧学院的前身是有着六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广东粤剧学校,自1958年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粤剧接班人,为粤剧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今后,广州市文化馆将与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广州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向广州市文化馆捐赠的300多件(套)戏服,主要为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的市属粤剧院团所使用过的戏服。该批戏服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粤剧的特色面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广州粤剧发展历程的生动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通过捐赠,这些戏服将得到更妥善的保护,为后人了解和研究该时段粤剧的发展情况提供宝贵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来观展的年轻观众在纪念册上盖粤剧主题印章。

为配合本次活动举办,非遗项目篆刻的保护单位牧心印社将传统印章艺术与粤剧文化相结合,创制了一套粤剧主题印章,并捐赠给广州市文化馆。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越来越多受到当下年轻人的关注,粤剧主题印章的发行,将吸引更多人对粤剧艺术和印章文化的关注与兴趣,赋能粤剧发展,延伸粤剧的文化边界。

仪式后,活动邀请到来自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粤剧学院的学生装扮经典粤剧人物,通过别出心裁的服饰秀形式展现20多种粤剧传统服饰,契合了本次的“金翠迷离——粤剧传统服饰展”主题,让人得以一窥粤剧传统服饰的绚丽多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粤剧学院的学生展示粤剧传统服饰——女蟒。女蟒是戏中皇后、贵妃、诰命夫人等贵妇所穿的服装。

举行“金翠迷离——粤剧传统服饰展”

与此同时,在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一楼特展厅展出的“金翠迷离——粤剧传统服饰展”,分为“英姿映乾坤”“百工缀华服”“倩影舞芳华”三个单元,共展出48件套精美的戏服展品,通过对粤剧传统服饰的展示和解读,从“睇”开始,带领观众一同走进璀璨的粤剧艺术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展出的精美戏服。

“英姿映乾坤”单元展示了男角常用服装,包括文行服饰蟒、帔风、圆领、海长、海青等,武行服饰大靠、小靠、座龙、座马、京装、四色褂、兵服等。

“百工缀华服”单元展示了广州戏服制作技艺这一省级非遗项目。广州戏服制作技艺随粤剧诞生兴起,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粤剧戏服制作运用了绒线绣、钉金绣等广绣技艺,图案内容丰富,纹饰精美,构图饱满,对比强烈,为角色树立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营造舞台效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倩影舞芳华”单元展示了女角常用服装,包括文行服饰蟒、帔风、霞帔、宫装、小古装、汉装、西湖装、衫裙、梅香装、书童装、媒婆装等。

三十多场粤剧推广活动精彩上演

本次“粤剧文化推广季”系列活动,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超过20家单位参与,将举办30多场粤剧文化活动,除展览外,还有系列讲座和系列展演两大板块 ,旨在通过一系列科普式、沉浸式、互动式的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到粤剧的传承传播中来,并为新生代粤剧演员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促进粤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提升粤剧的社会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慕名而来的观众挤满了展厅。

在系列讲座板块,主办方策划了20多场专题讲座,为民众带来全方位的粤剧知识科普。由粤剧学院教师、非遗传承人、研究学者、粤剧书籍作者等不同群体,带来粤剧的唱腔讲解、流派赏析、服装化妆、身段韵律、剧目赏析、锣鼓伴奏等知识分享,乃至清代外销画中的粤剧史、粤剧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等专业探讨,从而构筑起一整季的粤剧知识科普“大全”。

在系列展演板块,主办方设置了10多场主题表演,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粤剧演艺体验。游客将看到粤剧新生代带来经典作品《帝女花》《搜书院》等展演,还有来自多个小学、幼儿园、青少年宫的同学对粤剧的学习成果展示,还有展现幕后训练功底的粤剧基本功把子功的专场展示,这些活动使得粤剧走出剧院和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公众视野。

近年来,广州市高度重视粤剧保护、传承与发展,陆续出台《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19-2021)》《广州市关于振兴发展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22-2024》等多个专项扶持激励政策,2019年粤剧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持续推进了《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撰工程、红线女艺术工程、“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等粤剧发展重点工程,形成了多方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粤剧保护、传承与发展格局。本次“粤剧文化推广季”作为粤剧保护大格局中的一次创新实践,将为粤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5周年履约作出鲜活的注脚。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俞彤 通讯员 陈浩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