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的结局是刘邦胜者为王,建立汉朝。而项羽兵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演绎了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戏码。虽然项羽是个失败者,但他的英雄气概却为历代所赞赏。当然,由于每个人的认知和出发点不同,所以对于项羽的乌江自刎也是众说纷纭。
有“小李杜”之称的杜牧,在途经乌江亭时,曾写下一首《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流露出了他对项羽意气自刎的惋惜之情。
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感受,写过一首吟咏项羽的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高度赞扬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和不屈气节。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诗人,他既有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又有政治家辩证思维的敏锐观察力,对待各种人物和事物,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王安石三十三岁那年秋天,在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中,经过和州境内的乌江亭,想起杜牧所写的《题乌江亭》,心中对杜牧诗中的观点产生质疑,并提出不同观点。于是,写下了一首《叠题乌江亭》,全诗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的大意是:
历经上百次无休止的征战,使得项羽这位壮士身心疲劳,士气低落。
中原之战,特别是垓下之战的失败,形势再难挽回。
当时,江东子弟兵仍然还在,还有一些残余力量。
但是,他们岂肯跟随楚霸王,为了他而卷土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安石这首《叠题乌江亭》是一首咏史怀古七言绝句。
整首诗开篇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那时的项羽已经四面楚歌,失去人心,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的。然后,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也是不会替他卖力的。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
全诗以史为鉴,客观分析,逻辑清晰,辨析分明,议论精警,独具慧眼,辛辣冷峻,一针见血,说理清楚,蕴藉深邃,突出特点是从政治家的冷静分析入手,以楚汉战争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依据,紧紧抓住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对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结局进行理性判断,显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
总起来看,王安石这首诗与杜牧的诗可以说各有千秋。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