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4月3日上午,马英九和台湾青年一行拜谒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马英九站在林觉民的墓前,提到《与妻书》时情绪十分激动,他哽咽道: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读到这段,我常常泪流满面…”

这位让马英九落泪的烈士林觉民究竟是何人?24岁就牺牲的他,留在大陆的妻儿过得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革命志士林觉民

林觉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家中无子的叔叔,未满13岁时被叔父林孝颖送去参加科举的童生考试。

全家人都信心满满地等待着林觉民的好消息,希望林家再出一位为清政府当官谋事的人才时,林觉民一句“少年不望万户侯”却让大家都惊得目瞪口呆。

林觉民无心入仕途,叔父林孝颖也没有多加责怪。

那时国门已被打开,西方的新潮思想传入国内,所以他也认识到或许只有新式教育才更适合林觉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林觉民在15岁时考入进全闽大学堂,在那里,林觉民开始系统地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林觉民积极地与福建地区的革命者联系沟通,并组织人群在福州城内七星庙作“挽救垂危之中国”的演讲。

很多年轻的民众也在林觉民的鼓舞下,纷纷投身革命,他们也学着林觉民的样子,在乡镇做宣传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觉民也因其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很快就被当地学生推选为学生领袖,带领着他们多次参加福州的反满革命斗争。

在家乡,林觉民还兴办了一所女子学校,他率先带动家中的女眷进入学校学习,在林家人的影响下同乡的女子也都迈出第一步,进入新式学堂学习。

在学校内,林觉民为她们讲授新奇的西方科技文化,告诉她们“男女平等”,鼓励她们不要再裹小脚要做一个新式女子。

在林觉民的帮助下,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子,大多数都顺利地考入了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并成为反对清政府封建统治的革命志士。

除了亲自参与革命斗争之外,林觉民在闲暇时还翻译国外的宪政书籍,带动西方思想在国内的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孝颖原来只觉得林觉民适合新式教育,但儿子那些行为却让他越来越不能接受。

于是,林孝颖决定出资将林觉民送到日本留学。

1907年春天,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

在日本求学的那段时间,与广大爱国留学生一起踏上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道路。

而林觉民也凭借着自己极大的热情和极佳的口才,被同盟会的成员发现,并被引荐加入同盟会,后来便与孙中山先生、黄兴等人结为密友,成为生死与共的革命伙伴。

同盟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0年11月,同盟会的主要骨干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开始部署在广州的起义活动。

林觉民在听闻起义的消息后,便随同其他志士立即响应号召,毅然决定将生命献给这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起义。

起义前三日,林觉民早已料定自己这一去一定是九死一生,所以在临行前他写下了两封绝笔书《禀父书》和《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02碧血丹心千古情

当怀有身孕的陈意映得知林觉民在广州被杀的消息时,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便被家人带着火速逃离了福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意映拖着8个月的身孕,跟着一家老小匆忙搬到了福州大光里早题巷的破旧房子里,她不愿意相信从广州寄来的信件说的都是真的。

但信件中说林觉民已经牺牲的字迹,却不停地在她的脑中回旋,焦虑的情绪让她整夜难以入眠。

每过一段时间她都会起身拖着孕肚站在门口,从缝隙中偷看门外是否会有人走过,迎门走来的人是否会是林觉民……

可门外却一直没有出现陈意映想着的那个人。

某夜,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没过一会儿声音就消失了。

那时正在屋内安抚孩子睡觉的陈意映,立马起身快速朝门口走去,但她被家里老人拦住表示,门外的情况尚不明朗,她还怀着孩子如果遇到什么危险,他们不好与林家交代。

《与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意映急得原地打转,只好点点头,又坐了回去。

老人静悄悄地打开门,但门外却空空如也,只有一个小小的包裹被放在门口。

这份包裹上还带有一丝血迹,一打开,林觉民写下的那两封绝笔书便映入林家人眼前。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林觉民牺牲已经成为事实,陈意映悲痛欲绝,欲想带着腹中胎儿一同随夫君而去,好在都被林家人劝住了。

但在之后的两年里,陈意映一直无法走出失去夫君的痛苦,终是郁郁而亡。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与福建省立高等学堂校长陈宝琛的侄孙女陈意映结为伉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两人的婚姻算是封建的“包办婚姻”,但陈意映不是旧式女子,她与林觉民一样都对封建旧习表示抗议,她还带头带着家中的女眷放小脚,进入新式学堂学习。

在林觉民去日本留学前,曾与陈意映一起度过一段闲适、愉悦的日子,那时二人就住在新婚的小屋内,有的是时间一起“并肩携手”,共看“窗外疏梅筛月影”。

这两年时间,是林觉民与陈意映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虽然住宅有些破旧,可他们的“家”是温暖且舒适的。

林觉民还在楼前的空地上,种了几株他们夫妻二人都很喜爱的梅花和芭蕉。

每当林觉民外出参与革命工作时,陈意映也会随同着他一起去,专门站在门外为其望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意映怀孕后,林觉民体谅妻子的不易,便将陈意映留在家中与楼前的花朵相伴。

在只能通过书信与丈夫联系的那段时间里,陈意映每次都会在笔落时,在信封上落款“双栖楼主”四字。

因为“双栖楼”是他们的家,陈意映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如同比翼鸟一般,天长地久、比翼双飞…

可现实终究没能如他们所愿的那样。

1911年4月27日,下午5点30分,黄花岗起义打响。陈更新等人率领着福建的志士冲入进广州,林觉民也身在其中。

在起义激战中,林觉民不幸腰部中弹被俘,在接受两广总督和水师提督的会审中,林觉民面无惧色地用英语表示:

“余自决意革命,志在革除暴政…今举事未竟,唯祈一死,幸勿多言!”

油画:黄兴和革命同志冲进两广总督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时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的陈意映并不知道这一切,她独自一人在家饱受着思念之苦,但好在还有儿子林依新陪伴在身边,给她带去了些许安慰。

静待着与林觉民重逢的陈意映,却没能等到丈夫的归家。

在林觉民牺牲后的两年时间里,陈意映将全身心都投入进侍奉公婆和照顾年幼的孩子里,可身体上的劳累并没有减少她对林觉民的思念之情。

郁结在她心中积藏依旧,年轻的她也随着丈夫而去,只留下两个孩子存于人世。

林觉民在赴死前曾写道:

“依新(长子)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烈士后代今何在

林依新和林仲新是饱含着父母的爱和期待,降生在这个世上的孩子,但父母的先后离世,却给他们带去了无法抹去的伤痛。

林觉民牺牲之后,林孝凯一家人带着陈意映等家眷,在慌忙之中变卖家宅,并在三坊七巷南头里的一条小巷购置了一间小屋,整日就躲在小宅中不敢出门。

而那时林依新已经有了记事的能力,每当他想要出去和同巷子的孩子们玩的时候,都会被祖父拦下。

他讨厌这种封闭的生活,但他也明白如果不这样做,只会有更大的祸端等着林家。

直到辛亥革命胜利之后,林家的处境才得到改变,但昔日的盛况依然不在,林家也如林觉民所说的那样“吾家日后当甚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所以林依新真正感受到过的父爱并不多。

虽然林觉民不常在身边,但他的英雄事迹还在福州当地广为流传,所以自幼起林依新便把父亲视为自己的榜样,渴望着能够长大,继承父亲的革命遗志,投身进革命。

陈意映也按照丈夫在绝笔书中写的那样,将林依新往革命的方向引导,带他接触新式教育,上新式学堂。

虽然家道中落,但林家是一个家风底蕴浓厚的家族,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不会中断了孩子们的学业。

陈意映去世后,林依新和弟弟便和祖父一家相依为命。

可还没等到林依新继承父亲的遗志就夭折了,林觉民的两个孩子只有遗腹子林仲新存于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花岗烈士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仲新是陈意映早产生下的孩子,自幼年起便一直体弱多病。

在政府没有补发补助给林家老小的那段日子里,林孝颖就靠着家中仅存的积蓄,四处求医,才将林仲新彻底医治好。

林仲新进入学校学习后,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都十分器重他,可相反地,林仲新低调的有时都会让人忘记,他是辛亥英烈林觉民的孩子。

林觉民牺牲后,林孝颖深感痛心,于是也不愿再让家里的孩子参与革命事业,他还常常教育孙子道:

“我们林家不靠‘英名’过日子。”

所以,林仲新在毕业之后虽然也曾随着林觉民的旧交林森做事,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深扎在基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林仲新在家人的介绍下先后娶过两位太太,她们同林觉民一样为人十分低调,从不过问其他的事情。

在抗日战争期间,林仲新虽然没有冲在一线奋斗,但他也一直留在基层为部队提供战备物资。

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十分有教养,行事又低调的人。

正因如此,1957年到1968年期间,林仲新一直在漳州粮食局担任副局长。

林仲新的两个女儿也都一直留在漳州生活,每当有媒体想要采访她们时,林家人都会一口回绝。

她们说:“请允许我们有不说的权利,只作为普通人平凡地生活。”

虽然林家不再提祖辈的英名,但烈士舍身为国的精神早已融进她们的血脉,一家人都做着平凡的工作,过着平凡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代人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取义的精神,他们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文献

1. 兰台世界《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爱国理想与革命历程》

2. 民革中央网站《林觉民在漳州的后人》

3. 羊城晚报《马英九率台青在广东交流参访,这些地点蕴含哪些两岸共同历史记忆》

4.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林觉民:110年前,他留下的绝笔信成了“20世纪最美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