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年望境,望进年年

岁华轮转,记忆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月清和、芳菲未尽

中国美术学院96周年校庆之际

呈上心意满满的校景系列透卡

邀您一同漫步在望境校园

举起手中之“窗”

看尽十五种国美风景

遍历十五份国美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巨匠广场林风眠蔡元培像

点击查看插画

巨匠广场之上,国美巨匠群像屹立。在这其中,一坐一立的两座雕像代表了两位开启国美之路的伟人——林风眠和蔡元培。蔡元培以实现“艺术代宗教”为理想,林风眠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他们共同以“培养专门艺术人才、推动艺术运动、推进社会美育”为办学宗旨,1928年于西子湖畔创办了国立艺术院。

南山校区大门

点击查看插画

西湖涌金,清波粼粼,象山叠翠,白鹭点点。96年前,蔡元培在国立艺术院开学式上发表《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演说,“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藉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1928年的春天,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诞生,于西湖孤山南麓,拉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序幕。

国美四句教

点击查看插画

国立艺术院建校的第一年,学校创办“艺术运动社”,形成了一个囊括全国精英的艺术群体。现在为人熟知的“国美四句教”—— “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就是当年艺术运动社的宣言,镌刻在国立艺术院信笺和由之演变而来的“国美红门”之上,是建校的初心,也成为所有国美人血脉里面流淌的本色。

校训石

点击查看插画

“行健 居敬 会通 履远”——八个苍劲有力的墨绿色大字着墨在校训石上,与这座有着浓郁湖山精神的山水家园交相辉映。“行健作为行为的鞭策,居敬作为情怀的涵养,会通作为学术的标尺,履远作为志向的写照”,它们共同构成国美莘莘学子的精神圭臬。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点击查看插画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坐落于西子湖畔、南山校区侧,其前身为国立艺术院陈列馆,于1935年由蔡元培先生发起、林风眠先生亲自督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座集研究、展示、收藏和公共教育于一体的美术馆,2015年获批文化部“国家重点美术馆”。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点击查看插画

绿意盎然的象山校区中伫立着一座“红墙”,与绿荫芸芸的樟树相得益彰。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由葡萄牙建筑师、普里兹克建筑奖获得者阿尔瓦罗·西扎设计,建筑呈现三角形布局,是西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和美学典型体现。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点击查看插画

青山气爽,碧水风柔。远眺绿云掩映,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静坐苍翠中,倚林听风,成为与自然共存的有机建筑。民艺馆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其南方传统灰瓦砌筑外墙,彰显地域历史记忆,而钢架和丝网结构,又使建筑颇具现代感。

潘天寿纪念馆

点击查看插画

潘天寿纪念馆原是潘天寿先生晚年居所,旧居是一幢20世纪40年代的二层青砖老楼。潘天寿曾任国立艺专教授、校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他一生著述丰富,对艺术思想、美术教育、画史画论、诗书篆刻等均有深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迄今影响最大的中国画教学体系,被称为现代中国画教育的奠基人。

象山校区图书馆

点击查看插画

图书虽无声音的响度,却沉积着不为时间所撼动的厚度,它们是人类智慧从认识与实践中溢出的实体,是人类由个体向整体的存续。而图书馆不仅是书籍的归汇之地,亦是求知者的索引空间,勾勒着更为广大的精神版图,贤言凡语皆归其位,或可称为目录之目录,书籍之书籍。

良渚校区图书馆

点击查看插画

建校96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良渚馆区如约启幕,其建筑极富形象与气质——九宫合围、各具形态、幽秘连续,赋予“美的遐想与生长”。

良渚校区校舍

点击查看插画

何生良渚,水迢迢,陆迢迢,延绵以象道。谁筑新校,聚潇潇,散潇潇,俯仰尽逍遥。良渚校区围绕“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的思想进行设计建造,实现“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的校园特征。

象山校区建筑

点击查看插画

翠山绿水间,一片青砖黛瓦、层层密檐。象山校区有山有水,像极了一首风景诗。楼宇间的廊桥、长而幽深的巷道、交叠的楼梯、起伏的斜廊……带着我们走进象山校园所承续的江南人文传统中。

鲁迅雕塑

点击查看插画

鲁迅先生的雕塑屹立在象山校区花田边,那被鲜花簇拥的挺拔身形,仿佛穿越了时间,对来来往往的国美人投以深邃而坚定的目光。从1931年8月国立艺专“一八艺社”成员参与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会,到“木铃木刻研究会”、“为人生、为大众而艺术”的版画创作,再到新时代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师生成立“新木铃木刻社”,在沿革中始终以现实关怀、艺术介入社会为使命责任。

黄宾虹雕塑

点击查看插画

同样在蓬勃明媚的鲜花田旁,黄宾虹先生的雕塑巍然屹立。他在历史源头处找到了画学通达于文明的真谛,对他而言:“浑厚华兹”乃民族之性,“不齐之齐”乃民学精神。中国美术学院是黄宾虹晚年以画证道、破茧化蝶之地,他的艺术和学术思想深刻影响着一代代国美学子,年复一年于此传习其深邃学脉。

蒸汽火车头

点击查看插画

象山校区溪畔,旧火车头沉默停靠。花园轻风,树影摇曳。春彩斑斓掩映中,仿佛响起了来自过去的汽笛声……这辆蒸汽车头曾承载了父辈的青春和怅惋,它启程于「快城快客——2008上海双年展」,2010年的春天,驶进了象山校园。车窗下方,「孤山-象山」的班次显现,仿佛穿梭在近百年的国美时光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时代,一代代名家大师的坚毅心志仍值得每一位“国美人”去领受,其精神始终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去踏出一条 “国美之路”,一条中国艺术的自主创新之路。

春光透过窗棂

历史透过时间

看见国美望境染上春色

看过国美96年赓续传承

看到国美辉煌的现代华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 辑|郭欣蕊 张若瑜 王慧乐

责 编|刘 杨 童戈辛

审 核|徐 元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