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 八零姑娘 \ 燕长青

“你为什么要反抗,为什么忍不住?”

“你拿刀出去干什么?”

面对法官咄咄逼问,刘振智怒气翻涌,但面色仍然平静:我在寝室睡觉,无故遭人殴打还被拽出门去,我很委屈.....

这段对话发生于2015年5月25日,北京某中级人民法院上。当时,刘振智面色憔悴地向死者家属道歉。女法官突然问出这句莫名其妙的话来。既无专业水平,还将中国司法公正狠狠地钉在耻辱柱上。

这句话让中国传统道德观至少倒退五十年。

按理说这桩旧案,沉寂快10年了过往种种已成云烟,但它就像个符号永远卡在每个人心中,形成一道挥之不去的黑色幽默。不管是从逻辑还是道德方面,这句话都有失偏颇,甚至是有点荒诞的。

荒诞程度,不亚于2007年的彭宇案:不是你撞得,你为什么要扶?

刘振智案,当时法院认为刘振智提刀防卫行为明显超出必要限度,是导致对方两人死亡的根因,已构成情节严重,不属于正当防卫。最终衡量,以故意伤害罪判刘振智15年赔偿10万。

刘振智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获得两度减刑刑期至2028年7月10日。

事情看似结束,反响到社会仍旧激烈。

事实上,刘振智案放在今天大概率会以正当防卫的名义,无罪释放。罗翔曾经用一个粪坑案和女子杠铃案来解读,在判定一个人是否为正当防卫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一般人标准而非理性人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事件全过程,刘振智伤人有错但属于正当反击。他在寝室好好睡觉,几个醉酒校友无故把他拖出寝室殴打。黑灯瞎火又在莫名其妙的状态下被打。

如果没有严重侵害刘振智,刘振智也不会没事去挥刀。

按法官逻辑,非要等脾脏破裂,肋骨插肺,大脑受损严重后才能还手?这显然不合理。刘振智虽挥刀酿成后果,前提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拿的是把刀,即便是,他也属于正当防卫。

所以法官以“故意伤人罪”定罪,纯粹是张嘴就来。

她的一句话,直接就毁了别人一生。

法官问:“你为什么要反抗,为什么忍不住?”“你拿刀出去干什么?”

但凡正常人,问这种问题不是别有目的,就是专业素养不高。可很明确说遭遇欺凌,混乱中都谈不上理智。处于混乱中的刘振智显然属于这一类。

我想说的是法律是法律,事实是事实,法律的确需要尊重,但是更应该尊重事实。你随口说出的话,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今天冤案错案,何止一抓一大把?事后道歉,和耍流氓有啥区别。好多法官太可怕了,主观意识过强了,完全不公正。在这起事件里,她的每个语气都是在责问被告人,而不是在调查事实真相。

真相需要证据,证据更需要公平。

无独有偶07年彭宇案至今叫人记忆难忘。

法官一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句话一出,顿时舆论哗然,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以一己之力,将“扶不扶老人”变成了一场难以抉择的天人交战。

这个案子,影响是深远的,再度刷新国人道德观。

此后“扶老人”不再是义务,而是道德考验。

尽管真相10年后姗姗来迟,尽管还原全过程,但是法官的那句话却颠覆了人们对道德的认真。可思议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

当有人摔倒不敢扶,有人落水不敢救,有人被欺负救人会不会判互殴,需要考虑时这场信任危机就已经深入人们心理。它像一块口香糖黏在地上,长年累月冲刷不掉。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法律的公信力受到极大的影响,给我国的进程带来巨大的阻力。

不过他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你的善良,要有锋芒。

当然不论是他打你,你为什么要还手?还是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都属于一个时代不良思想和非正确判定行为。他们的产生,不仅仅是道德出了问题,更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既然法院标榜“司法公正”,那么他就一定是透明,公平公正。

用人也一定是严格的,高要求,要标准聘用。但是纵观这几年我们看到的似乎并非如此。我们看到的他她对待人和事物判断,通常是狭隘,甚至带有个人目的和意图。

用网友的话说,我不清楚他们是怎么上去的。

文明社会,不需要法院,法院之所以存在是为治理社会最低层次和无可奈何的手段。法律不一定体现众人的意志和真善美,但一定体现制定者的利益和意图。

回归人本身,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但在公堂上更应体现公平公正,设立初衷也是为案件纠纷提供解决手段,让好人有保护自己的勇气,让坏人无处可逃。而不是某某人的工具。

善良不是罪过,不善良才是。

保持谦卑,敬畏人民。